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及协同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15:55
随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制造企业逐渐意识到环境管理对于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意义,如何在保证生产过程环保的同时又不损害其盈利能力,是目前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已有研究和实践表明精益制造和绿色制造能对企业的经济、环境效益产生积极影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文献和实践案例对这两种手段的分歧和趋同研究较少,难以界定影响程度,形成协同的方法,本研究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集成效应以及协同机制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际应用层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机械加工制造系统固有能效属性及其优化创建方法研究(编号:51775392)”等项目的资助下,对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系统扩散和实践方法集成协同如何对制造企业的运营绩效产生影响,以及对产生集成协同机制的影响、驱动因素和集成协同融合程度展开研究,并对其集成协同管理体系、应用路径和评价体系等实现路径进行设计,为促进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精益绿色制造系统集成效应对制造企业运营绩效影响分析。提出了基于田口试验设计法、测量精益浪费分析法、“3R”技术的精益绿色制造系统对固体废物消除绩效的影响程度...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精益实践的应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消除企业应用污染控制技术的障碍,强调减少污染带来的价值增加。因此,精益是绿色的补充。此外,采用精益生产会降低污染减少的边际成本,既可以降低环境开发的成本,也可以提高减少污染所的增加的价值。同时,绿色制造也展示了与精益方法相似的特征,实践精益理念消除浪费和持续改进环境的同时,组织考虑采取了绿色环保设计,可回收利用的零部件,还可以提供更清洁的产品和服务,精益和绿色制造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消除作用重叠如图2.1所示。因此,绿色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可操作方法,提高环境效率。同样地,精益有一系列实践方法工具来减少制造过程领域中的浪费,提高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见精益和绿色制造似乎自然而然的实现了整合。制造企业可以同时采用并结合精益生产绿色战略是来实现内部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加收入,改善品牌形象。本节研究项目是对精益/绿色集成聚焦于制造过程中的固体废物管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这项工作是在Garza-Reyes[3],Dues等人[26],Martinez-Jurado and Moyano-Fuentes[53]和Fercoq等人[54]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的。Dues等人指出精益与绿色在废物减少技术方面存在重叠[26],这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Martinez-Jurado and Moyano-Fuentes认为精益和绿色是互补的,取决于三个主要原则:减少浪费,专注过程中心、全员参与[53]。Garza-Reyes发现一些令人关注的研究问题可以通过精益/绿色管理的定量研究来回答(兼容性,集成、绩效评估方法和组织绩效的影响)[3]。本研究项目主要从对精益/绿色两方面研究展开:首先,运用实验设计工具,测量不同的方法对废物管理绩效的影响:精益管理的七种大浪费(muda),3R层次结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和这两种方法的融合。其次,论证了两种制造管理模式的方法集成,精益/绿色矩阵的运用比其所有的其他各方法的单独采用更能够增强废物改善的绩效。本研究项目采用DOE(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方法,一种安排实验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H1:精益制造七大浪费(muda)的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能够改进环境负面影响、消除绿色浪费和提高环境效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都是通过末端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的,如填埋、垃圾焚烧、易地处置等,现在这种末端处理方式对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社区、当地政府等,都是一个越来越不受欢迎的处理方式。废弃物填埋会首先会对公司产生运输和处置费用成本,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也体现了丧失了重新回收利用其中具有重复使用潜在价值物料的机会成本,对环境、生态系统、地下水系统等也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废物减量化能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财务绩效收益[12]。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消除废弃物或者把废物再利用为原材料能降低企业的成本[60]。综合梳理废物管理文献,在不同时的年代不同的学者在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处理层级,经过梳理可以将废物的处理层级划分为七个层级(1-处置/填埋/焚烧;2-恢复/获取能量;3-回收;4-重用;5-减少/减少废物来源;6-设计阶段的预防;7-消除/优化),这些层次结构列出了废物管理的优先次序。比如,Allen定义了五级管理,首先第一级为传统处理方式,垃圾处理通常是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第二个层面是从废料中回收获得相应的价值或能源,这包括材料回收、堆肥和从废物焚烧中发电等回收产生新能源;第三,重新作为原材料再次投入使用,避免没有进行循环利用后就进入废物流;第四和第五分别为减量化、消除/优化[61]。减量化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中废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减少资源投入、减少废物或减少源浪费,最终追求目标是通过彻底的工艺变革彻底消除浪费。彻底消除浪费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期望需要花费无限的成本,但消除浪费、减少资源投入等行为方式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层级来实现废物的最小化,在绿色制造技术中通称为“3R”技术(减量化、重新利用和再循环),见表2.2所示。Dan Azimi.Jibrila等人阐述“3R”废物处理层级技术是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战略方法[62]。“3R”实践包含不同的措施和专业技术,最终使曾经被视为无价值的废弃物无价值数量部分最小化,尽量降低废物对环境的负影响。废物管理等级制度是国际公认的废物管理政策实践,并强调在源头减少浪费[6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20家上市公司为例[J]. 朱海珅,付园.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2]作业车间碳排放动态特性及二阶优化调度模型[J]. 李玉霞,曹华军,李洪丞,陶桂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5(10)
