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品牌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22:11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因此,各种赛事相继举办,其中不乏跆拳道赛事。跆拳道运动由于技巧性强,对抗激烈等特点,经过多年发展和进步,日益受到群众的喜爱和支持,成为了大众娱乐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深入贯彻国务院文件提出的“取消体育赛事的审批,打造品牌赛事”的要求,以及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提升体育消费,进一步扩大跆拳道项目的影响力以及成立属于跆拳道项目的品牌赛事,在2017年于无锡诞生了一项全新的赛事——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由于处于赛事发展初期,其各环节规划仍在积极探索中,品牌建设任务任重道远,因此需要提高品牌建设意识,重视赛事品牌建设各环节研究,以实现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品牌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调查法等方法,结合品牌以及品牌建设的相关理论,首先对品牌建设的相关内容和跆拳道项目赛事发展进行分析,其次从品牌识别、品牌定位、品牌组织管理、品牌传播四个方面对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的品牌建设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本赛事在其品牌建设过程中的真实状况,发现品牌建设每个阶段存在的问题;归纳影响...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参与者的合理权益,能促进赛事向流畅的、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共同完成赛事的组织目标。(4)品牌传播是品牌所有者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与观众进行的一系列的沟通,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是赛事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方式。其想要达到的目标效果就是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在当前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地位。并且品牌传播可以从传播策略、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5)核心竞争力是形成品牌稳定度的关键,品牌又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矗企业品牌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保持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形成竞争优势的激励因素。图2:品牌建设理论分析框架
153.1.2.2品牌赛事建设构建理论依据赛事品牌建设首先要塑造品牌识别,形成清晰明确的赛事品牌形象,得到观众的支持和心理上的认可:其次是进行品牌定位,定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只单一的考虑赛事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利益相关者,要从赛事产品本身和平台两大方面来着手考虑:再者从赛事的组织管理进行构建分析,理清赛事的组织架构,再阐述每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管理能使一项赛事品牌建设过程变得流畅和有效。最后品牌的传播和宣传不可少,由于体育赛事产品无形性的特殊性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媒体宣传对于赛事品牌传播就显得格外重要。切实有效的宣传策略和内容能够提升赛事品牌价值,完善品牌建设。因此,笔者结合上述理论要求,总结了品牌建设的理论构建框架:赛事品牌识别、赛事品牌定位、赛事品牌组织管理和赛事品牌传播四大部分。见图3。图3:品牌建设理论框架3.2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演进及现状分析3.2.1跆拳道项目演进及现状分析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1955初具雏形,2000年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国家跆拳道队自1996年成立起共获得七枚奥运金牌,因此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每届奥运会都有金牌的优势项目。我国跆拳道项目的发展轨迹见图4。跆拳道属于竞技类的运动项目,作为一项能够增强体质与防身的健身休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在搏击类项目中,参与该项目的群体居多,各种相关文化产品也已相当丰富,市场资源相当可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研究[J]. 黄云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6)
[2]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建设[J]. 王永昌. 浙江经济. 2019(08)
[3]论赛事媒介传播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影响[J]. 靳岭,李宝国. 中国报业. 2019(08)
[4]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发展研究[J]. 韩春阳,夏敏慧. 体育文化导刊. 2019(04)
[5]全媒体时代的企业品牌建设推广研究[J]. 穆健康.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04)
[6]我国跆拳道市场化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探究[J]. 李文龙,罗萍娟. 武术研究. 2019(03)
[7]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 段绪来. 武术研究. 2019(03)
[8]企业品牌价值共创关键维度与路径案例研究[J]. 杨保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9]广州市大众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 劳淑贤.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8)
[10]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 任文岗,张峰岩. 科技风. 2019(07)
博士论文
[1]我国武术赛事品牌建设研究[D]. 李臣.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品牌开发研究[D]. 江亮.北京体育大学 2013
[3]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研究[D]. 谢洪伟.北京体育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马术世界杯中国联赛品牌传播研究[D]. 王栋.北京体育大学 2018
[2]中国铁人三项联赛品牌建设研究[D]. 何坚.北京体育大学 2018
[3]北京市海淀区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D]. 栗菲.北京体育大学 2018
