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下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下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汽车再制造产业 产业组织模式 二手翻新 异质需求 再制造补贴 社会福利 Stackelberg博弈模型
【摘要】:产业组织模式指的是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的构成方式,汽车再制造产业组织模式指的是旧件回收、再制造品生产和销售的组织方式。当前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组织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汽车整车厂家或汽车零部件厂家组织生产和销售的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主导模式,该模式下OEM主要通过自身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回收旧件和销售再制造品,新品/再制造品生产是联合开展、集中决策的;另一种是独立再制造企业组织生产和销售的独立再制造商模式,该模式下新品/再制造品生产是独立进行、分散决策的。再制造和翻新是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利用的两种重要方式,对应的产品分别是再制造品和二手翻新品,两者在旧件回收和产品销售方面存在竞争。一般而言,当消费者维修汽车选购配件时,可以选择新品、再制造品或二手翻新品。在国内外实践中,对汽车再制造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补贴是一项重要的汽车再制造产业扶植政策。那么,在当前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两种产业组织模式并存,市场上新品、再制造品、二手翻新品三种产品并存的情况下,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会对社会福利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政府应如何根据不同产业组织模式特点以及市场、企业相关因素合理制定补贴政策,以增进社会福利?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问题。本文基于消费者效用模型,推导出了消费者支付意愿差异化条件下新品、再制造品、二手品的反需求函数。基于需求函数,分别在每一种产业组织模式下,首先建立了无政府补贴时的以OEM为决策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模型中OEM首先决定第一阶段新品产量,在此基础上第二阶段各个市场主体决定各自的产品产量;然后,建立了有政府补贴时的以政府为决策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模型中政府首先决定再制造补贴,接着OEM决定第一阶段新品产量,在此基础上第二阶段各个市场主体决定各自的产品产量;接着,通过模型求解给出了无政府补贴、有政府补贴情况下的市场均衡产量、最优补贴、社会福利;最后,综合运用边际分析法和数值模拟,通过考察最优补贴、对比有无补贴情况下的再制造品产量、社会福利,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补贴政策能否促进社会福利增长,即是否有效?政府怎么根据市场、企业相关因素合理制定最优补贴金额?市场、企业相关因素影响下最优补贴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社会福利,即最优补贴政策效果如何?最后,基于以上模型均衡结果,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市场绩效,研究了随着市场、企业相关因素的变化,补贴政策影响下哪种产业组织模式具有较高的市场绩效,此时该如何合理制定再制造补贴政策。本文发现:再制造补贴政策增进社会福利、纠正市场失灵的作用,在不同产业组织模式下是不同的。最优补贴金额、最优补贴政策效果、产业组织模式市场绩效均受到市场、企业相关因素的影响。随着旧件可回收再利用率和再制造旧件回收份额的提高,OEM主导模式下最优补贴及其政策效果均会降低,独立再制造商模式市场绩效逐渐超过OEM主导模式,甚至可能超过最优补贴下的OEM主导模式。本文的研究有以下政策指导意义:1,有利于判断什么情况下政府应实行或退出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2,有利于指导政府根据市场、企业相关因素合理制定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避免政策失误损害社会福利;3,有利于判断何种情况下应鼓励何种汽车再制造产业组织模式发展,以及相应地该如何合理制定再制造补贴政策。
【关键词】:汽车再制造产业 产业组织模式 二手翻新 异质需求 再制造补贴 社会福利 Stackelberg博弈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471;F812.4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6
- 第1章 绪论16-4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6-22
- 1.1.1 选题背景16-20
- 1.1.2 选题意义20-22
- 1.2 相关理论概述22-24
- 1.2.1 产业组织理论22-23
- 1.2.2 产业政策理论23-24
- 1.3 文献综述24-31
- 1.3.1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24-25
- 1.3.2 再制造产业组织25-26
- 1.3.3 再制造市场失灵26
- 1.3.4 再制造补贴政策26-28
- 1.3.5 OEM与独立再制造商竞争关系28-29
- 1.3.6 二手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再制造29-30
- 1.3.7 再制造品消费者支付意愿30
- 1.3.8 文献评述30-31
- 1.4 文章研究思路、方法、内容31-39
- 1.4.1 研究思路31-35
- 1.4.2 研究方法35-36
- 1.4.3 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36-39
- 1.5 可能的创新点39-40
- 第2章 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背景40-54
- 2.1 废旧汽车零部件回收再利用方式40-42
- 2.2 汽车再制造产业特点42-46
- 2.2.1 汽车制造/再制造产业链关系43-44
- 2.2.2 汽车再制造产业进入壁垒44
- 2.2.3 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44-46
- 2.3 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主要的产业组织模式46-49
- 2.3.1 OEM主导模式46-47
- 2.3.2 独立再制造商模式47-49
- 2.4 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49-50
- 2.5 我国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介绍50-51
- 2.6 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新品竞争情况51-52
- 2.7 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二手品竞争情况52-54
- 第3章 OEM主导模式下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研究54-90
- 3.1 主要假设和符号说明54-59
- 3.2 支付意愿差异下消费者需求函数分析59-61
- 3.3 社会福利计算说明61-62
- 3.3.1 消费者剩余计算61-62
- 3.3.2 社会福利计算62
- 3.4 无政府补贴时的市场均衡产量62-68
- 3.4.1 市场主体博弈决策顺序62-63
- 3.4.2 Stackelberg博弈模型63-65
