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效率与公平的我国天然气资源省际分配研究
本文关键词: 天然气分配 效率性 公平性多目标规划 出处:《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的稀缺资源,如何公平、合理地在不同省市之间分配天然气是学术界和决策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天然气分配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并选取度量指标,从全局最优的角度建立了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天然气省际分配模型。以全国天然气利用效率最大化、各省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差距最小化、各省城镇人口人均天然气消费量差距最小化为目标,确定各省市的最优天然气分配量。结果显示,在综合考虑效率与公平因素后,优化结果较各省市实际分配量有较大变化,分配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Abstract]:Natural gas is a kind of high quality, high efficiency and clean scarce resource. How to distribute natural gas fairly and reasonably betwee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decision makers pay attention to. This paper first defines the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of natural gas distribution. A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model of natural gas distribution between provinces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optimization.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efficiency of natural gas utilization in China, the gap of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in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in each province is minimized. The goal of minimizing the gap of per capita natural gas consumption in cities and towns is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in each province and c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considering the factors of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are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distribution effect was obviously improved.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新华都商学院;
【分类号】:F42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熊俊;基尼系数估算方法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1期
2 张晓明;;决策分析中的数据无量纲化方法比较分析[J];闽江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王国庆;崔敏;;基于基尼系数的微观点源间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0期
4 葛洪磊;刘南;;资源分配中的公平测度指标及其选择标准[J];统计与决策;2012年09期
5 赵景文;;资源分配模型的阶段寻优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10期
6 魏一鸣;廖华;;能源效率的七类测度指标及其测度方法[J];中国软科学;2010年01期
7 李陶;陈林菊;范英;;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06期
8 韩国文;郑杰夫;陆菊春;;我国棉花生产补贴省际分配规模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中国省级城乡收入差异的时空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08期
2 王艳丽;李强;;对外开放度与中国工业能源要素利用效率——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赵成柏;毛春梅;;基于ARIMA和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我国碳排放强度预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6期
4 李晓宁;;我国劳动力工资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对工资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分解[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2期
5 公维凤;周德群;王传会;;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与碳强度约束下经济增长优化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3期
6 孙耀华;仲伟周;庆东瑞;;基于 Theil 指数的中国省际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7 姜磊;季民河;;基于空间异质性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市场调节机制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8 贾帅帅;;城镇居民发展性消费支出结构差异演变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9 金艳鸣;;我国各省电力工业碳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10期
10 王强;郑颖;伍世代;李婷婷;;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姜彩楼;朱琴;;经济增长、结构变动与能源绩效:基于OECD国家的样本[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晓群;薛新伟;;国内最终需求扩张和出口扩张对劳动报酬及其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江兵;蔡艳;;基于DEA模型的电能利用效率评价[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6 汪叶俊;彭荔红;;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节能减碳分析——以福建省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光华;陕西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熊俊;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7 刘广为;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建模[D];天津大学;2012年
8 庞海云;突发性灾害事件下应急物资分配决策优化过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王祥;中国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析与节能目标实现[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赵奥;中国不可再生能源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小峰;中国省际、美国州际、欧盟国际的人均收入差距变化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宁;陕西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李子;广东省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姜楠;混合基尼系数的计算及其非参数估计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闫丽莹;全要素电力能源消费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7 李卫坤;基于前沿分析方法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郭晓丹;基于环境DEA方法的碳减排绩效评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程施;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莫修艳;山东省经济转型中能源效率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立平;统计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方法──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学与用(三)[J];北京统计;2000年03期
2 庞英;孙巍;;基于非参数方法的中国棉花产出规模效率时空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3 郭平;彭妮娅;侯盾;;收入分配公平的衡量——基于等基尼系数线的平均增长点方法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4 尚静石;;动态规划在河流初始排污权分配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6年05期
5 赵文会;高岩;戴天晟;;初始排污权分配的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2007年06期
6 尹军,李晓君,宫正;水污染控制系统污染物削减量优化分配[J];环境科学丛刊;1989年03期
7 吴悦颖;李云生;刘伟江;;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分配评估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8 林巍,,傅国伟,刘春华;基于公理体系的排污总量公平分配模型[J];环境科学;1996年03期
9 王有乐;区域水污染控制多目标组合规划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丁鹿伟;汪晓银;谭砚文;康灿华;;中国棉花补贴方式的最优选择——基于主成分回归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邱俊永;基尼系数法在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琳;构建责任政府的重要途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2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55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