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探讨
本文关键词:焦炉煤气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探讨
【摘要】:分析了目前国内焦炉煤气利用现状,指出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是焦炉煤气高效利用的新途径。探讨了焦炉煤气制天然气产业的宏观市场环境,提出该产业的发展不但可以解决焦化企业焦炉煤气过剩的问题,而且有利于缓解国内天然气短缺的矛盾,对加快传统焦化产业升级和煤基产业链延伸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焦炉煤气制天然气产业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着重分析了山西省发展焦炉煤气制天然气产业的意义。
【作者单位】: 太原煤炭气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焦炉煤气 天然气 高效利用 焦化 产业升级
【分类号】:F426.22
【正文快照】: 我国的城市燃气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天然气正逐渐成为城市燃气的主角,特别是我国东海天然气开采、“西气东输”等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改变了天然气在城市燃气配送中所占的比重,带动了我国城市燃气行业的整体发展。然而,我国天然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晏双华;双建永;胡四斌;;煤制合成天然气工艺中甲烷化合成技术[J];化肥设计;2010年02期
2 王大军;张新波;李煊;李泽军;成雪清;王晓东;古共伟;;焦炉气制甲醇与天然气的比较[J];化工进展;2009年S1期
3 张新波;杨宽辉;刘玉成;李泽军;古共伟;;焦炉气高效利用技术开发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S1期
4 张新波;杨宽辉;何洋;郭雄;李泽军;;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技术开发[J];化工进展;2012年S1期
5 张继龙;李晴;帖呈;李刚;任龙;邓涛;;焦炉煤气利用的分析与建议[J];煤化工;2013年03期
6 李好管;;中国能源“十一五”成就、“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现状(下)[J];煤化工;2013年05期
7 杜雄伟;;国内焦炉气制天然气专利技术发展现状[J];现代化工;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化章;;催化在能源转化中的作用[J];工业催化;2011年06期
2 郭东升;;中国煤制天然气发展现状研究[J];广州化工;2013年02期
3 田振生;贾晓龙;柳柏杨;李武胜;刘常清;杨晓峰;杨小平;;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在压缩天然气储运领域中的研制与应用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3年Z1期
4 田振生;贾晓龙;柳柏杨;李武胜;刘常清;杨晓峰;杨小平;;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在压缩天然气储运领域中的研制与应用进展[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3年05期
5 张瑞芳;;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化利用新途径研究[J];广东化工;2013年24期
6 孙宝江;王文和;;煤制甲醇合成工艺设备的选型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7 李宇达;杨俊岭;;煤制天然气甲烷化炉设计[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年02期
8 张明;;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及展望[J];化工机械;2012年03期
9 赵亮;陈允捷;;国外甲烷化技术发展现状[J];化工进展;2012年S1期
10 贺龙;王永刚;公维博;杨芳芳;许德平;张海永;;煤制天然气浆态床甲烷化催化剂的研究[J];化工进展;2012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庆堂;高压天然气管网动态模拟与壅塞流动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倪根生;致密气藏的储层特征与流体识别[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甲山;基于我国油气资源战略的税费问题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4 李胜;CO_2捕集能耗最小化机理及煤制天然气动力多联产系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5 廖亮;中国天然气供需分析与需求预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文午琪;低热值气体燃料燃烧技术及其工业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荣兵;合成气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2 兰书彬;中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德光;提高松原采气厂天然气采收率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王佳;YG液化天然气项目储运系统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林兴伟;大气式燃烧器适应性实验及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田禾;钴钼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制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嗣海;进口液化天然气定价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黄飞扬;焙烧温度和负载量对Rh/Al_2O_3催化剂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及其本质[D];厦门大学;2008年
9 李道钢;液化天然气低温储罐用9Ni钢焊接工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10 马秀芳;Rh和RhMn表面气体吸附与解离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猗生,解红娟,崔海涛,韩怡卓,钟炳;脱水催化剂的改性对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5年03期
2 杨建红;公禾;;2005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J];国际石油经济;2006年06期
3 汪家铭;;化肥行业天然气供需现状与前景展望[J];化肥设计;2009年06期
4 王大军;张新波;李煊;李泽军;成雪清;王晓东;古共伟;;焦炉气制甲醇与天然气的比较[J];化工进展;2009年S1期
5 李克兵;陈健;;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综合利用新技术[J];化工进展;2010年S1期
6 马建安;姚润生;王志伟;;焦炉煤气变压吸附提氢制二甲醚联产LNG工艺探讨[J];化工进展;2010年S1期