[3]基于函数化描述的机械制造工艺碳排放特性及其应用[J]. 尹瑞雪,曹华军,李洪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09)
[4]日本MFCA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张本越,宫赫阳. 会计之友. 2014(12)
[5]MFCA嵌入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路径——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J]. 李虹,田生. 财会月刊. 2013(23)
[6]基于碳效益的零部件制造工艺决策模型及应用[J]. 程海琴,曹华军,李洪丞,罗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08)
[7]员工建言和沉默之间的关系研究:诺莫网络视角[J]. 段锦云.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4)
[8]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机床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方法及应用[J]. 曹华军,李洪丞,宋胜利,杜彦斌,陈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11)
[9]通过法则关系区分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与反认同[J]. 马力,焦捷,陈爱华,姜翰. 心理学报. 2011(03)
[10]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关系[J]. 叶飞,张婕. 科学学研究. 2010(08)
博士论文
[1]质量缺陷管理影响因素对质量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强.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2]机械制造系统碳排放动态特性及其碳效率评估优化方法研究[D]. 李洪丞.重庆大学 2014
[3]绿色供应链管理扩散模型研究[D]. 田一辉.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供应链绿色驱动机理与驱动强度评价方法研究[D]. 陈宏军.吉林大学 2012
[5]食品绿色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 刘晔明.江南大学 2011
[6]消费者驱动的制销供应链联盟产品安全责任研究[D]. 孟炯.电子科技大学 2009
[7]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决策机制研究[D]. 曹柬.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员工创造力和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 王先辉.苏州大学 2012
[2]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扩散模型研究[D]. 刘江婷.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基于供应驱动的供应链协同契约模型研究[D]. 魏晨.华中科技大学 2008
[4]风险投资项目组合优化方法与其应用研究[D]. 杜元伟.吉林大学 2007
[5]品牌驱动战略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 夏艳平.武汉大学 2005
[6]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书华.南京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14968
【文章来源】:武汉科技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
精益实践的应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消除企业应用污染控制技术的障碍,强调减少污染带来的价值增加。因此,精益是绿色的补充。此外,采用精益生产会降低污染减少的边际成本,既可以降低环境开发的成本,也可以提高减少污染所的增加的价值。同时,绿色制造也展示了与精益方法相似的特征,实践精益理念消除浪费和持续改进环境的同时,组织考虑采取了绿色环保设计,可回收利用的零部件,还可以提供更清洁的产品和服务,精益和绿色制造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的消除作用重叠如图2.1所示。因此,绿色理念已经成为企业减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可操作方法,提高环境效率。同样地,精益有一系列实践方法工具来减少制造过程领域中的浪费,提高效率和效益。由此可见精益和绿色制造似乎自然而然的实现了整合。制造企业可以同时采用并结合精益生产绿色战略是来实现内部降低成本和风险,增加收入,改善品牌形象。本节研究项目是对精益/绿色集成聚焦于制造过程中的固体废物管理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这项工作是在Garza-Reyes[3],Dues等人[26],Martinez-Jurado and Moyano-Fuentes[53]和Fercoq等人[54]的研究基础上开展的。Dues等人指出精益与绿色在废物减少技术方面存在重叠[26],这也是本研究所关注的焦点。Martinez-Jurado and Moyano-Fuentes认为精益和绿色是互补的,取决于三个主要原则:减少浪费,专注过程中心、全员参与[53]。Garza-Reyes发现一些令人关注的研究问题可以通过精益/绿色管理的定量研究来回答(兼容性,集成、绩效评估方法和组织绩效的影响)[3]。本研究项目主要从对精益/绿色两方面研究展开:首先,运用实验设计工具,测量不同的方法对废物管理绩效的影响:精益管理的七种大浪费(muda),3R层次结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和这两种方法的融合。其次,论证了两种制造管理模式的方法集成,精益/绿色矩阵的运用比其所有的其他各方法的单独采用更能够增强废物改善的绩效。