[4]“优魄杯”全国大众跆拳道系列赛赛事现状及运行研究[D]. 薛彦玲.北京体育大学 2017
[5]北京马拉松赛事品牌建设研究[D]. 胡一同.北京体育大学 2016
[6]全国部分省市中学跆拳道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 刘洪兵.首都体育学院 2015
[7]品牌意识与品牌建设[D]. 董萌.吉林大学 2014
[8]我国跆拳道发展研究[D]. 郑义.北京体育大学 2013
[9]粤超联赛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凯.北京体育大学 2013
[10]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品牌建设与媒介营销研究[D]. 魏枫.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5951
【文章来源】: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参与者的合理权益,能促进赛事向流畅的、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共同完成赛事的组织目标。(4)品牌传播是品牌所有者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与观众进行的一系列的沟通,是品牌力塑造的主要途径,是赛事形象塑造不可或缺的方式。其想要达到的目标效果就是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在当前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地位。并且品牌传播可以从传播策略、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5)核心竞争力是形成品牌稳定度的关键,品牌又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矗企业品牌拥有了核心竞争力,就能保持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品牌形成竞争优势的激励因素。图2:品牌建设理论分析框架
153.1.2.2品牌赛事建设构建理论依据赛事品牌建设首先要塑造品牌识别,形成清晰明确的赛事品牌形象,得到观众的支持和心理上的认可:其次是进行品牌定位,定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能只单一的考虑赛事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利益相关者,要从赛事产品本身和平台两大方面来着手考虑:再者从赛事的组织管理进行构建分析,理清赛事的组织架构,再阐述每个部门的管理职责。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管理能使一项赛事品牌建设过程变得流畅和有效。最后品牌的传播和宣传不可少,由于体育赛事产品无形性的特殊性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媒体宣传对于赛事品牌传播就显得格外重要。切实有效的宣传策略和内容能够提升赛事品牌价值,完善品牌建设。因此,笔者结合上述理论要求,总结了品牌建设的理论构建框架:赛事品牌识别、赛事品牌定位、赛事品牌组织管理和赛事品牌传播四大部分。见图3。图3:品牌建设理论框架3.2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演进及现状分析3.2.1跆拳道项目演进及现状分析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1955初具雏形,2000年奥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国家跆拳道队自1996年成立起共获得七枚奥运金牌,因此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每届奥运会都有金牌的优势项目。我国跆拳道项目的发展轨迹见图4。跆拳道属于竞技类的运动项目,作为一项能够增强体质与防身的健身休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在搏击类项目中,参与该项目的群体居多,各种相关文化产品也已相当丰富,市场资源相当可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的关系研究[J]. 黄云霞.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6)
[2]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建设[J]. 王永昌. 浙江经济. 2019(08)
[3]论赛事媒介传播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影响[J]. 靳岭,李宝国. 中国报业. 2019(08)
[4]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发展研究[J]. 韩春阳,夏敏慧. 体育文化导刊. 2019(04)
[5]全媒体时代的企业品牌建设推广研究[J]. 穆健康.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04)
[6]我国跆拳道市场化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探究[J]. 李文龙,罗萍娟. 武术研究. 2019(03)
[7]张家界体育赛事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 段绪来. 武术研究. 2019(03)
[8]企业品牌价值共创关键维度与路径案例研究[J]. 杨保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9]广州市大众跆拳道运动开展现状研究[J]. 劳淑贤.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8)
[10]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 任文岗,张峰岩. 科技风. 2019(07)
博士论文
[1]我国武术赛事品牌建设研究[D]. 李臣.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品牌开发研究[D]. 江亮.北京体育大学 2013
[3]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耦合研究[D]. 谢洪伟.北京体育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马术世界杯中国联赛品牌传播研究[D]. 王栋.北京体育大学 2018
[2]中国铁人三项联赛品牌建设研究[D]. 何坚.北京体育大学 2018
[3]北京市海淀区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D]. 栗菲.北京体育大学 2018
[4]“优魄杯”全国大众跆拳道系列赛赛事现状及运行研究[D]. 薛彦玲.北京体育大学 2017
[5]北京马拉松赛事品牌建设研究[D]. 胡一同.北京体育大学 2016
[6]全国部分省市中学跆拳道项目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 刘洪兵.首都体育学院 2015
[7]品牌意识与品牌建设[D]. 董萌.吉林大学 2014
[8]我国跆拳道发展研究[D]. 郑义.北京体育大学 2013
[9]粤超联赛品牌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凯.北京体育大学 2013
[10]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品牌建设与媒介营销研究[D]. 魏枫.北京体育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65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06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