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联合品牌的品牌人格的迁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8 18:55
【摘要】:品牌管理已经成为市场营销和品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品牌人格作为营销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体,成为品牌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品牌人格是用人性化特征来表达,是品牌形象的核心和最活跃的部分,是与品牌有关联的一整套人性化的特征,从而给消费者提供自我表达或象征性利益。 当前的品牌人格研究多集中在品牌的竞争情境下,探讨品牌人格的形成、测量方式、结构的确定以及与消费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但是随着新兴的品牌联合形式的广泛应用,在联合情境下的品牌人格的作用机制尚无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是在品牌联合情境下,对品牌人格的迁移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 本研究进行三个实验,对联合品牌的品牌人格的迁移机制展开探讨和分析。 (1)实验一主要研究联合品牌的品牌人格的迁移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在涉入程度低的情况下,被试对联合品牌的品牌人格感知可以直接从对母品牌的品牌人格感知中指接迁移过来,母品牌之间的品牌人格匹配度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作用;在涉入程度高的情况下,被试对联合品牌的品牌人格感知需要对中介变量拟合度进一步加工,对母品牌的品牌人格感知在通过对联合品牌与母品牌的产品拟合度的中介作用下间接迁移到联合品牌上。 (2)实验二探讨消费者对联合品牌的品牌人格维度的偏好。结果显示,对于自我概念象征性高的品牌,被试偏好具有双重品牌人格维度的品牌;而对于自我概念象征性低的品牌,被试没有明显的品牌人格维度的偏好。 (3)实验三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上,探讨联合品牌对母品牌的品牌人格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强势品牌,联合品牌和母品牌的品牌人格不匹配时对母品牌会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而品牌人格匹配时与无联合时没有显著性差异;对于弱势品牌,联合品牌和母品牌的品牌人格的匹配和不匹配均对母品牌产生正面的溢出效应,但品牌人格的匹配和不匹配对母品牌的溢出效应没有显著性差异。
[Abstract]:Brand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field of marketing and brand research, and brand personality, as a combination of marketing and psych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brand research. Brand personality is expressed by humanized features, which is the core and most active part of brand image. It is a whole set of humanized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brand, thus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self-expression or symbolic benefit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brand personalit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mpetitive situation of brand. It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brand personality, the way of measurement,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rand personality and consumers. However,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he emerging brand association, there is no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brand personality in the joint context. This study is a systematic study and exploration on the transfer mechanism of brand personality in the context of brand association. In this study, thre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transfer mechanism of brand personality of joint brand. (1) experiment one mainly studies the brand personality transfer model of joint br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ase of low involvement, the brand personality perception of the joint brand can be transferred directly from the brand personality perception of the parent brand. The matching degree of brand personality between mother brands has a certain positive effect; In the case of high degree of involvement, the participants' perception of brand personality of the joint brand needs further processing to the fitting degree of intermediary variables. The perception of the brand personality of the parent brand is indirectly transferred to the joint brand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action of the product fit degree between the United brand and the parent brand. (2) experiment two discusses consumer's preference to br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 of joint br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bjects preferred brands with dual br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 for brands with high self-concept symbolism, while those with low self-concept symbolism had no obvious preference for brand personality dimension. (3)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 1 and experiment 2, experiment 3 discusses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combined brand on the brand personality of parent br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the strong brand, there is a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parent brand when the brand personality mismatch between the combined brand and the parent brand,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rand personality matching and the no combination. For the weak brand, the matching and mismatch of the brand personality of the combined brand and the parent brand have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parent brand,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tching and mismatch of the brand personality on the parent brand.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光联合品牌99销量要超8万[J];每周电脑报;1999年06期

2 李欣;王兴元;;我国高科技企业跨国并购品牌管理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3 杨超;;联想日立推存储联合品牌[J];每周电脑报;2004年18期

4 孙磊;;联合品牌进入中国究竟谁会受益[J];电脑采购周刊;1998年40期

5 胡衡庐;;我只希望做第一——访康柏中国区总裁谢克人[J];计算机与网络;1998年06期

6 常远;联合品牌与代理共赢——康柏-和光’99渠道伙伴年度工作会侧记[J];中国计算机用户;1999年14期

7 李曼雪;金博科与山特走联合品牌之路[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0年13期

8 ;富士通与思科推联合品牌路由器,开拓亚洲市场[J];通信世界;2004年46期

9 ;拜耳材料科技在亚洲全面启动联合品牌项目[J];建设科技;2006年24期

10 ;施乐英国销售爱普生联合品牌宽幅喷绘设备[J];数码印刷;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绍明;;第四十五章 企业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2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侯国昆;陈永芳;;浅析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促进重点骨干品牌持续成长[A];2010年卷烟市场营销上水平研究与实践论文集[C];2010年

4 张雪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联合品牌策略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品牌管理6C评估模式——品牌的核心价值不能突破道德底线[A];首届中国市场品牌战略论坛文集[C];2004年

6 孙伟;陈涛;;欧莱雅:品牌管理法则解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莹;;放眼世界 盛名天下——对我国通信企业品牌管理的思索[A];通信发展战略与业务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苏姗;;“ 品牌管理”是WTO后中国环保产业增加竞争实力的唯一途径[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9 梁中国;;品牌感动心灵[A];首届中国市场品牌战略论坛文集[C];2004年

10 傅德潮;彭景一;;防城港卷烟品牌管理初探[A];广西烟草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红塔山”陷入品牌管理危机[N];中国审计报;2005年

2 王英;红塔山陷入品牌管理危机[N];市场报;2005年

3 张兵武;新经济与品牌管理[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4 广文;亚洲品牌500强榜单出炉[N];中国食品报;2010年

5 陈禹州;品牌型格锻造产品竞争优势[N];中国包装报;2011年

6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刘培;构建组织文化 加强品牌管理[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朱海滔;品牌管理师为企业产品“打上烙印”[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钱晓涵;郑商所首度引入交割品牌管理制度[N];上海证券报;2009年

9 柏丹;家具企业应走品牌管理之路[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10 北京时尚魅力品牌策划机构策划总监 宫照馥;D&G可以不被关闭吗?[N];中国服饰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贝琳;电影品牌战略营销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李智娜(LEE JINA);在线品牌社群中互动性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陈宥敏;艺术设计教育品牌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邱玮;服务品牌内化的构成要素与过程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晓英;消费者对联合品牌态度转移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瞿艳平;基于品牌管理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徐立新;森林旅游产品品牌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刘杰;建筑企业品牌管理运作模式与绩效评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李绍忠;我国住宅房地产业发展预测及品牌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姜图图;时尚设计场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雄英;LAP品牌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薇;媒介环境与腾讯QQ品牌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程玉和;VOITH的品牌管理层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长春;奥迪品牌形象识别与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丽;基于接触点管理的品牌知识形成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6 李倩倩;网络口碑对高校学生品牌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权震;以品牌管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李光;菏泽电信天翼品牌推广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晓玲;先科品牌虚拟经营平台的构建[D];兰州大学;2011年

10 赵海清;联合品牌的品牌人格的迁移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19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319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