本研究项目采用DOE(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方法,一种安排实验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H1:精益制造七大浪费(muda)的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能够改进环境负面影响、消除绿色浪费和提高环境效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都是通过末端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的,如填埋、垃圾焚烧、易地处置等,现在这种末端处理方式对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社区、当地政府等,都是一个越来越不受欢迎的处理方式。废弃物填埋会首先会对公司产生运输和处置费用成本,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也体现了丧失了重新回收利用其中具有重复使用潜在价值物料的机会成本,对环境、生态系统、地下水系统等也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废物减量化能为企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财务绩效收益[12]。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消除废弃物或者把废物再利用为原材料能降低企业的成本[60]。综合梳理废物管理文献,在不同时的年代不同的学者在废弃物的处理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处理层级,经过梳理可以将废物的处理层级划分为七个层级(1-处置/填埋/焚烧;2-恢复/获取能量;3-回收;4-重用;5-减少/减少废物来源;6-设计阶段的预防;7-消除/优化),这些层次结构列出了废物管理的优先次序。比如,Allen定义了五级管理,首先第一级为传统处理方式,垃圾处理通常是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第二个层面是从废料中回收获得相应的价值或能源,这包括材料回收、堆肥和从废物焚烧中发电等回收产生新能源;第三,重新作为原材料再次投入使用,避免没有进行循环利用后就进入废物流;第四和第五分别为减量化、消除/优化[61]。减量化是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中废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减少资源投入、减少废物或减少源浪费,最终追求目标是通过彻底的工艺变革彻底消除浪费。彻底消除浪费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期望需要花费无限的成本,但消除浪费、减少资源投入等行为方式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层级来实现废物的最小化,在绿色制造技术中通称为“3R”技术(减量化、重新利用和再循环),见表2.2所示。Dan Azimi.Jibrila等人阐述“3R”废物处理层级技术是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战略方法[62]。“3R”实践包含不同的措施和专业技术,最终使曾经被视为无价值的废弃物无价值数量部分最小化,尽量降低废物对环境的负影响。废物管理等级制度是国际公认的废物管理政策实践,并强调在源头减少浪费[6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20家上市公司为例[J]. 朱海珅,付园.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2]作业车间碳排放动态特性及二阶优化调度模型[J]. 李玉霞,曹华军,李洪丞,陶桂宝.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5(10)
[3]基于函数化描述的机械制造工艺碳排放特性及其应用[J]. 尹瑞雪,曹华军,李洪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4(09)
[4]日本MFCA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张本越,宫赫阳. 会计之友. 2014(12)
[5]MFCA嵌入企业环境成本控制的路径——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J]. 李虹,田生. 财会月刊. 2013(23)
[6]基于碳效益的零部件制造工艺决策模型及应用[J]. 程海琴,曹华军,李洪丞,罗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3(08)
[7]员工建言和沉默之间的关系研究:诺莫网络视角[J]. 段锦云.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4)
[8]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机床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方法及应用[J]. 曹华军,李洪丞,宋胜利,杜彦斌,陈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11)
[9]通过法则关系区分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与反认同[J]. 马力,焦捷,陈爱华,姜翰. 心理学报. 2011(03)
[10]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关系[J]. 叶飞,张婕. 科学学研究. 2010(08)
博士论文
[1]质量缺陷管理影响因素对质量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刘强.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
[2]机械制造系统碳排放动态特性及其碳效率评估优化方法研究[D]. 李洪丞.重庆大学 2014
[3]绿色供应链管理扩散模型研究[D]. 田一辉.大连理工大学 2013
[4]供应链绿色驱动机理与驱动强度评价方法研究[D]. 陈宏军.吉林大学 2012
[5]食品绿色产业供应链管理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 刘晔明.江南大学 2011
[6]消费者驱动的制销供应链联盟产品安全责任研究[D]. 孟炯.电子科技大学 2009
[7]绿色供应链核心企业决策机制研究[D]. 曹柬.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员工创造力和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 王先辉.苏州大学 2012
[2]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创新扩散模型研究[D]. 刘江婷.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基于供应驱动的供应链协同契约模型研究[D]. 魏晨.华中科技大学 2008
[4]风险投资项目组合优化方法与其应用研究[D]. 杜元伟.吉林大学 2007
[5]品牌驱动战略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D]. 夏艳平.武汉大学 2005
[6]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书华.南京工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14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014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