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7 16:09

  本文关键词: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汽车企业 运营状况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摘要】:“绿色驱动,合作共赢”是“2014中国汽车论坛”的主题,该论坛在北京举行,持续了两天,重点是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在新的经济结构调整下发展的方向、威胁和相应的政策。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作为大家所公认的中国汽车行业的“达沃斯”论坛,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界最有影响力的讨论平台,慕名而来的不仅包括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还包括国内和国外的该领域的领导者。现在,我国汽车企业正处于一个既有发展的优势又有不少困难的时期,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何尝又不是一个机遇呢。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汽车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在这期间,我国汽车企业的发展也经过了初期、成长、成熟三个时期,当下,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趋势良好、速度迅猛,与汽车相关的行业尤其是4S店不断涌现,虽然受到原料价格和油价攀升的影响,但各大车企扩张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降低。这样看来,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日益成为业界争论的中心,也不足为怪。我国汽车企业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也改善了我国汽车企业的运营状况,但与国外汽车品牌相比,依然不容乐观,尤其是民族汽车品牌。本文以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5家汽车上市整车企业为样本,选取反映企业运营状况的13个财务数据作为指标:首先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结构以及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介绍了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以及从反映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的五个方面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然后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我国汽车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回归分析找出影响我国汽车企业运营状况的主要因素且做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对我国汽车企业运营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是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做了综合评估与研究,结合回归分析做影响因素分析并对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有一定的普遍应用意义;并且本文选取了汽车行业的15家上市整车企业的2014年的最新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汽车企业 运营状况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11-13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11-12
  • 1.2.2 研究的方法12-13
  • 1.3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13-14
  • 2 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4-19
  • 2.1 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4-15
  • 2.2 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15-19
  • 2.2.1 反映企业集中性的指标15-16
  • 2.2.2 反映企业安全性的指标16-17
  • 2.2.3 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17
  • 2.2.4 反映企业效率性的指标17-18
  • 2.2.5 反映企业收益性的指标18-19
  • 3 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的选择19-22
  • 3.1 因子分析基本原理19-20
  • 3.2 聚类分析基本原理20
  • 3.3 回归分析基本原理20-22
  • 4 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的实证分析22-43
  • 4.1 数据的来源及说明22
  • 4.2 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22-28
  • 4.2.1 KMO与Bartlett球体检验22-23
  • 4.2.2 因子分析共同度23
  • 4.2.3 因子分析的总方差解释23-24
  • 4.2.4 旋转前的因子载荷矩阵24-25
  • 4.2.5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25-26
  • 4.2.6 因子得分系数26-28
  • 4.2.7 主成分得分及排序28
  • 4.3 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综合评价的聚类分析28-35
  • 4.3.1 集中性的聚类分析29-31
  • 4.3.2 安全性的聚类分析31-32
  • 4.3.3 成长性的聚类分析32-33
  • 4.3.4 效率性的聚类分析33-34
  • 4.3.5 收益性的聚类分析34-35
  • 4.4 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35-43
  • 4.4.1 指标设计36-37
  • 4.4.2 分析过程37-39
  • 4.4.3 主要结论39-43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43-46
  • 5.1 本文结论43
  • 5.2 改善我国汽车上市企业运营状况的对策建议43-46
  • 5.2.1 加强企业集中度43-44
  • 5.2.2 实施品牌战略44
  • 5.2.3 实施国际化战略44
  • 5.2.4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4-45
  • 5.2.5 加强企业管理45-46
  • 参考文献46-48
  • 附录48-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康灿华,马俊;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汽车;2001年03期

2 翟章宇;赵海全;;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及趋向选择[J];才智;2011年17期



本文编号:1049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049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