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对自杀未遂者跨期决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19:36
研究背景与目的自杀的相关理论以及在自杀个体的决策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自杀患者可能存在着一种“短视化”倾向,体现在进行跨期决策时更加偏好即刻满足;而社会排斥状态的诱发可能会加剧这种倾向。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本研究想要了解在正常状态下自杀个体的跨期决策表现以及处于社会排斥状态是否会影响自杀个体的跨期决策倾向;并在以下两项研究中检验了我们的假设。研究方法和结果在研究一中,我们以2949名大一新生为对象展开了问卷调查,并比较了健康对照大学生与有过自杀未遂的大学生的跨期决策特征(主观值:主观值越高,个体越倾向于延迟满足)差异,发现彼此之间无显著差异,并且个体的总体自杀风险与主观值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而在研究二当中,我们以56名情感障碍(诊断为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临床患者为对象开展了实验研究,并比较了单纯情感障碍患者(20人),情感障碍单次自杀未遂者(21人)和情感障碍多次自杀未遂者(15人)在有无社会排斥状态引发下的跨期决策表现。结果发现:(1)在控制协变量(性别,年龄,焦虑,抑郁,躁狂)的影响后,社会排斥与自杀情况的交互效应仍然显著;(2)在单纯情感障碍者和单次自杀未遂者中,被排斥组的...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实验流程图??Fi.3-2?Flow?Diaram?of?Exeriment??
ter?controlling?the?covariables)??效应?F?p??自杀?2.878?0.067??社会排斥?2.023?0.162??社会排斥X自杀?5.253?0.009??白杀倾向??^?—单纯情感障碍??M?800?----单次H杀*遂??值750??多次自矛、?末遂??700??650??600??■??500?Z??z??450?Z??400??350??300??非排斥?排斥??社会排斥状况??图3-3社会排斥与自杀的交互效应图??I;ig.3-3?The?Graph?of?interaction?between?social?exclusion?and?suicide??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间知觉在老年人跨期选择中的作用[J]. 胡雪,刘启珍,龚先旻,尹述飞. 心理科学. 2018(02)
[2]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跨期决策功能与冲动性人格特征的关联研究[J]. 陈娜妮,徐阳,王莹,吴晓平,朱春燕,张许来.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02)
[3]自杀行为的分类与命名:现状、评述及展望[J]. 杜睿,江光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4)
[4]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 李献云,费立鹏,徐东,张亚利,杨少杰,童永胜,王志青,牛雅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8)
[5]跨期选择的性质探索[J]. 梁竹苑,刘欢.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7)
[6]识解水平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J]. 陈海贤,何贵兵. 心理学报. 2011(04)
[7]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何筱衍,李春波,钱洁,崔海松,吴文源. 上海精神医学. 2010(04)
[8]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社区成年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 李献云,费立鹏,童永胜,李可进,张亚利,张艳萍,徐东,牛雅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04)
[9]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 杜建政,夏冰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6)
[10]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J]. 费立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04)
博士论文
[1]中国大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现况及三因素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D]. 赵久波.南方医科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自杀尝试者的决策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敬敏.天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68728
【文章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2实验流程图??Fi.3-2?Flow?Diaram?of?Exeriment??
ter?controlling?the?covariables)??效应?F?p??自杀?2.878?0.067??社会排斥?2.023?0.162??社会排斥X自杀?5.253?0.009??白杀倾向??^?—单纯情感障碍??M?800?----单次H杀*遂??值750??多次自矛、?末遂??700??650??600??■??500?Z??z??450?Z??400??350??300??非排斥?排斥??社会排斥状况??图3-3社会排斥与自杀的交互效应图??I;ig.3-3?The?Graph?of?interaction?between?social?exclusion?and?suicide??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间知觉在老年人跨期选择中的作用[J]. 胡雪,刘启珍,龚先旻,尹述飞. 心理科学. 2018(02)
[2]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跨期决策功能与冲动性人格特征的关联研究[J]. 陈娜妮,徐阳,王莹,吴晓平,朱春燕,张许来.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02)
[3]自杀行为的分类与命名:现状、评述及展望[J]. 杜睿,江光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4)
[4]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 李献云,费立鹏,徐东,张亚利,杨少杰,童永胜,王志青,牛雅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08)
[5]跨期选择的性质探索[J]. 梁竹苑,刘欢.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7)
[6]识解水平对跨期选择和风险选择的影响[J]. 陈海贤,何贵兵. 心理学报. 2011(04)
[7]广泛性焦虑量表在综合性医院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 何筱衍,李春波,钱洁,崔海松,吴文源. 上海精神医学. 2010(04)
[8]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在社区成年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 李献云,费立鹏,童永胜,李可进,张亚利,张艳萍,徐东,牛雅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04)
[9]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 杜建政,夏冰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6)
[10]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J]. 费立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04)
博士论文
[1]中国大学生自杀行为流行现况及三因素预警系统的初步研究[D]. 赵久波.南方医科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大学生自杀尝试者的决策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李敬敏.天津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68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468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