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致性认知与参考性程度的单次/多次决策行为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29 19:19
自从Samuelson在1963年首次发现了人们在单次和多次决策情境下的行为差异以来,大批学者投入到该行为现象的研究中。主流的补偿性模型理论和非补偿性模型理论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提出,人们在单次/多次决策中的行为差异可以这样去解释:在多次决策情境中,重复进行的决策使概率信息与决策结果间产生了一定的内在联系,决策结果与期望价值的一致性增高,使决策者可以一定程度的参考概率信息,通过理性分析来指导自己的决策行为。而在单次决策情境中由于概率信息与决策结果间缺乏这种内在联系,使决策者难以准确把握风险决策结果,进而采取非补偿性的行为法则指导自己的决策行为。在此基础上,本文征募了 739名大学生,基于单次/多次决策范式设计了四个相关研究:研究一旨在检验被试对于决策的可能结果与期望价值一致性的认知。我们分别检验了人们在1/3概率赢得250元,2/3概率损失100元;50%概率赢得200元,50%概率损失100元;90%获得30元,10%概率损失100元这三种风险决策的单次和多次决策情境中对决策结果与期望价值的一致性评价。结果显示,人们在三种风险情境中均认为在多次决策情境中的一致性要高于单次决策。...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决策的概念
1.2 补偿性模型的发展
1.2.1 期望价值理论
1.2.2 期望效用理论
1.2.3 前景理论
1.3 非补偿模型
1.3.1 齐当别模型
1.3.2 占优启发式模型
1.4 风险决策中单次/多次决策行为差异
1.4.1 问题起源
1.4.2 研究现状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一: 一致性认知检验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过程
3.3 研究设计
3.4 研究材料
3.5 统计处理
3.6 结果
3.7 讨论
第4章 研究二: 参考性与结果认知检验
4.1 研究目的
4.2 实验一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对象与实验过程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材料
4.2.5 统计处理
4.2.6 结果
4.2.7 讨论
4.3 实验二
4.3.1 实验目的
4.3.2 实验对象与过程
4.3.3 实验设计
4.3.4 研究材料
4.3.5 统计处理
4.3.6 结果
4.3.7 讨论
第5章 研究三: 一致性认知、参考性、结果认知对决策的预测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与过程
5.3 研究设计
5.4 研究材料
5.5 统计处理
5.6 结果
5.7 讨论
第6章 研究四: 不同风险决策情境行为模型检验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与过程
6.3 研究设计
6.4 研究材料
6.5 统计处理
6.6 结果
6.7 讨论
第7章 总讨论
7.1 决策重复次数影响决策者理性认知
7.2 对短视损失厌恶理论的启示
7.3 单次决策与多次决策或遵循不同的行为决策法则
7.4 对风险决策研究的启示
第8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本研究的不足
8.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前景理论的理论综述[J]. 石莉萍. 财务与金融. 2014(03)
[2]风险投资中的短视效应及理论解释[J]. 江程铭,董华华,张文秀,胡凤培. 应用心理学. 2014(02)
[3]风险决策过程验证:补偿/非补偿模型之争的新认识与新证据[J]. 张阳阳,饶俪琳,梁竹苑,周媛,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2)
[4]“20%的概率获得蛋糕”=“获得蛋糕的20%”?检验风险决策的期望法则假设[J]. 梁竹苑,徐丽娟,饶俪琳,蒋田仔,李纾. 科学通报. 2012(35)
[5]从风险决策中的多次博弈到单次博弈:量变还是质变?[J]. 孙红月,苏寅,周坤,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0)
[6]整合模型还是占优启发式模型? 从齐当别模型视角进行的检验[J]. 汪祚军,欧创巍,李纾. 心理学报. 2010(08)
[7]快速节俭启发式——相关争议与简短评论[J]. 刘永芳.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5)
[8]无限理性还是有限理性?——齐当别抉择模型在经济行为中的应用[J]. 李纾,毕研玲,梁竹苑,孙彦,汪祚军,郑蕊. 管理评论. 2009(05)
[9]自我框架、风险认知和风险选择[J]. 张文慧,王晓田. 心理学报. 2008(06)
[10]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J]. 孙彦,李纾,殷晓莉.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5)
本文编号:3667033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决策的概念
1.2 补偿性模型的发展
1.2.1 期望价值理论
1.2.2 期望效用理论
1.2.3 前景理论
1.3 非补偿模型
1.3.1 齐当别模型
1.3.2 占优启发式模型
1.4 风险决策中单次/多次决策行为差异
1.4.1 问题起源
1.4.2 研究现状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假设
第3章 研究一: 一致性认知检验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与过程
3.3 研究设计
3.4 研究材料
3.5 统计处理
3.6 结果
3.7 讨论
第4章 研究二: 参考性与结果认知检验
4.1 研究目的
4.2 实验一
4.2.1 实验目的
4.2.2 实验对象与实验过程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材料
4.2.5 统计处理
4.2.6 结果
4.2.7 讨论
4.3 实验二
4.3.1 实验目的
4.3.2 实验对象与过程
4.3.3 实验设计
4.3.4 研究材料
4.3.5 统计处理
4.3.6 结果
4.3.7 讨论
第5章 研究三: 一致性认知、参考性、结果认知对决策的预测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对象与过程
5.3 研究设计
5.4 研究材料
5.5 统计处理
5.6 结果
5.7 讨论
第6章 研究四: 不同风险决策情境行为模型检验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与过程
6.3 研究设计
6.4 研究材料
6.5 统计处理
6.6 结果
6.7 讨论
第7章 总讨论
7.1 决策重复次数影响决策者理性认知
7.2 对短视损失厌恶理论的启示
7.3 单次决策与多次决策或遵循不同的行为决策法则
7.4 对风险决策研究的启示
第8章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本研究的不足
8.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前景理论的理论综述[J]. 石莉萍. 财务与金融. 2014(03)
[2]风险投资中的短视效应及理论解释[J]. 江程铭,董华华,张文秀,胡凤培. 应用心理学. 2014(02)
[3]风险决策过程验证:补偿/非补偿模型之争的新认识与新证据[J]. 张阳阳,饶俪琳,梁竹苑,周媛,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2)
[4]“20%的概率获得蛋糕”=“获得蛋糕的20%”?检验风险决策的期望法则假设[J]. 梁竹苑,徐丽娟,饶俪琳,蒋田仔,李纾. 科学通报. 2012(35)
[5]从风险决策中的多次博弈到单次博弈:量变还是质变?[J]. 孙红月,苏寅,周坤,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0)
[6]整合模型还是占优启发式模型? 从齐当别模型视角进行的检验[J]. 汪祚军,欧创巍,李纾. 心理学报. 2010(08)
[7]快速节俭启发式——相关争议与简短评论[J]. 刘永芳.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5)
[8]无限理性还是有限理性?——齐当别抉择模型在经济行为中的应用[J]. 李纾,毕研玲,梁竹苑,孙彦,汪祚军,郑蕊. 管理评论. 2009(05)
[9]自我框架、风险认知和风险选择[J]. 张文慧,王晓田. 心理学报. 2008(06)
[10]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J]. 孙彦,李纾,殷晓莉. 心理科学进展. 2007(05)
本文编号:3667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66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