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
本文关键词:我国产业园区低碳发展思路初探
【摘要】:产业园区不仅是国家和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样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201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启动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产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正在逐步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将在剖析园区碳排放源的基础上,基于KAYA恒等式分解,分析影响园区低碳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总结提出园区低碳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园区创建低碳产业园区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分类号】:F205;F424
【正文快照】: 有101个,占59.1%;涉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的园区有104个,占60.8%。总的来说,产业园区在支撑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费,以及由此引起的严重环境污染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承载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共同载体,在我国积极推进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园区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建设节能环保型企业 走低碳发展之路[J];冶金管理;2010年01期
2 刘助仁;;低碳发展是全球一种新趋势[J];科学发展;2010年01期
3 李志青;;世界的“低碳发展”之路[J];上海人大月刊;2010年04期
4 谈乐炎;;三专家细析广东低碳发展[J];小康;2010年05期
5 ;“未来与低碳发展”2010北京国际科普节启动[J];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11期
6 王传波;;走好低碳发展之路[J];施工企业管理;2010年06期
7 茆娟;;我国政府治理视角下的低碳发展[J];理论学习;2010年07期
8 傅志寰;牛田瑛;;关于低碳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6期
9 罗强;蒋尉;;贫困灾区也可先行低碳发展——广元灾区低碳重建实践[J];环境保护;2010年11期
10 万光政;;低碳发展,我们的必然选择[J];杭州(下旬刊);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方时姣;丁钊;;生态和谐视角下的绿色低碳发展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鲁丰先;王喜;秦耀辰;闫卫阳;;低碳发展研究的理论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工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彭涛;吴文良;;绿色GDP核算: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再研究与再讨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雷明;廖博;殷子涵;李沙浪;戴亦舒;;低碳发展下增长核算与经济增长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6 武义青;张云;;把低碳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吴楠;陈健;;我国低碳发展的承载——生物产业及其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张贵祥;;首都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竞争[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岳勇;邓皓;罗凯;谢加才;;我国石油行业低碳发展途径刍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0 卢岳华;;不断提高领导低碳发展能力的思考[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蔚 记者 任小昌;全力支持广元低碳重建和低碳发展[N];广元日报;2010年
2 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王建国;低碳发展路线图[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桂兰;以长远眼光推进建设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城市步伐[N];广元日报;2010年
4 曾雅;中新知识城低碳发展规划出炉[N];广东科技报;2013年
5 记者 唐彪;广元将建设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N];广元日报;2013年
6 记者 马之恒;低碳发展的平衡之道[N];北京科技报;2013年
7 记者 张云 尚慧辉 沈佳;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暨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开幕[N];山西日报;2014年
8 首席记者 齐泽萍;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暨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落幕[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9 王运庆 王峰;绿色 循环 低碳发展之路[N];新乡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戴丽昕;上海探索低碳发展模式[N];上海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汝醒君;中国和欧盟低碳发展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江洪;基于森林碳汇信息的福建省低碳发展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4 冯占民;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淑英;中国煤炭工业低碳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若;促进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展;云南省低碳发展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先超;城市低碳发展与提升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欧万彬;区域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文峰;广元市低碳发展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谢涵;《低碳发展:关键问题》(第8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李凌云;电网企业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与效益评估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8 赵明月;辽宁省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谭淳;跃进公司低碳发展途径与经济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新;《低碳发展:关键问题》(第十五章和第十八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253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2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