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TFP分析
本文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TFP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节能减排 环境规制 波特假说 仙农熵 全要素生产率
【摘要】:本文运用基于仙农熵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分别构造了节能减排技术的Malmquist指数及包含、未包含能源、环境因素的Malmquist指数,并且采用省际工业数据,分别对节能减排技术和包含、未包含能源、环境的工业TFP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现有的以行政命令为主的规制措施对于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好于技术进步,这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实证结果也初步验证了"波特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相关的规制措施应该随着地区工业的差异以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向市场参与型和公众参与型转变。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商学院;吉林大学商学院暨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的环境规制选择研究”(71373101)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全要素生产率下的环境敏感性和中国环境规制实施效果评估研究”(12CJL057)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行政权力与经济权力博弈分析”(13JJD7900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24;X32
【正文快照】: 一、引言目前,主要工业化国家大都经历了先高消耗、高污染,后高环保投入的发展路径。英国石油(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1)显示,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一能源消费者,并且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3)统计,中国在全球能源消费增长中占1/3以上的比重。与此相反,我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意翔;成金华;;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能源约束分析:基于情景预测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2 邵军;管驰明;;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学家;2009年01期
3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4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5 张颖;;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脱钩分布研究[J];开发研究;2013年01期
6 杨俊;邵汉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增长状况研究——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7 唐玲;杨正林;;能源效率与工业经济转型——基于中国1998~2007年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0期
8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收敛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9 刘星;聂春光;;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排放的变化[J];统计与决策;2007年04期
10 辜子寅;;环境视角下中国工业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晓岚;唐岭;孔令刚;;安徽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问题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汪艳;马如韬;;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化进程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2年10期
3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高歌;王元道;;全要素环境技术效率跨国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5 吴磊;吴超;李小帆;;环境管制、区域差异与中国FDI工业企业技术效率[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6 徐炳胜;;承德市服务业发展的分析与判断[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2期
7 涂正革;肖耿;;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 on China's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growth: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an directional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model[J];China Economist;2010年02期
8 丘兆逸;;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效率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9 周建;张德远;顾柳柳;;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10 徐盈之;管建伟;;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俊富;;北京市建设低碳经济研究[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袁涛;张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A];2008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4 叶帆;吴舜泽;逯元堂;李键;;基于水污染物排放的工业行业资源环境特征分析[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尹继东;黄小勇;;中部地区工业化水平与发展方式转变[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朔;李世平;;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耕地利用效率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黄群慧;;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8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张卫东;刘兴远;郁明华;李宝会;宣严;;向创新驱动阶段跃迁:挑战与抉择——加快推进江苏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探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10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谢太平;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谢廷宇;全球生产网络下当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刘梅英;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体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文超;高技术产业生态转型的动力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远;我国能源与化工产业的环境影响及其规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陈龙;我国商业银行碳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石胜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高峗s
本文编号:1235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35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