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在线评论的品牌再购意向模糊推理方法
本文选题:再购意向 + 模糊推理 ; 参考:《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年07期
【摘要】: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从品牌态度、品牌声誉和感知价格三个维度,建立了消费者品牌再购意向模糊推理模型;构建了针对化妆品的评价词语料库和消费者品牌再购意向模糊推理规则库,通过对网络消费者在线评论中评价词的提取和语义分析,进行消费者品牌态度、感知价格、品牌声誉的计算和消费者再购意向的模糊推理;结合消费者的消费总额,构建"品牌再购意向-消费总额"消费者分类矩阵。以聚美优品网站的3款面膜为例进行品牌再购意向的实例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ing behavior, the fuzzy inference model of consumer brand re-purchase intention is establish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brand attitude, brand reputation and perceived pric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rpus of evaluation words for cosmetics and a fuzzy inference rule base of consumer brand re-purchase intention. Through extracting and semantic analysis of evaluation words in online comments of online consumers, we carry out consumer brand attitude and perceived price. The calculation of brand reputation and the fuzzy inference of consumers' repurchase inten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rand re-purchase intention-total consumption" consumer classification matrix combined with the total consumption of consumers. Taking the three facial masks of Jumei website as an example to calculate the brand repurchase inten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14YJA630044)
【分类号】:F273.2;F713.55;TP1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弘,张骞,娄青,王舰;基于顾客价值的顾客分类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陈明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客户重复购买意向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3 陈小平;;顾客资产份额研究[J];经济管理;2002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爱清;蔡翔;王喜成;;农业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2 周琼;黄河;;基于百度百科的农业专业词汇自动获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3 王新亮;;基于网络游记视角下古镇周庄旅游者消费偏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4 郭鑫;;价值细分——基于客户终身价值的市场细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占松林;韩青苗;刘长滨;;基于行为选择理论的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欢;;表面繁荣下的边缘化思考——博客营销热的冷思考[J];北方经济;2006年16期
7 韩福荣;赵红;赵宇彤;;品牌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8 汪涛,樊孝忠,顾益军,刘林;基于概念分析的主题爬虫设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9 马国彦;;花园路径现象修辞学初探[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10 江智强;论品牌成功延伸的基本心理规律[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匡海波;李斌;王嘉灵;王帅;陈小荷;;汉英词汇隐喻属性的对比分析与互增益技术[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刘琳;李明;;客户关系管理四大略论[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3 张胜岭;赵菁;;基于客户吸引的B2C商务网站建设探讨[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崔小杰;;网络消费与传统消费的比较分析: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视角[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陈晓;;中文文本自动分词研究述要[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金玉芳;董大海;刘瑞明;;消费者品牌信任建立机制的实证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董大海;杨毅;强勇;;顾客购买行为倾向的测量及其管理意涵[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霄军;;“长安”的同名地名自动识别与指代消解[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9 邹纲;刘洋;刘群;孟遥;于浩;西野文人;亢世勇;;面向Internet的中文新词语检测[A];2004年辞书与数字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谭小伟;;保险营销过程中的顾客抱怨管理及服务补救[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莹;企业人格视域中的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2 铁翠香;基于信任和感知价值的网络口碑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解国骏;消费者驱动的动态竞争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王伟;论武术休闲及其市场拓展[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5 沈佳;体育赛事赞助目标和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杨道箭;基于顾客策略行为的供应链协调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张昆;基于体验的产品族形象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肖珊;基于概念语义的言说动词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曾武灵;滨海生态旅游区游客重游意愿形成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邓春宁;基于不确定性预期的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佘玲玲;消费者学习效应的心理因素对两种不同销售促进工具效果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永超;上海市普通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体育消费行为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章依凌;虚拟社区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林贤栋;建筑涂料工程市场大客户资源营销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吴鸿;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洪江;茶叶电子商务消费者信任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戴洪萍;企业消费者责任、品牌声誉与企业的品牌资产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欧奕康;A公司消费者满意度调查研究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王强;顾客忠诚的心理契约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雍翔;旅游产业视角下的异地养老开发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范德成,贾爱梅;企业顾客资产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8期
2 陈明亮,李怀祖;客户价值细分与保持策略研究[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1年04期
3 那日萨;刘影;李媛;;消费者网络评论的情感模糊计算与产品推荐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实;叶强;李一军;Rob Law;;中文网络客户评论的产品特征挖掘方法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5 刘向阳;顾客资产价值预测模型及其在营销决策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智能导学系统中的模糊推理机制的设计[J];软件导刊;2011年05期
2 刘纯武,孙即祥;加权抽取模糊推理中的评判方法[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年02期
3 陈丹;何华灿;王晖;;模糊推理中蕴涵运算的信息度约束[J];计算机科学;2001年08期
4 刘宏兵,熊盛武;基于模糊推理的贴近度决策方法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11期
5 刘宏兵;李刚;熊盛武;;基于模糊推理的权重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年09期
6 张栋,蔡开元;模糊推理的函数变换观点[J];控制与决策;2002年05期
7 刘宏兵,郭颂,熊炎;基于模糊推理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08期
8 徐晓萍;;运用模糊推理实现对学习者性格的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11期
9 马培军;苏小红;王雪峰;;基于模糊推理的名片识别后处理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0 张继福,刘静;表示和处理缺省知识的多维模糊推理[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重国;张志明;汪培庄;;模糊关系的一般表达式及模糊推理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2 黄丽;李中夫;;基于三/算法的多规则模糊推理[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3 郭方芳;陈图云;;模糊推理渠道及链、网的确定度[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4 孟丹;陈图云;;模糊推理的三Ⅰ原则贴近算法[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5 罗文标;扬纶标;高英仪;;作用关系理论与模糊推理[A];模糊集理论与模糊应用专辑——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0年
6 王国俊;;模糊推理的全蕴涵三Ⅰ算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阎鹏;王宏;张运杰;;基于多值蕴含的二型模糊推理模型[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闫建平;;模糊推理插值器[A];第12届全国模糊系统与模糊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索雪松;索雪峰;李阳;张曙光;;漏水声波数据可信度的模糊推理过程[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戚方丽;那日萨;崔雪莲;;基于在线评论的品牌再购意向模糊推理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8系统工程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兆明;传热学反问题模糊推理方法的继续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徐蔚鸿;模糊智能系统中模糊推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永利;基于加权模糊规则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D];河北大学;2005年
2 徐少卿;基于多重模糊推理模型的插值推理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袁和军;模糊推理的形式化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小军;模糊推理的新算法及基于模糊小波网络的自适应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5 赵力;模糊推理的三Ⅰ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王继坤;基于模糊推理的属性值推断[D];河北大学;2008年
7 戚方丽;网络顾客品牌重购与再惠顾意向模糊推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吴恒洋;模糊推理的数学结构及其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戴松松;模糊推理的扰动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s,
本文编号:1822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22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