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关系对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25 00:24

  本文关键词:关系对中国制造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出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关系 动态能力 国际化程度 制造业


【摘要】: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国人十分重视各种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个体层面,也存在组织层面,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商业环境。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通过对112份有效样本的研究表明,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桥接能力和适应能力,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这个作用过程中,资源桥接能力与适应能力在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对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市场不确定性减弱了政治关系对资源衔接能力的影响,但是加强了商业关系对适应能力的影响。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70902059,71372055)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3C25G2010012)
【分类号】:F425
【正文快照】: 中国制造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已历经多年,进入国际市场是中国制造企业未来全球战略布局必然的一环,人民币不断升值、国外经济衰退等因素,也客观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自身品牌提供了契机,也为企业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以及战略资源创造了机遇。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又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丹;陈立军;;动态能力视角下IT能力对纺织企业供应链整合的影响研究[J];江苏商论;2010年11期

2 田兰章,王俊杰;中国IT制造业大型企业国际竞争力:从比较优势到动态能力[J];兰州学刊;2005年01期

3 吴晓波;刘雪锋;许冠南;;技术范式转换期的企业动态能力匹配研究——以三星公司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史艳;;基于动态能力的中国工业动员基础建设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5 张夷君;焦豪;陆愚;;创新经营思维:ZARA服装巨人的成功之道[J];市场营销导刊;2008年05期

6 刘尔琦,齐中英,刘秀生;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基于航天企业的研究[J];管理科学;2005年05期

7 邱钊;黄俊;李传昭;陈明锐;吕心田;;动态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基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质性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10期

8 李晓燕;毛基业;;动态能力构建——基于离岸软件外包供应商的多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11期

9 黄俊;李传昭;张旭梅;;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关联性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2期

10 况志军;;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J];生产力研究;200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巩见刚;张娜;;基于动态能力框架的IT能力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黄俊;白硕;杨柏;李学诗;;企业动态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互动关系研究——以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为例[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3 刘春芝;;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对策探讨[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邓凛;超前半步是国产手机的取胜之道[N];光明日报;2006年

2 通讯员 陆文标;蒙自矿冶公司铟锌冶炼厂不断强化干部管理[N];红河日报;2008年

3 ;刀片与虚拟化给大学降温[N];网络世界;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刚 焦翔 李锋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研究员 李泰;用制度培育企业诚信文化[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华;工程总承包企业动态能力形成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孙凌宇;资源型企业绿色转型成长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刘晓平;基于动态能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4 王铁骊;基于敏捷性的制造企业组织变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徐松屹;制造类企业资源与竞争战略匹配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傅俊元;中国建筑企业成长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尤振来;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曹素璋;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周丹;制造企业—知识型服务机构互动、资源重构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赵红梅;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鑫;动态能力对制造业企业成长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龚葶;珠三角制造业动态能力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袁丁;A民爆公司动态能力测评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张恺;基于动态能力的江苏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5 刘源;论动态能力与中国纺织出口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6 贾楠;市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张燕平;动态能力、品牌建设与企业绩效[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戴立群;基于动态能力的IC分销企业可持续竞争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9 乔良;基于知识传导的医药企业动态能力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何平;动态能力视角下的IT外包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305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3305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c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