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区域合作视角下的西北五省区旅游空间结构及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4-11-27 11:18

【摘要】 跨区域旅游合作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市场协作互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尽量避免无序开发、无序竞争、无序管理等突出问题,谋求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现阶段由于资源的互补性、产品的跨区域性和市场的共享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化配置,加强区域一体化开发,提升和优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达到资源、市场、产品、信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西北五省区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旅游产业政策与发展环境等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在空间布局上具有不平衡、异质性与区域性特征,因此其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态、功能和效益等具有显著差异。例如,该区域旅游合作缺乏制度化,没有建立起整体的跨区域旅游合作理念,共享型信息平台和多层次合作机制,因而旅游空间结构亟待整合和优化,实现跨区域旅游合作,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产业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实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在承认竞争的前提下,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的共存,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区域,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是一个互惠互利、互赢的过程;形成良性互动的竞合机制。竞合模式是区域旅游理想的发展模式,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综合述评。阐述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研究背景、合作趋向、现实意义、列举了实践举措;阐述了跨区域合作的空间结构理论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归纳了相关概念以及区域合作的旅游空间结构理论模式,以西北五省区为例,在西北区域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由点、轴到网,尝试构建西北区域旅游空间网络和圈层。从理论到实践,从城市旅游竞争力及跨区域旅游线路视角,实践依据包括构建西北区旅游空间网络、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共同推动旅游圈的发展与壮大,即连点成线、交线成网、扩网成面、合网成界;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结构理论包括城市旅游网络的构建,“点、线、面”空间网络模式的演进机制及模式的实施,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整合,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综合运用了西北五省区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产业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总体评价分析,五省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著,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尝试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围绕中心城市体系,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形成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第三,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即: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旅游空间结构层次表现为若干等级层次的旅游合作区域,相互交织,圈层相套。应充分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发展战略和途径。第四,理顺行政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加强旅游合作,即构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实施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空间上的整体性,以旅游集散中心为支撑、以旅游区为最基本单元空间结构优化;以旅游线路为纽带的空间结构优化;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的圈层结构。提升旅游企业跨区域合作竞争能力,建立跨省市的旅游企业集团;打造西北区专项旅游产品、精品,打造西北地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网,提升西北区旅游品牌竞争力,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构建西北跨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网;打破西北区域限制,完善旅游市场运行环境,优化市场结构,构建多层次、开放、竞争有序的西北旅游市场协作网络;完善跨区域合作的支撑体系。包括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梯度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圈层构建九大城市旅游经济圈。西北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应该从“点、线、面”几方面展开,建立合作、互补、均衡、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实现“城市—区域”与“市场—资源”共轭型的空间结构综合体。逐步构建规模等级完整、职能类型互补、空间结构合理的旅游城市层级体系,采用“点轴推进、纵深辐射、区域联动、网络开发、圈层结构相结合的一区域多极化、多层次、圈层式的旅游联合模式。由“点”到“轴”再到“网”的演进机制,实现西北地区“网络化+多核心+互动”发展态势一体化。 


第一章绪论

旅游业是一项开放性、关联性、互补程度极高的产业,寻求地域间资源和产品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的联合和合作,旅游业更希望克服地域障碍,交通、规划和信息障碍,打破传统观念和僵化体制限制,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是现代旅游业一大发展趋势。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推进“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战略。
西北五省指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省区面积共计304. 3万平方公里,占西部总面积的57. 7%,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1.7%,,西北五省区总人口约9 723. 17万人,约为全国的7%;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960多万,约占五省区总人口的20%。西北区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区域。至2011年,西北五省区生产总值达到27 681. 32亿元,平均增长12.78%。西北五省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古丝绸之路起点,是多种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中华文化和古代文明的发样地之一,周边与多个国家接壤,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1]。但五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通过对其进行评价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西北各省区乃至整个西北地区旅游业的总体竞争力[2]。
...................................

