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公司精益生产环境下的领导风格与文化协同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H公司精益生产环境下的领导风格与文化协同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精益生产模式,是当今制造业公认的最佳生产方式,精益生产也是日本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战胜美国企业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和手段之一。精益生产的核心就是改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是在动员全体员工不断地去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并持续改善。 本文以H公司目前正在推行精益生产文化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从现场领导风格、精益生产文化以及二者协同三个方面分析,找出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并在实际中实施以帮助H公司取得预期的成果。 本文也介绍了H公司的母公司H国际公司(一间世界500强并在其经营领域是世界领导者之一)成功实施精益生产并建立精益生产文化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另外,H公司的历史背景及领导团队状况和形成的企业文化与我国很多民营企业以及港、台背景企业很相似,H公司面临的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找到的对策以及实施后取得成效,也很值得我国制造业即将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来说很值得参考和借鉴。 为了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从领导力风格十一个维度、企业文化十三个维度、员工激励水平、员工对公司满意度以及员工对精益生产知识认识成熟度五个方面共设计问句113个,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H公司要求的七个领导风格还存在缺失,要求的文化五个维度还没有形成,同时领导风格与文化也没有很好协同起来,这些因素导致了H公司目前实施精益生产绩效不理想,面临着很大困难。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H公司应该从建立完善的培训、学习和发展系统以及绩效评估以提高领导者领导力,同时加强组织纪律,建立领导标准化工作和每日目标责任流程以确保文化的建立。另外应建立组织发展流程以确保现有的成果得以保持和持续发展。 总之,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实施精益生产,并得以持续发展,建立精益生产文化并培养与之相协同发展的领导团队是成功的关键要素,这比精益工具的实施更重要。
【关键词】:精益生产 企业文化 领导风格 协同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图表目录10-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问题提出12-13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5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5
- 1.4 文献综述15-25
- 1.4.1 国内外精益生产理论研究现状综述15-17
- 1.4.2 国内外领导风格研究综述17-22
- 1.4.3 国内外精益生产文化研究综述22-24
- 1.4.4 领导风格与文化协同研究综述24-25
- 第二章 H公司背景现状及面临问题和挑战25-32
- 2.1 公司的基本慨况25-26
- 2.1.1 公司的简介25
- 2.1.2 公司的战略及文化25-26
- 2.2 H 公司实施HOS 精益生产文化建设简介26-28
- 2.2.1 H 公司推行HOS 运营系统的目的和愿景26-27
- 2.2.2 H 公司实施HOS 运营系统的方法27-28
- 2.3 H 公司现场领导者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28-30
- 2.3.1 H 公司现场领导者团队的结构28-29
- 2.3.2 领导者团队缺乏变革的激情和动力29
- 2.3.3 领导团队发展现状29-30
- 2.4 H 公司推行HOS 精益生产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挑战30-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企业研究设计32-38
- 3.1 H 公司强调的文化及其特征32-33
- 3.2 H 公司强调的领导风格与领导风格的理论比照33-35
- 3.3 H 公司衡量HOS 实施效果的考核指标35
- 3.4 问卷设计和统计方法35-36
- 3.5 调研方式与过程36-37
- 3.6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H公司领导风格与文化协同问题原因分析38-51
- 4.1 数据统计38-41
- 4.1.1 研究样本38-39
- 4.1.2 统计结果39-41
- 4.2 H 公司领导者领导风格与HOS 文化协同问题原因分析41-49
- 4.2.1 H 公司要求的领导风格形成状况分析41-42
- 4.2.2 H 公司要求的HOS 文化氛围形成状况分析42-43
- 4.2.3 H 公司领导风格与HOS 文化协同关系分析43-45
- 4.2.4 H 公司领导风格与文化协同的绩效分析45-49
- 4.3 分析结果49-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改善H公司领导风格与HOS文化协同之对策51-62
- 5.1 建立与HOS 精益文化相匹配的培训系统51-53
- 5.2 建设与HOS 精益文化相适应的学习和发展途径53-55
- 5.3 建立领导标准化作业55-56
- 5.4 建立领导者每日目标责任流程56-57
- 5.5 建设与HOS 精益文化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57-58
- 5.6 加强沟通和员工(领导者)参与58-59
- 5.7 建立组织发展流程以确保持续发展59-60
- 5.8 本章小结60-62
-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6
- 附录一66-68
- 附录二68-69
- 附录三69-70
- 附录四70-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5-76
- 致谢76-77
- 附件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应;;WOS精益生产助潍柴全面提升管理水平[J];工程机械;2011年09期
2 路宁;;精益九问[J];程序员;2010年10期
3 石慧;;注塑企业经营管理——浅谈精益生产[J];中国标准导报;2008年11期
4 陈龙富;;浅论企业现场改善工作[J];湘潮(下半月);2011年05期
5 张莉莉;刘裕安;张文;;精益生产在发动机装配线上的应用[J];现代零部件;2011年08期
6 袁双英;;汽车制造业的精益成本管理[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王丽辉;;卓越领导力与领导艺术[J];饲料博览;2011年07期
8 张伟;;论精益生产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中的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9 严瑞丽;朱兵;;变革型领导风格对知识型员工的适应性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5期
10 程江;;管理者该怎么当?[J];企业管理;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升高;;浅析精益生产理念在生产中的应用[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大林;;浅谈精益生产基本原则[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安利全;郑建明;;浅谈航天产品的精益生产[A];质量——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徐学光;;船舶精益生产和现代化[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刘礼;刘顺强;;精益生产在美利信压铸公司中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陈昱希;;精益生产在国内造船业的应用研究[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精益生产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A];2010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1年
8 韦江;;用先进制造工艺生产中速柴油机的探讨(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9 邵志杰;吉李祥;张威;胡克伟;;基于精益生产的船舶精度控制研究[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区金铭;罗伯豪;;船舶分段精益生产的管理实践[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雨;美国纸箱业兴起“精益生产”[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海兰;丰田高管集体造访长春 精益生产神话中国求解[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曲小研;精益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N];消费日报;2008年
4 赖荣;为你炫目而舞[N];经理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吴绵;精益生产 防止浪费[N];中国质量报;2009年
6 汪桂花;嘉陵集团:精益生产试点效果显著[N];中国工业报;2009年
7 本报山东记者 怡莎;精益生产为滨州活塞御寒[N];计算机世界;2008年
8 本报记者 赵三明;李大开表示:2010年将以精益生产为主线[N];中国工业报;2009年
9 刘运山 徐莉苇;长江化工通过精益生产考评[N];中国化工报;2009年
10 李炜;江滨活塞推行精益生产成效显著[N];中国工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亮;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胡晓娣;知识型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宋潇潇;面向精益生产的传送带式流水线生产调度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Ambalam Pushpanathan(普施潘);领导风格与组织绩效:基于斯里兰卡小型家族式制造企业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董临萍;中国企业情境下魅力型领导风格之组织影响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卢晓红;面向ASP的协同设计与车间生产物流精益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叶明;多级混流生产线动态调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王志国;面向车间管理的离散生产系统精益运行驾驶舱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守中;H公司精益生产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南尊;F企业精益生产方式之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程荣新;精益生产在铁煤集团热电厂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董江;新飞通光电子公司精益生产方案设计[D];兰州大学;2011年
5 史泽宏;精益生产在H公司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怀迪;精益生产在伊莱克斯长沙工厂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高媛;F公司精益生产方式下成本控制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黄明礼;CA公司ACE(取得竞争改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鲍海霞;中小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张晓辉;上海FRESH公司精益生产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H公司精益生产环境下的领导风格与文化协同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2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6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