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困境中的徘徊:识解水平与权力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16 20:03
本文关键词:伦理困境中的徘徊:识解水平与权力感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好人也会做坏事,但并不一定是有意为之。美国安然公司高管通过内部交易和虚报财务,维持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长期却造成公司内部资产亏空甚至破产,损害了相关利益者。短期、及时的收益和诱惑蒙蔽了人们的伦理标准,导致无意识的非伦理决策的产生。本研究基于行为伦理研究视角,聚焦于伦理诱惑情境,研究该情境下的非伦理决策规律及成因。文章首先定性地归纳伦理诱惑的本质特征,并设计了两个实证研究探索个体非伦理决策的成因。 伦理原则是一种衡量事物对与错的抽象标准,旨在促进人类的整体福利,与长期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基于伦理的涵义,伦理诱惑情景是一个多重时间效用相互冲突、多人互动的伦理决策困境,是功利性收益和伦理原则之间的冲突。本研究指出其本质上是两个维度的冲突:时间维度上,伦理诱惑形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近——远)的冲突;社会维度上,形成自我利益和更广泛的社会集体利益(自我——他人)的冲突。 伦理诱惑包含多重选项,个体自身对情景的识解表征会影响决策;它也是一个人际互动的、社会化场景,外部环境促使个体产生差异化的权力感。因此,本文从认知和社会视角,设计两个实证研究分别探索认知与权力感对决策的影响规律。在认知视角上,识解水平理论阐述了多重因素选择的决策规律——研究一基于该理论,探索不同识解水平对伦理决策的影响规律;从社会视角,权力是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中一个最基本的元素——研究二关注外部情境使个体产生不同权力感时,个体所产生的伦理决策规律。每个研究中均采用两个平行实验交叉验证理论关系,以保证理论构思的效度。 研究一伦理诱惑的识解表征与非伦理决策的关系 研究一使用伦理判断操作伦理决策,分别设计了两个混合组间情景实验验证理论关系。实验一针对129名大学生样本开展2×3混合组间实验。用远/近时间距离启动被试的高/低识解水平,然后让其评价偷窃自行车、考试作弊和论文抄袭三种非伦理行为的可接受程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时间距离条件组的伦理判断呈现出显著差异,时间距离促进个体的伦理判断。对于原因的定性分析表明不同识解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伦理意识。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理论假设的稳定性,探索其限制条件。实验二通过预访谈得到两个商业伦理诱惑情境。针对92名MBA样本设计2×4混合组间实验,用时间距离启动被试的识解水平,所有被试评价经销商窜货、服装尾货出售、考试作弊和国旗处理4种非伦理行为的可接受程度;最后测量个体未来结果考虑特征。结果同样验证了时间距离对伦理判断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未来结果考虑特征对时间距离与伦理判断间的关系起缓冲作用。总之,研究一验证了高识解水平对伦理决策的促进关系,以及未来结果考虑特征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 研究二伦理诱惑中个体的权力感差异对非伦理决策的影响 研究二采用人际伦理行为操作伦理决策,分别设计了两个组间实验,重复验证个体的权力感对伦理决策的影响关系。实验三针对60名大学生样本设计组间实验,采用角色扮演法启动被试的高/低权力感,用改编的金钱分配任务测量被试的自利倾向。实验结果表明:被试的自利倾向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高权力感的个体比低权力感的个体更自利。 为了提高理论假设的信度和效度,实验四采用不同方法来操作个体的非伦理行为。针对41名被试设计高/低权力感的组间实验,重复测量其自利倾向,然后用改编的信息发送任务测量个体的欺骗意图和实际的欺骗行为。方差分析结果重复验证了高权力感对自利倾向的促进作用;而且当存在自利机会时,高权力者的欺骗意图和行为均更明显。χ2检验结果表明:高权力组产生欺骗行为的人数显著多于低权力组,欺骗程度也更严重。研究二证明了在伦理诱惑情境下,高权力促进个体的非伦理决策。 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上,第一,研究从时间和社会维度更完整地概括和归纳了伦理诱惑的具体特征;第二,研究综合探究了影响个体伦理决策的内外部因素,验证了个体的伦理决策同时会受到自身认知及外界诱发的权力感的影响;第三,从操作上看,本研究的对传统非伦理行为操作的改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借鉴意义。实践上,本研究探讨了人们自身和环境施加的认知偏差如何影响伦理决策,对管理者在目标设置、员工选拔与培训等方面具有特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于个人如何平衡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伦理决策 伦理诱惑 识解水平理论 权力感 未来结果考虑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3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图目录12-13
