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21:03
本文关键词: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在促进白茶产业发展上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安吉白茶品牌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浙江、福建主要名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与管理现状,综合运用对比与比较分析、SWOT分析、品牌管理绩效评价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福建两省名茶品牌管理的现状,选择有代表性的绿茶品牌西湖龙井、乌龙茶品牌武夷山大红袍、青茶品牌安溪铁观音为对象,对比分析三者在名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上的异同,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对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绩效给出具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代表性名茶品牌管理主要模式存在省与省的差异和名茶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差异;(2)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优势在于白茶文化活动和新兴产业联盟的推动,但品牌管理也存在着管理缺乏利益均衡机制,品牌营销相对滞后、管理比较薄弱,管理力度明显不足的劣势;(3)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面临的机会来自于有效的品牌管理和院企合作、政策扶持,但也面临着来自于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和来自外部名茶品牌的冲击;(4)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绩效得分为3.75,大部分指标运作成效较好,但也有少部分指标分值都呈现下降趋势,应该适时调整品牌运营策略。因此,为有效促进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本研究认为,应该(1)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应规范“母子商标”管理模式;(2)加强品牌营销实施大品牌战略以更好地促进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保护;(3)通过打造强势企业品牌壮大白茶品牌规模;(4)转变品牌管理模式创新白茶品牌管理以不断提升其品牌竞争力。
【关键词】:白茶 地理标志 品牌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6.12;F3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3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10-12
- 1.2.1 研究内容10
-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12
- 1.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2-13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0
- 2.1 农产品地理标志相关研究13-15
- 2.1.1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提出13-14
- 2.1.2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特征14
- 2.1.3 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功能14-15
- 2.2 农产品品牌管理模式相关研究15-16
- 2.2.1 “公司+农户”模式15-16
- 2.2.2 “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16
- 2.3 安吉白茶品牌建设与保护现状16-18
- 2.3.1 安吉白茶产业发展情况16-18
- 2.3.2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情况18
- 2.4 综合评述18-20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20-23
- 3.1 地理标志保护理论20-21
- 3.1.1 地理标志保护理论的提出20
- 3.1.2 地理标志保护理论的核心观点20-21
- 3.2 区域品牌化理论21-23
- 3.2.1 区域品牌化理论产生的背景21
- 3.2.2 区域品牌化理论的内涵21-22
- 3.2.3 名茶区域品牌化22-23
- 4 浙江与福建名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现状与模式对比23-29
- 4.1 浙江与福建名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现状23-25
- 4.1.1 浙江名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23-24
- 4.1.2 福建名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24-25
- 4.2 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品牌管理25-26
- 4.2.1 西湖龙井的生产加工管理25
- 4.2.2 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品牌创建25-26
- 4.2.3 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品牌管理模式26
- 4.3 武夷山大红袍地理标志品牌管理26-27
- 4.3.1 武夷山大红袍品牌管理目标26-27
- 4.3.2 武夷山大红袍品牌管理组织建设27
- 4.4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管理27-29
- 4.4.1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建设27-28
- 4.4.2 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品牌管理制度28-29
- 5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SWOT分析29-33
- 5.1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优势29-30
- 5.2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劣势30-31
- 5.3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机遇31-32
- 5.4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挑战32-33
- 6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绩效评价33-39
- 6.1 品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3-36
- 6.2 品牌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6-37
- 6.3 安吉白茶品牌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分析37-39
- 7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39-42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39-40
- 7.1.1 代表性名茶品牌管理主要模式存在差异39
- 7.1.2 安吉白茶品牌管理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39
- 7.1.3 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的绩效评价39-40
- 7.2 安吉白茶品牌管理保护与提升策略40-42
- 7.2.1 建立规范化的“母子商标”管理模式40
- 7.2.2 加强安吉白茶品牌营销,实施大品牌战略40-41
- 7.2.3 打造强势企业品牌,壮大白茶品牌规模41
- 7.2.4 转变品牌管理模式,创新白茶品牌管理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7
- 个人简介47-48
- 致谢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玲;孙凯;;“企业+农户”型产业组织效率改进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陈捷敏;曹炳汝;颜东绪;;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以“陕西苹果”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1期
3 赖建红;;试论安吉白茶品牌建设与管理[J];中国茶叶;2008年06期
4 张学雷;孟宪玲;;关于加强河北省地理标志保护的思考[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5 周健生;;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马晓莉;地理标志立法模式之比较分析——兼论我国地理标志的立法模式[J];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01期
7 王笑冰;;地理标志保护模式选择的几个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2期
8 蔡靖杰;;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玉敏;;地理标志的性质和保护模式选择[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10 易健雄;;地理标志与“地理标志权”考辨[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46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