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天水市特色旅游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2015-02-17 10:29

摘要“天水,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旅游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成为地方支柱性产业。文章结合近些年天水旅游业发展情况,论述了特色旅游品牌建设对旅游竞争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旅游品牌建设赋存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激烈的的市场竞争中打造“华夏文明之源”这一旅游品牌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竞争力;天水市;旅游品牌;

一、天水市特色旅游品牌建设的现实意义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陕甘川三省交界,欧亚大陆桥的腹地,东接关中,南控巴蜀,西倚西南,北扼陇坻,是陇东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的集散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天水市政府提出“农业稳市、工业强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等一系列战略决策,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向现代化方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以电子仪表、轻工纺织、工艺美术、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产业成绩菲然,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商品流通格局。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其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对壮大第三产业的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具有显著意义。天水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气候温和湿润,风光旖旎神奇,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文物古迹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天水市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旅游业规模迅速扩张,知名度不断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日益显现(表1)。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支撑天水经济发展重要产业之一的旅游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为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天水市应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基础上,还应更加注重旅游形象定位和特色旅游品牌建设的力度,使天水成为西部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1)近几年天水市到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情况简表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旅游人数(万人次)

272

338

389.2

530

680

850

1150

1330

旅游收入(亿元)

8.81

11.32

13.62

19.6

40.5

46.03

62.6

75.28

 二、天水市特色旅游品牌建设的基础条件

  2.1 自然环境优越,风景秀美 天水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的交接地带,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降水量500-600毫米,日照时间较长,冬少严寒,夏无酷暑,素有“陇上江南”之称,自然景观以“麦积烟雨、伏羲卦台、南山古柏、净土松涛、玉泉仙洞、石门夜月、渭水秋声、仙人送灯”等“天水八景”最具代表性,深受到访者的青睐5A级旅游景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区内景点密布,名胜繁多,山峦叠翠,群峰耸峙,烟雨笼罩,横云飞渡之际,犹如进入海市蜃楼的幻景。除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之外,天水的其他自然景观还有秦城区的李子园森林公园、甘谷县的尖山寺森林公园、清水县的花石崖风景区、张川县的关山马鹿草场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都是旅游观光、度假的理想理想旅游目的地。

2.2 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天水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重镇,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被国家和省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有260多处,形成了古石窟、古遗址、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交织、奇景竟秀的旅游胜地。主要有五大旅游文化群,包括:以伏羲纪念遗迹和传统为代表的伏羲文化,以大地湾史前古遗址大和师赵村遗址为代表的大地湾文化,以秦公大墓、牧马滩木简、秦亭遗址为代表的秦国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为代表的佛教石窟文化,以天水关、街亭、木门道、诸葛军垒遗址等为代表的三国文化。 近年来,天水充分发挥丝绸之路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优势,恢复修缮和开发建设了一批古民居、古街巷、古遗址等,形成了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另外,麦积区街亭村、胡家大庄村进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实现了甘肃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零”的突破。  

2.3 基础设施较完善,区位优势突出 天水不仅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拥有六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陕甘两省的交合点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正中点,区位优势突出。以其优越的地域文化和投资环境为其赢得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城市”等殊荣。当然,在旅游投资开发中,旅游设施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为发挥温泉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温泉康体休闲旅游,近几年建设的一批高档温泉接待设施,极具地域特色,吸引了大批的海内外游人。

2.4 突破行政区划约束,跨区域合作进展顺利 在跨区域合作方面,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天水市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优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据悉,天水在今后还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城市建设与发展力度,努力提升开放开发水平,以把“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在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功能区为目标,以伏羲文化为纽带,“1313工程”为平台,继续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旅游合作,联手打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促使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天水市特色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3.1 整合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统筹规划   天水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存,但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高质量、高品味的旅游项目开发缓慢,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天水市应紧紧围绕“11411”工程,以麦积山风景区为龙头,深度挖掘伏羲文化内涵和大地湾史前文化的旅游价值,重点培育西安-天水-兰州-敦煌“丝绸之路”旅游线、炎帝陵-伏羲庙-卦台山-大地湾寻根祭祖旅游线、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木梯寺石窟艺术走廊旅游线,桃花沟-放马滩-植物园-街子温泉-清水温泉-云凤山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线4条精品旅游线路,整合街亭-姜维墓-木门道-天水关-祁山堡三国胜迹;形成天水-陇南-九寨沟-甘南-临夏-兰州-平凉-天水旅游圈,把天水建成 “丝绸之路”国家精品旅游线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和甘肃东翼连接陕甘川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通过整合旅游资源优势和区域联动,着力打造羲皇故里游、丝路明珠—百里石窟艺术走廊游、名城古韵游、陇上江南游、天河沐浴—温泉康体游等五大旅游品牌。

3.2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开拓境外旅游市场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结构的改变,传统观光旅游很难与人们多元化的旅游需求相匹配。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实施“区域联动、部门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大旅游营销战略,在目标市场和集中地设置宣传窗口,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宣传促销活动,在稳定现有客源市场前提下,积极拓展周边客源市场,尽可能开发远距离的机会市场,努力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同时积极培育节庆旅游品牌,依托伏羲文化旅游节,不断探索和创新节会举办模式,策划各类旅游节庆活动,重点举办好伏羲公祭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清水轩辕文化、张家川花儿、秦安蜜桃、麦积花牛苹果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培育具有影响力的节庆品牌,集聚人气,拉动市场,提升天水旅游影响力。

