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6 21:27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地区 科普惠农 服务机制 激励机制


【摘要】:民族地区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落后性,科普事业不可避免的具有艰巨性。但科普事业自身具有的外溢性又使民族地区科普事业的大发展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地区科普惠农作为科普事业的一部分,实施六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起到了很好的科普示范带头作用。但由于民族地区行政、社会环境及人文素质等多方面的特殊性,科普惠农的长效性不足。必须要从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思路、模式等各环节入手,构建切实可行的民族地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工作的常规化、持续化发展。 本研究在界定了科普、机制概念及科普惠农主要承担者、四类受体的基础上,从跨学科视角出发,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的基本理论依据,并借助社会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民族地区科普惠农中存在的五层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带来的科普失灵问题,在进一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的必要性。本研究以实证分析为主,从介绍民族地区科普工作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及科普工作的整体概况入手,并对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工作的微观现状进行了实证调研。从中发现了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工作中存在诸如表彰的激励后劲不足、偏重表彰广度而忽略表彰深度等短视问题。解决此类科普失灵问题,必须要破除短视行为,建立科普惠农长效机制。首先要对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工作进行绩效考核,从惠农投入、惠农氛围、惠农产出及惠农实效四方面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并分配权重;其次要有完善的政策保障,包括制度安排和主体责任两个层面。在这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构建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其中,前者包括政策融合协同机制、资金筹集联动机制、服务改善创新机制和人力资本提升机制;后者包括产业化运作的效益驱动机制和公平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 全文共分六部分。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的科普工作概况及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工作面临的困难局面。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科普惠农工作的基本概况。第二章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民族地区科普惠农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民族地区的科普惠农工作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章从建立民族地区科普惠农评估指标体系入手,构建了民族地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结语部分简要指出本研究的可借鉴之处及不足之处,,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地区 科普惠农 服务机制 激励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3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绪论11-21
  • 一、 研究缘起11-12
  • (一) 选题背景11-12
  • (二) 研究目的12
  • 二、 研究意义12-14
  • (一) 现实意义12-13
  • (二) 理论意义13-14
  • 三、 研究方法14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1
  • (一) 国外科普实践14-16
  • (二) 国内科普探索16-18
  • (三) 现有研究的分析和评价18-21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科普惠农概况21-29
  • 一、 相关概念21-24
  • (一) 科普概念的不同界定21-23
  • (二) “机制”的内涵23-24
  • 二、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24-29
  • (一) 科普惠农的主要承担者24
  • (二) 科普惠农的四类受体24-26
  • (三) 科普惠农的实施概况26-29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研究的理论基础29-38
  • 一、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的依据29-34
  • (一) 委托代理理论的内容29-31
  • (二) 科普惠农工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31-34
  • 二、 科普惠农中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34-38
  • (一) 问题类别34-35
  • (二) 问题成因35-37
  • (三) 问题应对37-38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实施现状38-54
  • 一、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宏观概况38-45
  • (一) 民族地区科普大环境不容乐观38-39
  • (二) 民族地区基层科普体系建设极度滞后39-41
  • (三)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激励后劲不足41-45
  • 二、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实证调研45-54
  • (一) 调查概况45-47
  • (二) 现状分析47-52
  • (三) 存在问题52-54
  • 第四章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长效机制构建54-69
  • 一、 长效机制的前提——建立有效的科普评估体系54-60
  • (一) 国内科普评估指标体系概况54-55
  • (二) 民族地区科普惠农评估指标体系55-60
  • 二、 长效机制的保障——完善制度及确立主体60-63
  • (一) 制度保障60-62
  • (二) 主体保障62-63
  • 三、 长效机制的要素——服务机制与激励机制63-69
  • (一) 服务机制63-66
  • (二) 激励机制66-69
  • 结语69-70
  • 参考文献70-75
  • 致谢75-76
  • 附录 A:国家层面的民族地区科普政策76-77
  • 附录 B: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杰全,杨志坚;对“科学传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翟杰全;;国家科技传播能力:影响因素与评价指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段元美,杨改学;运用科技传播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传播;2001年04期

4 王贵彦;陈曦;张永升;陶佩君;;基于农民需求导向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科普长效机制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5 黄映然;;试论西部民族地区的利益表达[J];改革与战略;2007年10期

6 郝立新;;澳大利亚科普印象[J];创新科技;2010年03期

7 别振宇;;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胡彦龙,彭克强;从利益分配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完善[J];经济与管理;2004年06期

9 李朝晖;任福君;;从规模、结构和效果评估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J];科技导报;2011年04期

10 王冬敏;;对民族地区科普政策的几点认识[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应明;;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牧区科普工作的思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华杰;[N];光明日报;2003年



本文编号:685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685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