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2017-06-23 14: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研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显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对知识的占有量,生产和转化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这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命运。对此,世界各国都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普遍加大了对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伴随着巨额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人们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普遍要求对这种耗费大量公共经费的科研活动拥有更多的知情权以及道义问责的诉求。顺应这种呼声,很多国家建立了由国家主导的周期性的科研评价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这些制度不断完善,在这些国家的科研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全国性的科研评价活动,国家和公众就可以了解整个国家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使大学和科研机构内部针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有正确的方向引导,从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大学和科研机构所耗费公共经费道义问责的诉求,并为以后的科研经费的分配和科研经费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或依据。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首先分析了我国目前科研评价的现状和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过于注重针对科研工作者的微观科研评价,而不注重针对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一中观层面的科研评价。在中观科研评价缺位的情况下,针对科研工作者的微观科研评价也会失去应有引导和方向。在微观科研评价方面,我国具体的评价办法和制度也是因校、因人、因地、因时而各不相同,甚至不同部门也各有自己的一套。我国目前的科研评价可以说基本上是由行政主导,也就是说科研评价的主体常常是各级科研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鉴于他们自身的工作特点,所制定的科研评价标准往往借助于其它评价中介并且过于简单,因而使科研评价偏向了对科研“量”的追求而忽视了对“质”的评价。另外,这种过于注重对个人的科研评价已经不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团队建设的需要,分散了队伍的凝聚力,削弱了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建立由国家主导的针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评价制度,国家就可以从整体层面把握科研发展状况,了解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对科学研究事业和社会发展到底有怎样的贡献,其研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其次,本文还对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由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进行了分类整理。这类科研评价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评价模式与科研经费没有直接的联系。例如,欧洲大陆的荷兰和德国通过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进行评级影响其声誉,以间接影响其从外部获得科研资源的能力,从而促使大学和科研机构提高科研质量,以实现对科研经费问责的目的。第二种模式的科研评价,其评价结果决定了科研经费的分配。如,英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制定了直接与科研经费分配挂钩的科研评价制度,迫使大学和科研机构以自己的科研实绩换取经济上的支持。第三种科研评价模式是一种混合模式,同行评议和绩效指标同时被运用于对科研活动进行等级评定,然后再通过绩效基金对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进行奖励。例如,新西兰和爱尔兰的科研评价制度就是这种将科研评价与绩效考核混合起来对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评价的模式。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科研评价制度各不相同、各具特点,但都是依据本国国情并借鉴其它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我国构建自己的国家科研评价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再次,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的理论框架。我们之所以要建立由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动因:公平、问责和激励。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并不是由国家控制,国家在整个科研评价的过程中只是扮演召集人、监督人和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具体的科研评价工作是由国内外一流的学者在科研评价标准协商一致后按小同行评价的形式来实施。评价的对象是大学和科研机构这样一个中观的层面,虽然这种评价也是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科研工作者在六年评估期内的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为基础,但是评分只是针对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参评的学科或专门研究领域,对单个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质量和影响的评价不会公布也不会反馈给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单个科研工作者的评价由大学和科研机构独立去开展。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的目的从高到低有三个:繁荣学术、为国家分配科研经费和科研经费分配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或依据、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质量和影响。因此,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具有权威性、以人为本、鼓励科研合作、评价标准多元化、关注科研质量和影响等特点。 最后,本文还分析了针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中观科研评价制度缺位现状是建立由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现实根源,并提出了自己关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初步设计。国家设立首席科学家一职,国家首席科学家既是荣誉职务,又对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负总责;成立科研评价咨询委员会,负责就科研评价事务为首席科学家提供咨询和建议;成立科研评价委员会,在国家首席科学家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科研评价协调委员会和学科专业评价小组按一定的科研质量和影响等级标准对大学和科研机构所参评的学科和专门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进行评分;成立国家科技发展信息中心,具体负责为科研评价提供后勤和信息服务。此外,本文还为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设计了回避、公示和专家库等相关配套制度,从而勾勒出了该科研评价制度的基本雏形。
【关键词】:大学 科研机构 国家主导 科研评价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311;G644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问题的提出12-14
  • 1.2 文献综述14-18
  • 1.2.1 关于我国高校科研评价现状的研究14-15
  • 1.2.2 关于科研评价手段和方法的研究15-18
  • 1.3 研究的意义、思路及方法18-20
  • 1.3.1 理论意义18
  • 1.3.2 实践意义18-19
  • 1.3.3 研究思路及方法19-20
  • 第2章 国际上由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模式20-30
  • 2.1 国家评级模式20-22
  • 2.1.1 荷兰国家公共资金科研评价系统(Netherland’s N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for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20-21
  • 2.1.2 德国科研基金会经费评级(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 Funding Ranking)21-22
  • 2.2 与科研经费分配挂钩模式22-25
  • 2.2.1 英国科研评价办法(United Kingdom’s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22-23
  • 2.2.2 香港科研评价办法(Hong Kong’s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23-25
  • 2.3 混合评价模式25-27
  • 2.3.1 新西兰基于绩效的科研基金分配办法(New Zealand’s Performance Based Research Fund)25-26
  • 2.3.2 爱尔兰高等院校科研计划(Programme for Research in Third Level Institutions)26-27
  • 2.4 三种科研评价制度模式比较分析27-30
  • 第3章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的理论框架30-39
  • 3.1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理性基础30-32
  • 3.1.1 公平30
  • 3.1.2 问责30-31
  • 3.1.3 激励31-32
  • 3.2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基本问题分析32-39
  • 3.2.1 建立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目的32-33
  • 3.2.2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内涵33-35
  • 3.2.3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特点35-39
  • 第4章 构建我国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39-49
  • 4.1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的现实根源39-40
  • 4.2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40-42
  • 4.2.1 学术优异导向原则40-41
  • 4.2.2 评价机制公开透明原则41
  • 4.2.3 学科分类评价原则41
  • 4.2.4 “质”“量”兼顾原则41-42
  • 4.3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设计42-49
  • 4.3.1 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的组织结构及工作程序42-45
  • 4.3.2 学科专业评价小组及其成员资格45
  • 4.3.3 科研评价参评要求45-46
  • 4.3.4 科研评价结果等级划分46-47
  • 4.3.5 相关配套机构和制度建设47-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55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成果一览表5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新瑞;朱鑫龙;单小涵;;社会公众对海洋科学认识状况调查[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瑜晶;科研院所绩效评价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475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f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