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17:09

  本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这将我国全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技术和市场变化迅速的今天,已经难以依靠单个企业或者大学成功实现创新。实现产品或者服务创新的关键是能否有效的学习和运用外部的知识、整合外部的创新资源。产学研合作顺应了新环境下对提高创新能力的要求,从而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实现创新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我国,由于大学与企业分属公共事业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因两种领域的价值体系的不同,企业和大学的合作一直都存在着价值观念的冲突、合作目标的冲突、利益分配的冲突等等合作障碍,导致大学的人才培养、研究成果与企业的需要无法匹配,产学研合作无法顺利开展,社会资源浪费巨大。如何扫清现存的障碍,将企业和大学的协作效应尽可能的发挥,对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产业技术升级等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拟基于三螺旋模型以及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实践的现状,借鉴美欧日韩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经验,研究分析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可实现机制和相关的政府规制政策。在论文的最后,对我国产学研合作较为成功的企业——宝钢与上海交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产学研 合作模式 合作机制 发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322;G311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一、产学研合作理论基础11-27
  • 1.1 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11-16
  • 1.1.1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11-14
  • 1.1.2 产学研合作的要素14-16
  • 1.2 产学研合作理论支撑16-20
  • 1.2.1 国家创新理论16-17
  • 1.2.2 三重螺旋理论17-18
  • 1.2.3 协同理论18-19
  • 1.2.4 其他理论研究19-20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20-26
  • 1.3.1 合作机制20-21
  • 1.3.2 合作模式21-25
  • 1.3.3 知识管理25-26
  • 本章小结26-27
  • 二、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分析27-38
  • 2.1 “官产学研”的合作机制27-33
  • 2.1.1 动力驱动机制27-29
  • 2.1.2 合作选择机制29-31
  • 2.1.3 利益分配机制31-32
  • 2.1.4 组织协调机制32-33
  • 2.2 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企业和大学的职能定位分析33-37
  • 2.2.1 政府:专注于合作所需的服务的提供34-35
  • 2.2.2 企业:成为创新市场化的主导35-36
  • 2.2.3 大学:创新的源泉36-37
  • 本章小结37-38
  • 三、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现状与问题38-59
  • 3.1 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划分38-45
  • 3.1.1 按产学研合作参与主体主导方式划分38-41
  • 3.1.2 按产学研合作的合作形式划分41-45
  • 3.2 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现状45-49
  • 3.2.1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45-46
  • 3.2.2 法律政策环境不断改善46-47
  • 3.2.3 双方合作意识不断增强、合作范围不断扩大47-48
  • 3.2.4 科技中介机构发展迅速48-49
  • 3.3 基于职能定位,对我国产学研合作问题的剖析49-58
  • 3.3.1 政府部门的牵导协调能力有待增强49-50
  • 3.3.2 企业创新意识不强,主体地位不明显50-51
  • 3.3.3 大学创新要素供给不足51-53
  • 3.3.4 产业链和知识链脱节,二者关系失衡53-55
  • 3.3.5 社会中介服务支持体系力量薄弱55-58
  • 本章小结58-59
  • 四、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借鉴与启示59-84
  • 4.1 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政策的国际经验59-79
  • 4.1.1 美国:完备的合作计划,合作应用性强,多元参与主导59-64
  • 4.1.2 英国:强调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科研和教育为主64-68
  • 4.1.3 日本: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以促进研究为核心68-72
  • 4.1.4 韩国:官产学分工明确,三位一体72-75
  • 4.1.5 芬兰:政府主导,企业为核心75-78
  • 4.1.6 其他国家:因地制宜78-79
  • 4.2 借鉴与启示79-83
  • 4.2.1 “产学”合作向“官产学”合作转变79-81
  • 4.2.2 致力于以促进科技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培育81-82
  • 4.2.3 合作形式多样、机制灵活82-83
  • 本章小节83-84
  • 五、为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建议84-94
  • 5.1 政府部门积极推动,为合作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撑84-88
  • 5.1.1 加强对产学研合作的规划与协调84-85
  • 5.1.2 创建有利于合作的政策法制环境85-86
  • 5.1.3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帮助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86
  • 5.1.4 大学法人化,释放大学的创新活力86-88
  • 5.2 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内部运行机制88-92
  • 5.2.1 企业应成为合作创新的主体88
  • 5.2.2 大学转变办学理念,积极投入到产学研合作当中88-89
  • 5.2.3 加强对合作过程的管理89-90
  • 5.2.4 各方受益是产学研合作互动的前提90-92
  • 5.3 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92-93
  • 5.3.1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92
  • 5.3.2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融资体系92-93
  • 本章小结93-94
  • 案例分析:宝钢产学研合作实例分析94-99
  • 1、主要合作模式94-95
  • 2、宝钢产学研合作成效95
  • 3、宝钢产学研合作成功经验95-97
  • 4、从宝钢看我国产学研合作当前存在的问题97-99
  • 全文总结99-100
  • 致谢100-10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101-102
  • 参考文献102-10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薛姗姗;;浅谈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大众文艺;2012年14期

2 薛姗姗;;浅谈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14期

3 徐莉;杨晨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广场;2012年11期

4 朱海岳;;旅游院校依托旅游度假区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S2期

5 王立国;潘玮炜;李艳国;杜维栋;张立军;林益遐;;曹妃甸工业区建设中科研项目介入平台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石芬芳;谢苏;;三螺旋理论框架下高职院校政产学合作人才培养实践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人才合作培养实践为案例[J];职教通讯;201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菲;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与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宁;企业—大学联盟动机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3 彭爱冰;浙江省产学研合作绩效评价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严t

本文编号:486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486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