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空间转移特征及其策略
本文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产业集聚 产业转移 转型升级 出处:《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值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国外非常规性商品需求减少,国内经济转型背景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三角地区历来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也是该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制造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显著特点是国际需求锐减,,内部则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及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如何优化次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实现区域资源有效配置及竞争力提升,是现实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本文的逻辑起点在于:基于产业转移特征的发展策略能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及产业结构合理,从而有效弥补区域外贸优势的降低。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为基础,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其一是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交互作用关系。笔者以总产值份额演变为基础,通过计量方法总体判断城市相互竞争与合作关系。其二是从静态分析视角,描述长三角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各细分产业的分布特征以及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以发现地区产业比较优势。其三是动态分析视角,通过研究2002、2006、2010年16个城市30个细分产业在两省一市间的转移变化,从实证的角度研究转移特征以探求有效的转移策略。指标选取及研究方法方面,针对第一个内容,为研究区域交互作用关系,笔者构建了一个空间计量模型,讨论区域相邻效应及整体效应;为研究产业集聚特征,笔者采用区位商作为研究指标,并根据样本数据利用非参估计方法确定集聚水平的区位商值临界点;为研究区域制造业整体集聚趋势,笔者构建了基于熵的多样性指标;为实证研究两省一市转移特征,笔者应用基于区位商的相对集聚指标。 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内部城市相对集聚性正在降低,呈现产值相对均衡的一体化特征。基于工业总产值份额变动分析结果显示,杭州、苏州、扬州、常州整体上表现出较强的经济增长竞争力,而南京、嘉兴、绍兴、镇江表现出较弱的经济竞争力,上海、宁波、台州、无锡、舟山、南通、泰州、湖州则表现出中等水平。杭州、扬州、常州、上海、宁波、台州、无锡表现出较强的集聚经济增长资源的能力,而绍兴、镇江表现也较显著,但其整体效应取值显著为负,对其吸引周边城市经济资源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而南京、湖州、嘉兴整体竞争力靠后,整体表现较弱。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与江苏省更为接近,均有重化工业、高科技制造业集聚的趋势;而浙江则表现出轻型工业集聚而重化工业减弱的相对变化特点,这与江苏省重化型工业相对集聚的特征互补。因此整体而言,区域产业转移明显,上海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管理效率、高劳动生产率、高创新效率方向发展,浙江、江苏在承接上海产业转出的过程中,劳动密集型及高污染倾向的产业方面浙江的承接现象明显,而江苏则更集中于重型及化工产业。 最后,笔者根据以上产业转移实证研究、区域比较优势研究,从资源输送、环境约束及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与一体化,教育合作与区域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强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水平的具体措施。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内部制造业集聚水平及转移特征做了细致、规范及较为深入的研究。比如运用非参估计方法确定集聚水平的临界值,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论证城市间的相邻效应等。为经济转型时期长三角制造业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发展对策。
[Abstract]:In the era of financial crisis , the study of reg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background of foreign non - conventional commodity demand reduction and domestic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 The long - triangle area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base of China ' s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in the region .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 the author constructs a space measur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fa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relative agglomeration of the inner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decreasing and the relative equilibrium of the output value is relatively balanc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angzhou , Suzhou , Yangzhou and Changzhou shows relatively strong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 Jiangsu i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e Shanghai industry , the industrial aspect of labor - intensive and high - pollution tendency is obvious , while Jiangsu is more concentrated in heavy and chemical industries . Finally ,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above industry transfer and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of the region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aspects of resource delivery ,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 educational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talent flow .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 this paper makes detailed , normative and deeper research on the level and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manufacturing agglomeration in the long triangle . For example , using the non - parametric estimation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ritical value of the cluster level , the adjacent effect between cities is demonstrated by using the spatial measurement model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玲丽;;共生或竞争:论社会资本约束下的产业转移——苏州和宿迁两市合作经验的归纳与借鉴[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9期
2 刘春玲;;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空间转移的条件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8年12期
3 孙艳;;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年08期
4 江永红;;安徽的发展方向——基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三角发展视角[J];中国发展;2010年06期
5 吴成颂;;产业转移承接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为例[J];学术界;2009年05期
6 张永庆;鲍宗客;;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空间转移实证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0年01期
7 张程;张贤;;基于制造业转移的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刘录敬;陈晓明;;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空间转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25期
9 杨玉寅;;关于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8期
10 贾莉娟;;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巢惟忐;米卫红;;气候变化背景下长三角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基于DSR模型的评价研究[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莹莹;;对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探讨[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3 王莹莹;;对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探讨[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锋;;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与科学统筹[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戴建华;秦虹;郑杰;;用TRMM/LIS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闪电活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傅尔基;;论加深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成因和体制机制创新[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7 葛建亚;;长三角集邮圈的构建及其对区域内旅游的促进[A];第十四届南京集邮文化节《集邮与旅游》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顾雪;荆万里;;区域转型背景下长三角后发地区产业园区的规划探讨——以国家级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系列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魏颖;马耀峰;张佑印;;我国长三角地区入境旅游流西向转移规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徐建春;徐静;;丰富徐霞客精神内涵 促进长三角协调发展[A];徐霞客研究(第21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丽敏 实习记者 熊晓辉;长三角借“园区共建”促产业转移[N];中国经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尹婷婷;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是下半年投促攻坚重点[N];成都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可 高洪艳 实习记者 宋菲;安徽被定位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N];中国贸易报;2008年
4 实习生 向敏 本报记者 毛学农 整理;以转变促转移[N];江淮时报;2009年
5 陶维洲;中部省份争食长三角产业转移“大蛋糕”[N];经理日报;2008年
6 陶维洲;长三角产业转移“大蛋糕”吸引中部省份[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陶维洲;中部争抢长三角产业转移“大蛋糕”[N];经理日报;2008年
8 邓丽;产业转移瞄准长三角[N];商务时报;2008年
9 陆列嘉;沪皖苏浙共谋“大长三角”[N];安徽日报;2007年
10 早报记者 徐益平;长三角扩容 现在是最佳时机[N];东方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暴琪;长三角经济现代化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仙德;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叶森;区域产业联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琴;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一般理论及其对长三角的应用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7 黄国华;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流转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关系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8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毛新雅;中国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张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亚平;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吴丹丹;区域合作视角下的长三角人力资源一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小文;产品细分视角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万英发;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推进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毅;证券市场的发展与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史季青;产业转移与财政政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孙菲菲;关于构建统一多层次的劳动市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品慧;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徐丽;长三角城市群16城市经济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65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46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