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分层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在多属性不确定决策问题中的应用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hierarchical multiobjective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based on trapezoidal fuzzy number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xpert preferenc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rapezoidal fuzzy numbers. Then the fuzzy attribute value and ideal scheme value of different schemes are obtained by using hierarchical sequenc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evaluation scheme and ideal scheme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formula of fuzzy number. Then the ranking of evaluation schemes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Shenzhen, Guangzhou, Wuhan, Zhuzhou and Hangzhou a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trapezoidal fuzzy number and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are used to express their economic benefits and resource saving. According to the model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existing model based on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omprehensive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benefit, the comprehensive ranking of enterprises in these four areas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example, the pract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further proved and emphasized.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2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71001108)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树林,邱菀华;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01期
2 樊治平,胡国奋;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目标规划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3 徐泽水,孙在东;一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排序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方霞;陈华友;;确定区间数决策矩阵属性权重的方法——熵值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马永红;周荣喜;李振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决策者权重的确定方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吴祈宗,朱心想;几种区间数判断矩阵排序权向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修国义;齐攀;;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5 朱方霞;改进的TOPSIS法[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朱方霞;陈华友;;决策矩阵排序的一种最优化方法[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张琳,陈绍顺;基于集对分析的战场态势分析模型[J];电光与控制;2005年03期
8 路应金,江黎黎,唐小我;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陈绍顺;防空信息战系统的灰色层次评价模型[J];电子对抗技术;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吉军;;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研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元继学;吴祈宗;;模糊多属性决策基础理论研究[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2004年
3 周文坤;;基于最小偏差指标赋权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继乾;苏醒;黄奇成;魏翠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排序及一致性改进算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许叶军;;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金凤;黄贵标;;低水头航运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风险决策[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宋光兴;杨槐;;多属性决策研究综述[A];2000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孔峰;刘鸿雁;;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理想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孔峰;乞建勋;刘鸿雁;;多属性决策问题中改进夹角度量法[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周文坤;;基于熵权和理想解权集成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党;灰色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王雪华;两种层次结构化决策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AHP与AIM[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4 高长元;基于Internet高新技术产品评价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廖貅武;不完全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6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7 程锋;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8 许高峰;基于竞争性谈判的军事装备采购机制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白先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胡浩;集成供应链中的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群决策和系统集成的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苗苗;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包耀东;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及运营管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童仕宽;不同风险偏好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的决策与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杨国兰;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孙巍巍;基于多指标群决策理论的股票预测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6 方霞;公路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湖南大学;2003年
7 白凤良;并联混合动力轿车整车性能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雷令坤;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信息供给策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顾连胜;大型工程投资决策中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唐伟勤;复杂系统非线性评估技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文艺,李洪兴,谷云东;模糊数的排序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2 樊治平,郭亚军;误差分析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3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陶勇;基于动态多指标灰色关联决策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5 胡启洲;张卫华;于莉;;三参数区间数研究及其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3期
6 赵建中;;多目标决策中目标转化的一种等效系数法[J];系统工程;1985年03期
7 李占明;多目标决策的效用函数方法[J];系统工程;1989年05期
8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数的排序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1年06期
9 吴江,黄登仕;区间数排序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4年08期
10 李凡,卢安,蔡立晶;基于Vague集的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泽水;;模糊综合评价的排序方法研究[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本文编号:2351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351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