7 姚维学;付再华;刘同飞;崔广华;;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J];河北化工;2009年12期
8 李启辉;吴国光;王共远;孙志强;李建亮;康虹;;焦炉煤气的利用与发展前景[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1期
9 白越川;;利用焦炉气发展合成氨工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1期
10 张平生;黄彬X;朱家贤;;常压水煤气部分甲烷化技术[J];煤化工;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旺;罗东晓;;高效利用炼厂尾气及焦炉煤气的技术研究[J];煤气与热力;2010年12期
2 王信茂;;关于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工业的思考[J];电力技术经济;2003年04期
3 董治堂;陈军伟;;“气化河南”工程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3期
4 张铁生;天然气下游利用问题的探讨[J];石油规划设计;1996年06期
5 孙永祥;;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天然气合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建议[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07期
6 ;2008年天然气消费量居世界前60位的国家或地区[J];当代石油石化;2009年08期
7 周子卜;成旭;万大中;;天然气供应安全浅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04期
8 王径;;天然气需求预测方法介绍[J];四川石油经济;1999年04期
9 ;天然气占世界能源消费近四分之一[J];上海节能;2001年03期
10 贾金重;;西南及周边地区天然气市场走势及对策探索[J];四川石油经济;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永坤;;江苏省未来天然气消费量预测[A];江苏省天然气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2年
2 沈余生;;中国燃气工业发展浅析[A];中国城市燃气分会气源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俊元;;煤炭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A];2003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汇编[C];2004年
4 赖元楷;;中国天然气的发展与高效利用浅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液化天然气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志斌;;发展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何远信;赵尔信;贾美玲;蔡家品;陶士先;;难钻进地层用新型钻头、钻具及泥浆的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7 李庆谋;段旭;杜爱民;刘效贤;;煤层气地球物理测井评价研究[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8 张孝松;;培育天然气管道产业经济带[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赖元楷;罗东晓;;统一天然气热值标准是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需要[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输配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丁锋;;全球油气资源形势与发展趋势[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伍志祥 通讯员 于大元;国内首条焦炉煤气长输管道工程开工[N];石油管道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宁彬 奚震 蔡廷永;大跨越:千里气龙贯西东[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金忠仁;LNG将成世界天然气消费主流[N];中国化工报;2007年
4 李民峰;“21世纪是天然气的世纪”[N];黑龙江日报;2007年
5 本版组稿 宋世涛;绿色能源大动脉——川气东送[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记者 李妍楠;中国,准备好了吗?[N];中国石油报;2011年
7 ;天然气欧佩克:一石激起千层浪[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岑保;“气荒”之忧与“解气”之道[N];团结报;2010年
9 李新民;“天然气欧佩克”流产之谜[N];经济参考报;2007年
10 记者 王晓晖;理顺价格“福气”更“顺气”[N];中国石油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锋;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范秋芳;中国石油安全预警及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李秀慧;全球天然气供需格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王冰;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战略储备体系构建与LNG中继站建设[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恺;四川省天然气消费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2 凌爱军;天然气消费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3 王巧荣;多联产系统中利用不同原料制备合成气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4 康云峰;基于投影寻踪的天然气消费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5 赵见峰;甲醇合成气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模拟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刘明亮;基于SCADA系统的天然气管道瞬态仿真及负荷预测[D];天津大学;2008年
7 李平;华北地区天然气市场研究与LEAP模型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8 郭世慧;一种气体非线性渗流理论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朱春明;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探析与启示[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8年
10 刘敬文;天然气行业研究及投资策略[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38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03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