- 3.4.3 模型求解及均衡结果65-68
- 3.5 有政府补贴时的市场均衡产量及最优补贴68-73
- 3.5.1 政企博弈决策顺序68
- 3.5.2 政企Stacklberg博弈模型68-70
- 3.5.3 模型求解及均衡结果70-73
- 3.6 均衡结果分析及数值模拟73-88
- 3.6.1 OEM再制造资源约束为紧时的补贴政策分析73-86
- 3.6.2 OEM再制造资源约束为松时的补贴政策分析86-88
- 3.7 本章小结88-90
- 第4章 独立再制造商模式下汽车再制造补贴政策研究90-106
- 4.1 主要假设和相关说明90-91
- 4.2 无政府补贴时的市场均衡产量91-96
- 4.2.1 市场主体博弈决策顺序91-92
- 4.2.2 Stackelberg博弈模型92-93
- 4.2.3 模型求解及均衡结果93-96
- 4.3 有政府补贴时的市场均衡产量及最优补贴96-102
- 4.3.1 政企博弈决策顺序96-97
- 4.3.2 政企Stacklberg博弈模型97-98
- 4.3.3 模型求解及均衡结果98-102
- 4.4 补贴政策有效性分析102-105
- 4.5 本章小结105-106
- 第5章 补贴政策影响下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市场绩效对比分析106-115
- 5.1 市场环境因素影响下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市场绩效对比分析107-111
- 5.2 生产成本因素影响下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市场绩效对比分析111-113
- 5.3 本章小结113-115
- 第6章 政策建议115-118
- 结论与展望118-121
- 参考文献121-127
- 致谢127-128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128-129
- 附录B 证明过程129-1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憩棠;;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市场前景[J];汽车与配件;2010年22期
2 郭琳;;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难破市场化难题[J];中国投资;2010年08期
3 张亚晨;;补贴政策刺激下的质与量[J];家电科技;2013年08期
4 ;新能源汽车延续补贴政策[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19期
5 樊华;论欧盟航运补贴政策[J];水运管理;1999年01期
6 魏君英;何蒲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29期
7 ;国际造船补贴政策走势[J];水路运输文摘;2003年05期
8 王晓燕;曹利平;;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补贴政策[J];水资源保护;2008年01期
9 本刊编辑部;;日本通过太阳能补贴政策[J];建材发展导向;2012年03期
10 赵研然;仝德;李贵才;;国内外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政策比较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文杰;冯中朝;;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效率、问题与完善对策[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振宇;娄永尚;;棉花补贴政策的调查和思考[A];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房民;;进一步完善我省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思考[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4 ;国外光伏产业补贴政策[A];《电站信息》2009年第4期[C];2009年
5 张宗毅;曹光乔;易中懿;王忠群;;农用柴油补贴政策研究[A];第六届中国农机论坛暨第四届亚洲农机峰会、全国农机流通杰出贡献单位表彰大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文集[C];2006年
6 黄文俊;;国际对华反补贴政策现状与我国的应对思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7 辛岭;;荣昌县生猪补贴政策实施的绩效评价[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玉;辽宁实施省内高校临时伙食补贴政策[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许静 梁现瑞;我省出台2014年种粮大户补贴政策[N];四川科技报;2013年
3 李海楠;汽车新补贴政策的“纠结”[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4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日将结束农业减产补贴政策[N];北京商报;2013年
5 通讯员 蒋娅娅;上海分布式光伏地方补贴政策出台[N];中国电力报;2014年
6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马芸菲;分布式融资破冰 新补贴政策或8月初出台[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桑雪骐;八成消费者盼节能补贴政策再出台[N];中国消费者报;2014年
8 本报数据研究部 宦璐;国家酝酿出台动力锂电池补贴政策[N];上海证券报;2014年
9 李宝民 王莉;国际造船补贴政策走势[N];中国水运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上官卫国;中国补贴政策履行了入世承诺[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羊文辉;投入品补贴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2 孙文华;小农分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差异与政策涵义[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杨茂;农业新政与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秀敏;惠州市就业专项资金补贴政策的执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凡秀娟;中国与东盟反补贴政策的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李馥钰;史密斯模型视角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周成;补贴政策对生猪产业平稳供给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徐鸿宾;生猪养殖补贴政策制定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严丽娟;四川省生猪补贴政策实施现状及养殖户满意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7 陈瑞;美国对华反倾销、反补贴政策研究及中国的应对之策[D];安徽大学;2015年
8 任贵永;补贴政策对光伏发电行业经营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5年
9 崔闻天;河南省农业三项补贴政策优化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10 高忠敏;我国粮食生产性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10499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04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