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重庆市基层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能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13:02
  重庆市是以山地地形和多民族为特色的大农村+大城市共生体,虽然已经实行城乡统筹发展,但城乡差异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区域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任重道远。乡镇基层政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措施的具体执行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者和管理者,是地方和中央政府连接公众及村民自治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排头兵,是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力量之一。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切实转变乡镇基层政府职能,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治,促进政府与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乡村的治理和发展。目前,重庆市乡镇基层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相关职能组织架构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基层政府的职能重心、履职模式和履职能力培养未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仍面临点多面广、任务繁杂、建设监管缺失等问题。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和治理理论为依据,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成果为基础,分析重庆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基层政府职能现状,总结基层政府职能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职能优化对策。通过向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乡镇村民和社... 

【文章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市基层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职能优化研究


传统农村规划流程及其决策流程

流程图,农村,流程,村民


一方面,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决策大部分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公共基础设施供给与农民真正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农民参与程度有限,农民满意度不高。在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基本上由政府而非农民决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类型、数量和建设质量要求,农民的真正利益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与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为决策、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城乡规划的工作流程按照“确定建设目标——可行性研究调查——项目规划——项目实施——管理与维护”的线性模式,“自上而下”的决策模式导致村民的参与度低,话语权小。从图1可以看出,公众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步骤少,参与深度仅停留在表面。另一方面,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意识不强,导致充分利用自身权利参与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的参与度不够。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大部分农民并未有效利用自己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在关系到村民集体利益的决策时,47.2%的调查对象选择是由政府作决策,33.4%选择由村干部作决策,仅13.5%的调查对象认为是由农民(村民代表大会)作决策。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干部是从村民的利益角度出发代表村民作出建议,但在现实中,大多数村干部却代表着政府自上而下的意志。另外,就村民本身而言,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看问题常常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够全面,而且不同的人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各异,难以统一,这也侧面导致了群众的建议未能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新变革问题的探究[J]. 林恩祥.  经济师. 2018(10)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J]. 范昕墨.  改革与战略. 2018(09)
[3]发达国家推动乡村发展的经验借鉴[J]. 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业务创新部课题组,李润平.  宏观经济管理. 2018(09)
[4]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青岛市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驱动力分析[J]. 王轲,朱梦宇.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8)
[5]农村基础设施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J]. 曾福生,蔡保忠.  农业经济问题. 2018(07)
[6]编织乡村振兴的路网基础设施经纬线——永胜县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J]. 杨文江,李宝银,李祥,王大林,马丽红,陈春龙,周学会,李建宏.  社会主义论坛. 2018(07)
[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政策误区及改革路径[J]. 刘润秋,黄志兵.  农村经济. 2018(06)
[8]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 张海玲,王昕,孙莹.  科技经济导刊. 2018(13)
[9]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分析[J]. 赵得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04)
[10]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 唐任伍.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03)

博士论文
[1]我国公益用地市场取得方式法律制度研究[D]. 卞宏波.辽宁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研究[D]. 马添.东北师范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77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377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3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