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间估计的综合评判方法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 区间估计 集值统计 区间判断矩阵 综合评判 可能度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综合评判方法是系统评价中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为了克服传统综合评判方法中的数据信息用"点"数值的不足,考虑整个评价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用"区间数"表示的合理性,构建基于区间估计的综合评判方法.指标评价区间估计的集值统计处理,指标权重区间估计的区间判断矩阵处理,综合评判区间可能度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表明,综合评判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特别适用于综合评判中的数据信息不确定情形.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an importa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 in the system evalua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y of the point value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ata information expressed by the interval number in the whole evaluation process is considere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interval estimation is constructed. The set value statistical processing of interval estimation of index evaluation, the interval judgement matrix processing of interval estimation of index weight,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rval possibility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re presente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has strong feasi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and i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uncertain data information i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西藏农牧学院;
【分类号】:C934;N94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汪培庄,刘锡荟;集值统计[J];工程数学学报;1984年01期
2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数的排序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1年06期
3 罗晓芳;基于集值统计的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9期
4 吴育华,诸为,李新全,,高荣;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J];天津大学学报;1995年05期
5 宗金峰,赵淑芹;引入集值统计改进德尔菲法中数据处理过程[J];统计与决策;1997年03期
6 刘新旺,达庆利;一种区间数线性规划的满意解[J];系统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7 许先云,杨永清;不确定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逼近与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02期
8 郑伟,汤国建;基于区间估计的系统综合评判仿真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田娥;陈桂芬;万保成;;不确定AHP中判断矩阵排序的最大似然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2 魏中俊;旅游资源评价多目标积权优序模型[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3 肖贵平;纪嘉伦;;关于多指标安全综合评价方法若干问题的研究[J];兵工安全技术;1999年04期
4 王振;刘茂;;应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研究高层建筑火灾安全因素[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1期
5 彭晓华,郭嗣琮;基于数据色彩与文法Fuzzy识别的回归模式选择[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黄明强;谷根代;李平改;;学生评优问题的层次分析模型[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7 肖涛;黄冬梅;;基于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判[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陈仲生,李鹏;武器装备质量评价的PEAF模型[J];兵工自动化;2000年04期
9 黄崇福,冯允成;用模糊集方法实现管理系统仿真输入非参数化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10 郭瑞鹏;;物资调运时间为区间数的最短路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子衡;韩旭;姜潮;;基于局部近似管理技术的非线性区间优化方法[A];结构及多学科优化工程应用与理论研讨会’2009(CSMO-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尤军丽;;制度之技术哲学探究[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3 张吉军;;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郭均鹏;吴育华;;求解区间DEA的主客观方法及其数据一致性问题[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4年
5 侯勇超;曹炳元;;一种区间系数非线性规划的模型与求解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学勇;孟继儒;李德清;;多属性决策区间数模型的优化[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Fore-warning Method of Vehicle Fires Based on 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2007年
8 汪新凡;赵小龙;;基于加权集值统计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舒帮荣;黄琪;刘友兆;李彦;严长清;;基于变权的城镇用地扩展生态适宜性空间模糊评价——以太仓市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徐改丽;史文雷;郭欣荣;;区间数排序的一种新方法[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先玖;模糊集与不动点方法在多属性决策理论研究中的应用[D];南昌大学;2011年
2 李尽法;项目绩效预算决策分析与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王书吉;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4 赖积保;基于异构传感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陆刚;衰老矿井残煤可采性评价与复采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丰立祥;区域生态产业链的形成与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7 王国磊;大型水电设备制造企业递阶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张丽芳;基于变权的钢筋混凝土梁桥安全与使用性能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李方义;区间非概率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0年
10 王建忠;区间线性双层规划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永武;区间系数数学规划问题及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宏伟;k-拟可加模糊积分的性质及结构特性[D];东北大学;2008年
3 宫希良;内蒙古一级公路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4 王华晟;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高速公路安全系统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5 田成方;基于生命周期的ER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李军;基于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的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车家玮;北京军区师(旅)级单位营房建设工程TCQ集成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范云红;出口贸易中的专利权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赵伟;施工项目经营风险控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月秋;变权综合理论与多目标决策[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力群;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神经网络模型[J];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许若宁 ,翟晓燕;层次分析法中Fuzzy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排序[J];系统工程;1988年05期
3 刘进生,魏毅强,王绪柱;区间数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权重计算[J];系统工程;1993年03期
4 樊治平,潘德惠;不确定性判断矩阵权重计算的一种实用方法[J];系统工程;1996年02期
5 汪培庄;模糊数学及其应用[J];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6 徐泽水;广义模糊一致性矩阵及其排序方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7 汪培庄;超σ域与集值映射的可测性[J];科学通报;1983年07期
8 孙有发,陈世权,吴今培,刘永清,张超,马强;基于集值统计的模糊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及其应用[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1年02期
9 汪培庄,张南纶;落影空间——模糊集合的概率描述[J];数学研究与评论;1983年01期
10 汪培庄,张文修;随机集及其模糊落影分布简化定义与性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泽水;;模糊综合评价的排序方法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好;孙永河;;ANP内部独立循环系统超矩阵构造的改进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
2 王明明,隋伟莹;多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损害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马东辉;郭小东;苏经宇;周锡元;钱稼茹;;层次分析法逆序问题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4 施军;系统(产品)可靠性参数MTBCF的预计[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5 冯圣洪,周心权;一种综合评价指标属性值规一量化技术新途径[J];系统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6 李炳军,刘思峰,朱永达,党耀国;灰区间可靠度的确定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炳军;刘思峰;朱永达;党耀国;;灰区间可靠度的确定方法[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2 李兴阔;李树广;周建梅;;重点城市反核生化恐怖防化装备能力的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永河;复杂系统ANP的方案排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谭文芬;复杂系统可靠性的Bayes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20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52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