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对旅游虚拟社区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学位单位】:浙江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592;F724.6
【部分图文】:
图1-1技术路线图??1.4创新点??
共计55篇文章(具??体分布如图2-1所示)。关于旅游虚拟社区的研宄最早出现在2007年,共计2篇,??国内学者对旅游虚拟社区的研宄也侧重于定性分析。如:保继刚、苗学玲(2007)??在研宄虚拟社区结伴旅行时,基于扎根理论,采取质性研究方法,搜集和分析了??12个半结构式访谈。苗学玲(2006)、余晓娟(2007)也都对旅游虚拟社区中的??文本和发帖进行了研究。??10??9-??"iiii.iiiilii??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年份??图2-1旅游虚拟社区相关年份文章分布图??国内外学者们对于旅游虚拟社区的研宄主要集中在定义的界定,对旅游者行??为或决策的影响、旅游虚拟社区的类型和作用、信息分享意愿的研究、旅游营销??研宄以及旅游虚拟社区中用户生成内容的研究等方面。??(1)对旅游者行为或决策的影响研究??侯晓青(2015)以旅游类QQ群为例,研宄了旅游虚拟社区用户的参与行为。??张爱平(2013)等人在对国外社会化媒体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宄的文献进行分析??后,整理出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参与需求模型,分为社会需求、享乐需求、功能需??求以及心理需求四种类型。黄仙花(2017),于伟、张彦(2010)也分别从社区??成员参与机制、形成机理与意见领袖对社区参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韦安陵(2016)研究了旅游虚拟社区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对虚拟社区成员旅游??决策的影响
?实际行为??\?|?S知行为控M?"一??图2-5计划行为模型(TPB)??3.2研究模型的推演??本研究以期望确认理论为依托,借助期望确认模型,并积极引入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中的外部因素,即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与服务质量三个变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期望确认模型在在研宄持续使用意愿时对外部因素考虑不足的问题。??尽管期望确认模型是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开发的,以便研宄用户继续使??用的意愿,但重点在于用户的心理动机因素,即期望确认程度,删除了技术接受??模型中感知易用性这一变量。但是,考虑到本文的研宄对象是旅游虚拟社区,作??为一个以内容为主的运营平台,用户对社区内信息易用性的感知程度以及平台操??作系统是否简单易用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满意度与持续使用意愿。所以,本研宄??在此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珊珊;;旅游的历史性特征:唯物史观的审视[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6期
2 ;《旅游科学》2016年总目录[J];旅游科学;2016年06期
3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旅游局市财政局关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J];西安市人民政府公报;2016年06期
4 ;全国旅游报刊介绍(一)[J];旅游学刊;1988年01期
5 高野;全国旅游报刊介绍(二)[J];旅游学刊;1988年02期
6 ;深化改革 迎接新的挑战 为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旅游高等学府而奋斗[J];旅游学刊;1988年03期
7 刘德谦 ,张珉;旅游科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发言摘要[J];旅游学刊;1989年01期
8 孙捷;;美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分析[J];人文地理;1989年04期
9 王敬武;;旅游“专业能力与社会服务”命题的现象学反思[J];中国旅游评论;2013年00期
10 唐晓云;叶琴;;2012年我国旅游研究述评——基于国内19种旅游专业及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J];中国旅游评论;2013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慧玲;中国大陆省际旅游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陈福山;金门旅游业发展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3 赵欣;旅游高峰期景区路网应急交通组织管理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8年
4 夏赞才;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晓霞;旅游信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龙天);我国旅游需求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梁旺兵;跨文化视角中的旅游客主交互与客地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江民锦;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发展的影响及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王文斌;旅游景区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丽霞;福建省乡村旅游效率测度与评价[D];厦门大学;2017年
2 吴兰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安徽省肥西县乡村旅游改造升级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3 杨雨潋;旅游产业虹吸效应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4 朱金悦;初游者与重游者时空行为对比研究[D];海南大学;2017年
5 郭秋萌;旅游开发导向下的北京浅山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6 周瑾;乡村旅游背景下民宿设计研究与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7 郭雪梅;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旅游成长波动比较与管理动因研究[D];西安财经学院;2015年
8 李璋奇;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9 张迪阳;场域视角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聚集和辐射[D];西南大学;2018年
10 王闪闪;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基层政府职能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67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867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