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的经济与文化抑制及解抑机制分析——以苏北杨木加工业为例
本文关键词: 产业集聚 欠发达地区 经济与文化环境 抑制 解抑 中国 江苏省 出处:《世界林业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欠发达地区所集聚的产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通过对苏北杨木加工业集聚低水平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揭示了导致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低水平锁定的经济——文化抑制循环。在这种抑制循环机制作用下,苏北杨木加工产业集聚始终呈现低水平均衡。在此基础上,文中提出应建立经济——文化解抑机制,通过经济与文化联动打破抑制产业集聚发展的作用循环,实现产业集聚快速发展。
[Abstract]:Th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the underdeveloped areas is in a low level equilibrium for a long tim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low level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poplar processing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is paper reveals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inhibition cycle which leads to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Under the action of this inhibition cycle mechanism, the poplar processing industry cluster in northern Jiangsu presents a low level equilibrium all the time. On the basis of this, poplar processing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presents a low level equilibrium. In this paper,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economic-cultural mechanism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break the cycle of re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realiz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rough the linkage of economy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林业局软科学研究项目我国林业实施绿色经济的多层次测度体系与管理机制研究(2013-R07)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林木加工业集群网络治理与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视角(2013SJD630031)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江苏省绿色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
【分类号】:F426.88;F279.2
【正文快照】: 产业的空间集聚并非总能带来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同样存在产业集聚现象,但却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虽 然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外部引进等方式试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但收效甚微。通过外部引进而形成的外生型产业集聚难以形成本地根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严士清;韦云波;朱其山;岳秋丽;;产业集群成因的演变对集群成长、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宿迁市杨树产业集群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2 吴向鹏;高波;;文化、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文献回顾与经验观察[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3 李艳艳;;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为例[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明;魏明枢;;“客商”企业家精神研究——以张振勋为个案[J];企业活力;2010年07期
2 李仙娥;刘光星;;国内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现状评述[J];生产力研究;2010年05期
3 唐凤凤;郑德芳;乐国林;;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J];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10期
4 钱学锋;陈勇兵;;国际分散化生产导致了集聚吗: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J];世界经济;2009年12期
5 郑江淮;高彦彦;;从劳动力流动到区域产业转移——江苏双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机制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6 吴福象;王新新;;企业集团的适度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研究——一个基于国际垂直分工视野的分析框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7 乐国林;毛淑珍;;企业家精神地域差异与区域民营经济增长——基于鲁浙两地私营企业成长整体比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8 杨曼利;;西部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途径探析[J];唐都学刊;2009年03期
9 孙丽芝;;创新体系构建中企业家的作用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魏作磊;李丹芝;;生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邓智团;;要素集聚技术进步与城市生产率——基于长三角16城市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2 周明生;苏炜;高彦彦;;区域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江苏发展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薛梅;;寿险公司“扎堆”银行、技术升级与经济绩效——寿险公司聚集银行的实证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4 刘景东;党兴华;;集群资源、网络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西安高新区多案例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宁;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敏;基于产业集群的苏北区域经济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傜萱;我国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殷晓峰;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效应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唐步龙;产业链框架下江苏杨树产业纵向协作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杨加猛;林业产业链的演进、测试与拓展模型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8 林佳丽;市场导向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傅晓;中心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和提升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周亮;人工林杨树正常木和应拉木材性与制浆造纸性能关系及其模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胡益鸣;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史芬芬;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丽;基于产业集群方向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和政府作用探讨[D];浙江大学;2011年
5 崔国;布里斯班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及对灾后城市重建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奎;基于结构方程的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影响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付永红;环保产业集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8 王正香;涉农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婷;苏北后发优势与实现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林海;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年01期
2 蒋殿春;张宇;;行业特征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0期
3 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的横向和纵向溢出:对中国电子行业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11期
4 平新乔;关晓静;邓永旭;李胤;梁爽;陈工文;章椹元;周艺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的溢出效应分析:来自中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的报告[J];世界经济;2007年08期
5 陈德宁;刘豪兴;张书琛;;费孝通“珠江模式”的转型路向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严士清;李震;马家常;;苏北杨树产业发展的生态伦理学思考[J];生态经济;2009年08期
7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振兴汉派文化的战略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5期
8 严宏生;江苏杨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2004年01期
9 张佑林,陈朝霞;区域文化精神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兼论“浙江工业化模式”的形成机理[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1465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465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