1.1西北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1.1.1独特的地理环境
西北五省区拥有多种范例的天然风景资源,根本涵盖了西部全部资源范例,地貌奇特,地跨陕甘宁三省区的黄土高原,是天下上面积最大的黄土笼罩的高原;陕南、陳南秦巴山区有大量的嚷斯专程貌漫衍,风景奇丽的秦巴山川更添异彩;这里有中国以致天下屈指可数的高山雪峰、要地当地湖泊、当代冰川、大漠沙漠、雅丹地貌、鸣沙异景和满盈原始野趣的江河源头,也有沙海绿洲,广阔牧场、原始丛林、稻香鱼跃的“塞上江南”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
1.1.2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
这里曾孕育产生并留下了极其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保存有古代通往中亚和西方的“丝缠之路”遗迹,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和轩辕黄帝陵、天水伏羲庙就是华夏远古文明的集中展示,众多的宗教圣地,意趣浓郁的民族风情,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和豪爽好客的民族性格[、保存有我国古代通向中亚著名的“丝纲之路”和世界闻名的全国最丰富、最完整的石窟艺术宝库。区域内古人类遗址、帝王陵墓、宫殿遗址、寺院庙宇等人文景观众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了古人类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伊斯兰文化、西夏文化等灿烂的多元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得西北发展文化资源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

第二章基础理论、综述与依据

2.1相关理论
2.1.1基础理论
论文对研究所依托的理论进行阐述和介绍,通过理论基础的指导,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可以借鉴的主要理论有核心一边缘理论、空间结构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圈层结构理论、区域梯度推移理论等。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具体分析,树立了本论文的理论借鉴、来源依据。“圈层结构理论”与“点一轴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具有有机的联系,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指导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
(1)核心一边缘理论
1966年,美国区域规划专家弗里德曼(J.R. Friedman)在他的学术著作《区域发展政策》中对委内瑞拉的区域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核心一边缘”理论,也称中心一外围理论,用以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理论。后来缪尔达尔(G. Myrdal)和赫希曼(A. 0. Hirschman)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该理论。弗里德曼拓展了佩鲁增长极理论的视角,将增长极与各种空间系统旳发展融合起来,认为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强烈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弗里德曼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由核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组成的。
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核心与边缘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核心居于统治地位,边缘在发展上依赖于核心,但是核心与边缘区的空间结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化。核心区和外围地区是主次相连、紧密不可分的,两者通过旅游产业各要素的流动合作,达到共赢效果。核心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逐渐向外围扩散,并产生次级核心。"核心——边缘”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和形态变化的解释模型,为区域规划学家提供了区域规划的系列理论工具。
..................................

2.2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国外研究
国外学者对旅游客源市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研究主要着眼于分析旅游者本身的属性,如人口统计特征。80年代初,旅游地理学家在时间序列模型(趋势分析)、相关分析模型、引力模型、潜能模型等方面有了较成功的尝试,这些模型大多致力于寻找旅游流的解释模式,其中最典型的是引力模型。近20多年,国外学者对于旅游市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多样,所创建的各种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关于旅游市场及市场营销方面的合作较为突出的有建立旅游市场信息系统的探讨、企业扩张后的市场选择与定位研究等。研究方法上侧重于定性与定量的集成分析以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所创建的各种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旅游消费研究、旅游者的研究、旅游产品营销与市场幵发、旅游市场细分、旅游市场竞争策略分析;旅游营销的战略规划理论和方法;旅游市场需求特征等,对于目的地客源空间分布研究较少。
国外最早研究城市旅游的是斯坦菲尔德(Stansfield),他对城市旅游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国外旅游研究领域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评价模型构建及评价体系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途径和策略研究。国外集中于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从营销、消费者行为、环境管理等多学科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从研究的方法来看,国外定量研究居多,也有定性研究,且定量分析的方法更加多样和丰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层次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均有涉及。国外关于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目的地上,研究层面较宏观,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多样丰富,但是缺乏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的深入探讨"5]。
................................

