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单位】: 黑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53103)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天慧,樊治平;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TOPSIS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9期
2 刘进生,王绪柱,张宝玉;区间数排序[J];工程数学学报;2001年04期
3 徐泽水,孙在东;一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排序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4 王应明,傅国伟;确定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权系数的新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6期
5 徐泽水;求解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6 徐泽水,达庆利;区间数排序的可能度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7 张文泉,张世英,,江立勤;基于熵的决策评价模型及应用[J];系统工程学报;1995年03期
8 曾文艺,李洪兴;模糊度与贴近度的关系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9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一种排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5期
10 叶跃祥;糜仲春;王宏宇;梁晓艳;;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方霞;陈华友;;确定区间数决策矩阵属性权重的方法——熵值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2 李钧;;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供应商选择方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吴祈宗,朱心想;几种区间数判断矩阵排序权向量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4 曾文艺,李洪兴,谷云东;模糊数的排序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5 赵根田,高云山,左勇志;钢吊车梁疲劳损伤与可靠性评估[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修国义;齐攀;;虚拟企业伙伴选择方法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7 吴彩虹,陈常青;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ELECTRE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8 程赐胜;丁祝燕;;基于模糊熵的物流企业客户满意度评价模型[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9 韩志宏;;工程项目造价风险模糊评估模型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李梅霞;AHP中几种排序方法下正互反矩阵的灵敏度分析[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党;灰色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何亚群;基于粗糙集的智能决策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3 董建华;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产品设计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4 陆能枝;核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结构及模糊决策方法在评估子系统的应用[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滕海文;基于最大熵的结构两相优化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6 廖貅武;不完全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7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8 程锋;基于GIS与决策模型整合的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王小林;农业项目投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卜广志;鱼雷总体综合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耀东;虚拟物流企业联盟的组建及运营管理[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何映思;模糊控制的模糊推理算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宇;不确定型AHP的准一致性概念及修正特征根算法[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杨国兰;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潘金锋;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及其在城市系统工程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孙立山;模糊多属性决策结合层次分析法在公路可研多方案决策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吴海东;模具企业关键设备更新风险决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8 覃菊莹;灰色层次分析法——GAHP[D];广西大学;2002年
9 朱伟忠;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及其支持系统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10 杜刚;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决策方法及未来鱼雷发展趋势[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国瑜;专家综合评判方法[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2 樊治平,郭亚军;误差分析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3 樊治平,张全;具有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4 徐泽水,孙在东;一种基于方案满意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5 张全,樊治平,潘德惠;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一种带有可能度的排序方法[J];控制与决策;1999年06期
6 徐泽水;基于相离度和可能度的偏差最大化多属性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1年S1期
7 陈守煜,王建明,伏广涛;决策信息不完全确知的模糊决策集成模型[J];控制与决策;2002年06期
8 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9 徐泽水;求解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一种新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10 王文平;不完备信息下的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玲;张传芳;许文翠;;基于区间数贴近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21期
2 和媛媛;周德群;;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的逼近理想点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年24期
3 高峰记,黄咏芳,任晓燕;多指标区间决策的理想点贴近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1期
4 尤天慧,樊治平;一种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的区间数多指标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2年05期
5 卫贵武;;权重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的集对分析法[J];统计与决策;2008年12期
6 郭秀英;;区间数多指标决策的一种新方法[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彭作军;陈煜红;;区间数序列处理方法新探[J];统计与决策;2011年06期
8 曾三云,曾玲;带有方案偏好关系的区间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广西科学;2005年03期
9 柏明国;朱金福;姚韵;;基于可能度的多混合属性决策方法[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10 万树平;;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心态指标法[J];控制与决策;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文坤;;基于熵权和理想解权集成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TOPSIS方法[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江;叶兰;;区间数多属性规范化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钱钢;冯向前;;不确定多属性决策中区间数的排序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高莉;;权重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的两种决策方法[A];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张吉军;;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方法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6 吉建华;曾雪兰;公彦德;;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司艳杰;魏法杰;;一种纯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成先娟;吕跃进;占济舟;;一种区间型多属性决策的排序方法[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吉军;;基于区间数排序的概率区间型决策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孔峰;刘鸿雁;;模糊多属性决策中的理想点法[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媛媛;基于模糊集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4 王学军;群体决策中若干问题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冯向前;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郭瑞鹏;应急物资动员决策的方法与模型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
8 王武平;面向群评价的混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卫贵武;几类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10 高岩;基于模糊决策矩阵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强;熵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闫书丽;多属性决策与集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政文;区间数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邹正兴;区间合作对策的拓展及其解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5 刘青;区间直觉梯形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韩路英;二层决策问题的研究及区间决策方法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7 龚岚;概率不确定的随机多准则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杜政伟;基于区间值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与应用[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9 陈美华;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及灵敏度分析[D];广西大学;2008年
10 吕琳洁;多属性决策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9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52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