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造业国产品牌与产业链升级的整合关系
卢佳瑄 梁春宇 曲靖师范学院
摘要: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品牌实力弱的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但是如何做好品牌还一直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其实真正要树立起一个产品的品牌,不仅仅是停留在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或简单的广告宣传这个层面上,而是品牌的建立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产业链支撑才能达到的。本文从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困境入手,着重分析了产业链升级对于中国制造业突破重围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 品牌 产业链升级
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品牌和产业链之间好像是不相干的,但是两者却通过产品本身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如果能整合好产业链,那么对于产品品牌的树立,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中国制造业现状
(一)品牌优势不明显
中国是个公认的制造业大国,但是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很少。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渤海湾,从服装、鞋帽,到笔记本电脑、手机,中国制造成了价廉物美的代名词。物美价廉的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但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物美价廉的产品却不能实际利润的最大化,所以产品还是需要依靠品牌来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品牌是包含着产品的实际价值和虚拟价值两个方面,实际价值是产品本身所创造出来的,而虚拟价值则是由品牌所产生出来的,越是著名的品牌,它的知名度就越高,它的虚拟价值也就越高。中国的产品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却没有自己的品牌,这就导致了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这都是中国制造业在产业链的末端所决定的,所以也最终只能充当知名品牌的加工厂,而把产品实际价值之外的更大利润空间拱手让给他人。
(二)利润空间小
整个制造业产业链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过程,以芭比娃娃为例来分解整个产业链。广东东莞地区生产的芭比玩具出厂价为1美元,最后在美国沃尔玛零售价格是 9.9美元。这些东莞企业主们付出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工的惨痛代价只创造出1美元的价值。但是最后产品的零售价却是接近10美元。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最后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但是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利润只有5%,甚至更低只有2%,而大部分的利润被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拿走了。
(三)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把制造业产业链中价值最低的部分丢在中国,因为它知道这部分产业链几乎没有价值,而且会破坏你的环境,浪费你的资源,利用你的廉价劳动力。
二.中国制造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的产品以物美价廉而享誉中外,但中国绝非制造业的大国,原因就是中国制造业没有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中国的制造业也只是停留在加工这一环节中。如果把制造业从产业链的层面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七个环节,其中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最后就是生产环节,而生产环节又处在这个产业链的最末端。
产品包括价值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产品的实际价值,主要由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另一个价值是产品的虚拟价值,它是由产品的品牌来实现的,这种虚拟价值往往由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所决定的。产品的实际价值可以通过降低产品的成本来实现,但是这个空间是很有限的,而一个好的产品品牌不仅具有很高的虚拟价值,而且具备很高的竞争力,所以产品的竞争也就变成产品的品牌竞争。
中国的制造业之所以没有自己的品牌,导致利润空间小,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还处在产业链的末端,对产品品牌的形成没有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只是实现着产品的实际价值,,它的利润空间有限。产品品牌的形成是由产业链中其它的六个环节来实现着产品的虚拟价值,它的利润空间也就自然很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是全球产业链形成的过程,按国际分工,中国制造业作为全球产业链的末端,这也就决定了处在末端的中国的制造业不得不依赖于上游的产业链来进行生存,而上游产业链对产品享有的定价权,也使得产品在生产环节中的利润被压缩,末端的生产型企业也只能靠扩大规模和制造能力来生存,可是当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来临的时候,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国制造业往往比上游的产业链面临更大的困境。
三.产业链升级对树立国产品牌的积极作用
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产品的竞争依赖于品牌的一种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产业链的竞争,没有强有力的产业链作为后盾,产品和品牌本身也是不可能存在的。中国的制造业为什么很难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不是没有去建立自己的品牌,也不是不想去树立自己的品牌,而是没有掌握产品链中核心的链条,所以无法树立起自己的品牌。
首先,需要政府建立一套强大完善而快速反应的经济调研信息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准确把握住经济的各个主要情况,然后规划或者调整各个行业的总体市场的规模,使得生产跟健康需求形成相对合理的配套发展,并针对性的出台相关政策,给企业搭好戏台,企业才能演好戏。目前国家统计部门明显不能满足现在政府经济规划和决策的需要,一是信息不大准确,二是针对性还不够,三是反应速度慢。因此,我们只有在良好的信息平台之上,企业品牌的树立与优化才更有意义。
其次,我们应调整一、二、三产业之间比例关系,如减少制造业的比例,增加服务业的比例。与此同时应调整同一个产业内部的比例关系。例如增加制造业中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比例。制造业仍被视为中国有竞争力的行业,但对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而言,若盲目调整比例关系,吃亏的也是中国自己。
参考文献:
[1]郎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东方出版2008年[2]唐浩,蒋永穆: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链动态演进,《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5期
本文编号:15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