 3.3 导入CIS,增强旅游品牌形象的传播力和美誉度 为强化旅游品牌建设力度,天水市应注重整体旅游形象的重塑与提升,从经营理念(MI)、视觉识别(VI)、行为规范(BI)及顾客满意(CS)出发,全面导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伏羲千百年来被尊称为“三皇之首”,受到中华民族共同的赞誉与敬仰,与此有关的秦州伏羲庙、麦积卦台山和交龙寺遗址、甘谷古风台等景区景点均可作为伏羲文化的突破口,在突出旅游主题的鲜明性、强化旅游功能的先进性的同时,还需给旅游形象预留出足够的扩展空间。为达成此目标,可通过“伏羲祭祖大典”、“伏羲文化长廊”、城市广场“龙马”雕塑、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等措施,增强“羲皇故里”为代表的“华夏文明之源”这一主题鲜明的旅游品牌。

  3.4 正确运用银弹品牌策略,提升品牌形象 对旅游地而言,如何利用已有旅游品牌推出更多的关联性旅游产品并以此来强化已有的旅游品牌形象变得十分重要。银弹品牌是能正面影响其他品牌形象的品牌或正品牌,是创造、改变或维持品牌形象(主品牌)的力量或工具。因此,要实现“华夏文明之源”品牌战略目标,就要将天水所已开发出的旅游景区通过旅游线路加以整合,拓展旅游区域。例如近几年开发的以水帘洞石窟、大像山石窟为核心景区的西线旅游区,以伏羲庙、麦积山等为核心景区的东南线旅游区以及以大地湾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东北线旅游区(见表2),通过实施银弹品牌策略,进行整体捆绑营销,提升天水整体旅游品牌形象。

                          2)天水市旅游景点分区状况简表

旅游资源区

主要旅游景点

西线旅游区

武山官寺、木梯寺、水帘洞石窟、华盖寺、姜维墓、大象山石窟、蔡家寺

东南线旅游区

伏羲庙、玉泉观、李广墓、南廓寺、木门道、卦台山、石门风景区、麦积山国家森林公园、麦积山植物园、麦积山风景区、万寿宫、南宅子、陇南书院、天水城隍庙、豆积寺、交龙寺、街子温泉、仙人湖、映月湖、曲溪风景区、香积山溶洞、龙头沟、仙人崖风景区

东北线旅游区

兴国寺、街亭古战场遗址、张家川清真寺、赵充国墓、李虎墓、大地湾文化遗址、泰山庙、文庙、清水温泉








3.5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强化旅游服务 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高水准的服务质量是旅游品牌提升的基本条件。为提升天水市区域旅游形象,在已有较为完善的交通通讯、餐饮住宿等设施的基础上,结合《天水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天水市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旅游规划实施方案》,完善星级酒店、购物场所、游乐设施、旅游商品等专项规划,加大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使旅游活动各要素实现无缝连接。在旅游服务方面,应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标准化管理为手段,信息化服务为途径,低碳环保为目标,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素质,建立健全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努力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高效的旅游服务。

3.6 异业联合,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旅游运营商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其运营系统的有效和强大,天水市应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效应,通过资源掌控、特色旅游商品开发、营销模式等方面的整合与异业联合,以整个旅游产业集群的力量进行“集团化作战”,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点上,天水应深度挖掘伏羲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内涵,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六要素”结合的有效配置方式,加强景区、旅行社、旅游商品展销中心之间的产业协作,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提高旅游产品的综合效益。另外,通过区域联动,形成“丝绸之路”旅游线和“天水-关中旅游经济圈”的跨区域协作格局。为塑造“华夏文明之源”这一旅游形象,还需不断深入挖掘和提炼天水名小吃、地方菜品,以休闲度假、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和综合效益。

3.7 优化旅游环境,搞好城市文明建设  在旅游开发方面,要在对开发项目进行系统论证基础上,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依照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和建设目标,对旅游景区环境阈值进行评估和分析,形成以特色定规划,以规划定开发,以开发出精品,以精品塑形象的思路。当然,也应该认识到,保护旅游环境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只有人人树立环保意识,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围绕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这个目标,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方齐抓,通过环保、新闻媒介、居民社区及执法等各单位有关环保的组织、宣传和执法活动,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良好的旅游环境,对于强化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凸现旅游城市的魅力具有助推作用外,还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成为扩大对外交往、吸引投资和游人的“金字招牌”,把无形的精神财富转化为有形物资财富。

参考文献

[1]肖爱生.天水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探析[J].科学教育前沿,201311

[2]李红玉等.天水市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136

[3]毛雪艳等.关中——天水经济区背景下天水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5)

[4]佚名.关中—天水经济区文物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调研报告[EB/OL].甘肃经济信息网.2011-5-10

[5]杨波等.信息相似性下的银弹品牌对母品牌形象的影响研究[J].商业文化,20088

[6]杜丽敏.天水旅游在丝绸之路线上的品牌化战略研究[J].丝绸之路,2010(2) 



本文编号:15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5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a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