- 表目录13-14
- 1 引言14-18
- 2 以往研究回顾18-54
- 2.1 伦理决策研究回顾18-29
- 2.1.1 伦理的基本定义18-19
- 2.1.2 伦理的特点19-20
- 2.1.3 伦理研究的规范性视角20-22
- 2.1.4 描述性视角——行为伦理学22-24
- 2.1.5 伦理诱惑的涵义24-26
- 2.1.6 伦理诱惑的具体特征26-28
- 2.1.7 伦理诱惑中非伦理决策的成因研究回顾28-29
- 2.2 识解水平理论29-38
- 2.2.1 识解水平的内涵29-32
- 2.2.2 识解水平对事物表征的影响32-34
- 2.2.3 识解水平与心理距离34-35
- 2.2.4 识解水平与行为决策35-38
- 2.3 权力相关研究回顾38-44
- 2.3.1 权力的概念38-39
- 2.3.2 权力与社会距离39-41
- 2.3.3 权力和自利的已有研究进展41-43
- 2.3.4 权力的操作43-44
- 2.4 当下——未来自我连续性44-49
- 2.4.1 多重自我冲突44-46
- 2.4.2 未来结果考虑特征46-49
- 2.5 以往研究评述49-54
- 2.5.1 以往研究进展49-50
- 2.5.2 有研究不足和未来可能的探索方向50-54
- 3 研究总体设计54-64
- 3.1 问题提出54
- 3.2 研究目的54-56
- 3.3 研究理论构思与设计56-61
- 3.3.1 研究总体框架56-59
- 3.3.2 研究的创新点59-61
- 3.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61-64
- 4 伦理诱惑的识解水平与非伦理决策关系研究64-88
- 4.1 问题提出64-65
- 4.2 识解水平与非伦理行为65-67
- 4.3 假设提出67-68
- 4.4 研究方法概览68-69
- 4.5 实验一 时间距离对伦理判断的影响69-74
- 4.5.1 调研目的69
- 4.5.2 被试69-70
- 4.5.3 实验设计70-71
- 4.5.4 变量计算和实验结果71-74
- 4.5.5 实验小结与讨论74
- 4.6 实验预访谈74-76
- 4.6.1 访谈目的74-75
- 4.6.2 访谈对象75
- 4.6.3 访谈程序75
- 4.6.4 访谈结果75-76
- 4.7 实验二 未来结果考虑对时间距离与伦理判断关系的影响76-84
- 4.7.1 被试76
- 4.7.2 实验设计和程序76-79
- 4.7.3 变量计算79
- 4.7.4 实验结果79-84
- 4.7.5 实验小结与讨论84
- 4.8 总结与讨论84-88
- 4.8.1 结果总结84-85
- 4.8.2 讨论与展望85-88
- 5 权力感差异对非伦理决策的影响研究88-116
- 5.1 问题提出88-89
- 5.2 权力与非伦理行为89-90
- 5.3 假设提出90-91
- 5.4 研究方法概览91-92
- 5.5 实验三 权力感差异与自利倾向92-100
- 5.5.1 实验目的92
- 5.5.2 实验材料92-94
- 5.5.3 被试94
- 5.5.4 实验设计和步骤94-96
- 5.5.5 变量计算96-97
- 5.5.6 实验结果97-99
- 5.5.7 小结与讨论99-100
- 5.6 实验四 权力感差异与非伦理行为100-112
- 5.6.1 实验目的100
- 5.6.2 被试100-101
- 5.6.3 实验设计和步骤101-104
- 5.6.4 变量计算104-105
- 5.6.5 实验结果105-111
- 5.6.6 小结与讨论111-112
- 5.7 总结与讨论112-116
- 5.7.1 结果总结112-113
- 5.7.2 讨论与展望113-116
- 6 研究总结与讨论116-126
- 6.1 主要研究结论116-119
- 6.2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119-120
- 6.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20-126
- 6.3.1 研究的理论意义120-122
- 6.3.2 研究的实践意义122-126
- 参考文献126-136
- 附录 访谈材料整理136-138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1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小平;杨晟宇;李梦遥;;权威人格与权力感对道德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年07期
2 严进;楼春华;;伦理诱惑的识解水平[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肖丽;消费者的权力感和价格参照来源对其价格公平感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伦理困境中的徘徊:识解水平与权力感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1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