第三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62-104 
3.1 发展现状及问题 ..............................62-70 
3.1.1 旅游企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62-67
3.1.2 旅游产品、品牌、商品竞争力参差不齐 .............67 
3.1.3 旅游线路规划不合理.................... 67-68 
3.1.4 支撑体系瓶颈问题突出 ....................68 
3.1.5 旅游市场空间存在劣势 .............................68-69 
3.1.6 城市旅游发展现状问题 ...................69-70 
3.2 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体系.................... 70-74 
3.2.1 模型建立..................... 70-71 
3.2.2 相关指标估算及分析 ....................71-73 
3.2.3 西北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评价 ......................73-74 
3.3 西北分省区产业结构分析................ 74-83 
3.3.1 陕西旅游产业规模 ...........74-76 
3.3.2 新疆旅游产业规模 ............76-77 
3.3.3 甘肃旅游产业规模........... 77-80 
3.3.4 青海旅游产业规模 .............80-81 
3.3.5 宁夏旅游产业规模....................... 81-82 
3.3.6 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评价分析 ..................82-83 
3.4 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83-102 
3.4.1 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结构分析 .........83-94 
3.4.2 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动态演化分析研究 .........................94-101 
3.4.3 西北五省区旅游客源市场现状评价 ..............101-102 
3.4.4 共建客源市场 ....................102 
本章小结 ....................................102-104 
第四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组织 ..............104-117 
4.1 网络、圈层结构理论........................ 104-109 
4.1.1 旅游网络 ..............................104-109 
4.2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 ................109-112 
4.2.1 共筑大西北旅游网络 ...................109-112 
4.3 西北跨区域旅游网络模式的构建 .........................112-113 
4.4 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113-116 
4.4.1 旅游空间结构的整合................................ 113 
4.4.2 旅游空间网络化演进 ............................113-114 
4.4.3 空间集群化格局的构建 ........................114-115 
4.4.4 构建旅游区与旅游圈.............. 115 
4.4.5 城市旅游空间圈层结构 .........................115-116 
本章小结 ...............................116-117 
第五章 西北五省区旅游跨区域合作实践依据 .................117-150 

第六章 旅游空间网络、圈层优化与实施方略

由于旅游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性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多元性,区域旅游合作具有必然性。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需要中央政府、西部地区政府为西部资源实现跨区域合作创造良好环境(软、硬环境)。最终走向区域旅游合作,寻求区域一体化或构建无障碍旅游的途径,其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合作主体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利益共贏。推进区域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就是市场,就是竞争力,就是效益。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西北区未来城市发展的总体布局态势应当是中心城市突出,点轴福射,轴线拓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综合运输通道为轴线、以区内、区际经济联合为纽带、以交通节点城市为增长极,逐步形成一个城市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网络化发展体系。加快省际、省内城市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形成网络状的开发模式,紧紧围绕区域旅游合作主题,联合开发、协同发展旅游产业带和产业网,为西北区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以城市为中心的旅游空间整合,构建多中心、多层次、多市场的综合性旅游空间协作系统。以几个大、中城市的竞合为依托,形成区域旅游网城市间旅游合作模式的提升,就是在几个省会城市之间联合推出新的旅游线路,构建整体旅游形象,联合促销,互相推介客源,进而带动所在省区间全面合作的跨区域旅游合作幵发模式。以省会城市为中心,构建‘‘旅游圈”和“城市旅游经济圈”。是按一定地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省区经济发展均有重要作用,产生聚集经济的能力。旅游增长极区域不仅要聚集大量的旅游资源,而且有足够的资金和高素质的人才,形成可持续发展。
.................................

结论

如何将西北区各省丰富的旅游资源转变成现实的旅游生产力?如何利用西北五省区的资源优势,确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策略?共同构建多层次、逐级推进的旅游圈层,以实现西北五省旅游产业、市场、城市优势互补与分工合作。论文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西北地区旅游产业(企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总体不平衡。各省区旅游产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拓展能力差、处于一种空间上的集中,产业上的离散状态;1999-2011年,本区的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旅游业总体不均衡,入境和国内客源市场旅游规模的绝对差异增长迅速,旅游市场规模差异的不均衡、集聚程度越来越显著,且逐年增强,相对差异变化不大,空间分布格局较稳定。
第二,采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划定了西北地区一至四级旅游中心城市,构建一个由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主导,二级旅游中心城市为支撑,三、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基础,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化旅游中心城市体系。西北地区一级旅游中心城市包括西安市、兰州市、乌鲁木齐市;二级旅游中心城市包括宝鸡、渭南、咸阳,天水市、酒泉市(含敦煌、玉门)、阿勒泰、哈什、吐鲁番、库尔勒、昌吉、克拉玛依、阿克苏、哈密、中卫、吴忠、海东、海西(含格尔木、德令哈);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尝试构建由点及面,多极、多层次的城市旅游圈层结构。
第三,西北区旅游景区(点)、客源市场、旅游产业、旅游交通、旅游组织、城市网络等各个子网络共同构成旅游目的地中的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区域大旅游产业体系,实现旅游空间结构的有机整合。拓展西北跨区域旅游线路网络布局,整合旅游线路,突破行政界线,以点带线带面,连点成线、连线成网;g卩:围绕中心城市体系和城市梯度旅游圈层建设,通过跨区域、网络化旅游线路设计和整合,立足于“大丝路”,“西北大通道”,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稳定、紧密的西北跨区域旅游空间网络。
.........................................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101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01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7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