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8:23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电视大型晚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文艺最特殊的产物。在传媒环境日益复杂,专业技术不断进步,观众需求越发多样化的今天,传统的电视晚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21世纪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使得现在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观众的娱乐选择不再像30年前那样单一,电视晚会正面临着其他电视娱乐形式的巨大冲击。21世纪也是一个商业化的时代,市场经济在不断深化中快速前行,机制和体制的改革对于电视晚会无论在制作还是在运营上都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和挑战。所以竞争是目前电视晚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而如何获得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所有电视晚会从业人员所共同关心的焦点。本文认为:品牌是最具有生命力的竞争要素,电视晚会品牌的锻造和维护、发展,必将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而如何经营我国电视晚会品牌,就是这个重要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论文以“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为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媒介营销管理的视角审视电视晚会的品牌建设问题,尤其注重品牌建立之后的维护和发展提升环节。本文以传播学理论(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以及社会传播等)、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原理为支撑,对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分析。 论文首先结合中国电视晚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将电视晚会分为主题联欢、综艺歌会、娱乐选秀、颁奖典礼四种样态。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选取典型案例《春节晚会》、《同一首歌》、《超级女声》和《星尚大典》,采用个案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论述,对这四档代表性节目在品牌建立、品牌维护、品牌发展道路上的历程、动因、困境、策略进行系统分析。同时,注意勾勒推动其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思潮,揭示四类不同功能的电视晚会不同的品牌特质和锻造策略。然后分析了我国电视晚会品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节目媚俗化;节目样式雷同;忽视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以及“未老先衰”等)及其原因,最后结合我国电视晚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若干构建我国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电视大型晚会 品牌打造 竞争 娱乐大众化 经营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2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绪论8-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8-11
- 一、选题背景8-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11-13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11-12
-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12-13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13-14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4-16
- 一、主要研究方法14
- 二、本文的创新点及局限14-16
- 第二章 电视晚会品牌概述:理论界定与品牌建立16-24
- 第一节 广播电视品牌的概念及功能16-18
- 一、广播电视品牌的概念16-17
- 二、广播电视品牌的功能17-18
- 第二节 电视晚会的基本概念与品牌构建18-24
- 一、电视晚会的概念及分类18-20
- 二、电视晚会的特点与核心价值20
- 三、电视晚会品牌的建立20-22
- 四、电视晚会品牌的维护与发展22-24
- 第三章 中国电视晚会品牌发展历程及实践探索24-51
- 第一节 主题联欢:央视《春晚》在争议中追求品牌价值最大化24-27
- 一、品牌发展历程回顾24-25
- 二、品牌锻造策略分析25-27
- 第二节 综艺歌会:《同一首歌》由盛及衰的品牌之路27-30
- 一、品牌的创立与开拓28-29
- 二、品牌的维护与巩固29
- 三、品牌的扩张与延伸29-30
- 第三节 娱乐选秀:《超级女声》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延续30-34
- 一、品牌精神引导受众31-32
- 二、内容设计迎合受众32-33
- 三、商业模式覆盖受众33-34
- 第四节 颁奖典礼:《风尚大典》与星尚传媒的整体品牌战略34-39
- 一、品牌定位的典型性36-38
- 二、品牌"金字塔"的联动效应38-39
- 第五节 SMG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的实践探索39-51
- 一、SMG"1+N+N"品牌组合体系40-41
- 二、《华人群星大联欢》:地方"春晚"的品牌创新之道41-45
- 三、《舞林大会》品牌经营模式探析45-47
- 四、"黄河大合唱"、"外滩盛典":个性化晚会品牌创新实践47-48
- 五、《加油好男儿》、《东方风云榜》品牌锻造的得失教训48-51
- 第四章 中国电视晚会品牌误区及原因分析51-61
- 第一节 中国电视晚会品牌的主要误区51-56
- 一、晚会场面奢靡豪华,铺张浪费现象严重51-53
- 二、"模仿趋同"现象普遍,缺乏节目创新机制53-54
- 三、媚俗化和庸俗化泛滥,忽视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54-55
- 四、技术手段"过剩",人文精神传承乏力55-56
- 第二节 中国电视晚会品牌误区的原因56-61
- 一、品牌定位模糊不清,缺乏市场化品牌运作56-57
- 二、品牌核心价值缺失,晚会管理链条缺失57-58
- 三、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晚会品牌遭遇挑战58-59
- 四、观众需求和观念的改变影响着品牌认可度59-61
- 第五章 中国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61-1
- 第一节 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的前提——管理模式变革61-64
- 一、从行政管理模式转变为项目管理模式61-62
- 二、好莱坞电影项目管理模式的借鉴意义62-63
- 三、电视晚会要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人和品牌经理63-64
- 第二节 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的路径——资本运营64-68
- 一、建议适度放松市场准入政策64-65
- 二、资本与电视"联姻"的主要原则65-66
- 三、统筹管理,将资本运营引入电视晚会66-68
- 第三节 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的考核——节目评估体系68-70
- 一、受众指标68-69
- 二、市场指标69
- 三、业界评估69-70
- 第四节 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的平台——新媒体技术70-74
- 一、利益博弈——三网融合态势分析70-71
- 二、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晚会品牌创新的策略71-73
- 三、网络春晚凸显多媒体融合效应73-74
- 第五节 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的法律保证——版权管理74-1
- 一、电视晚会版权管理的特点74-75
- 二、电视晚会中使用作品中权利处理75-76
- 三、版权信息的记录与管理76-1
- 结语 中国电视晚会品牌发展趋势1-80
- 参考文献80-8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兰;;浅析节日电视综艺晚会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3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洋;电视节目编排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电视晚会品牌创新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1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8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