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循环经济背景探析

发布时间:2018-03-04 08:24

  本文选题:循环经济 切入点:工业企业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必由之路。工业企业作为社会细胞和市场竞争主体,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遵循复合生态系统的原理与原则,规划、设计并实施生态工程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与微观路径选择,也是实现工业企业与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
[Abstract]:As a developing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is the only way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ircular econom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and principles of complex ecosystem, planning,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engineering are the basis and micro-path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realiz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nd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发展循环经济背景下工业企业与生态工程良性发展研究”(10BJY027) 2012年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Ⅱ)项目“基于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河北省资源型企业生态工程评价与激励机制研究”(BR2-12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05;F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忠海;;我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2 崔伟宏;罗静;;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与运行机理[J];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3 金涌;冯之浚;陈定江;;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J];中国工程科学;2010年01期

4 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5 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1年06期

6 王晓英;;循环经济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16期

7 牛文元;金涌;冯之浚;;发展循环经济的六大抓手[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Z1期

8 吴季松;;循环经济的由来与内涵[J];科技术语研究;2006年01期

9 牛文元;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06期

10 闫菲菲;;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search on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Karst Eco-economic Compound System in Guizhou Province[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3期

2 蒋健明;;安徽矿业循环经济范式初探[J];安徽地质;2006年01期

3 许朝阳;;循环经济在化工园区规划中的应用[J];安徽化工;2008年04期

4 秦小林;张庆国;杨书运;;复杂性科学及其在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5 陆小彪;;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生态文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姜保雨;;论农业现代化点线面体循环经济道路[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7 李闯;;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西部地区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8 王晓辉;贾良清;潘成荣;;安徽省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及保障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9 金小天;霍文冕;杨占星;;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10 张毅川;刘志红;;新检住区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枫;;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对我国的启示[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理科卷)[C];2005年

2 诸大建;朱远;;循环经济:三个方面的深化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汤书昆;褚建勋;;循环经济体系的宏观分析及其对综合国力指标的影响[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沈满洪;;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来自浙江省的调查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陈来;李进华;齐美东;;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李勇;郑垂勇;;循环经济:一个理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鲍健强;陈明;;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洪传春;张雅静;;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陈明;;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立市战略的结合——以衢州为例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胡晶琼;江可申;;循环经济视角下水泥工业和垃圾处理产业的“双赢”选择——利用新型干法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韩广;基于循环经济的资源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孟涛;农村环境管理权均衡配置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姜宏汝;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沈铁冬;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配套措施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国新;杭州城市湿地变迁及其服务功能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莹玉;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伟;桂西北喀斯特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刘林;景观生态型校园绿化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海龙;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矿区生态健康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赵宇;石化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及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欣;大连市金州区产业园的生态化发展模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蔡俊年;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10 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振鹏;汪勤峰;张孝锋;;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的技术经济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2 诸大建;邱寿丰;;城市循环经济规划的分析工具及其应用——以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3 解振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3期

4 孙广生;王雁;;循环经济的微观组织模式:基于供应链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吴广谋;黄佳;;需求特征对供应链中企业资源再利用的影响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6 杨开忠,薛领;复杂区域科学:21世纪的区域科学[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7 张路;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J];东岳论丛;2005年02期

8 来有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J];中国发展观察;2007年01期

9 于景元,周晓纪;综合集成方法与总体设计部[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1期

10 陆钟武,毛建素;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与下降[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建平;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泽华;宋长生;刘静;;河北省工业企业实施生态工程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1期

2 苗泽华;孙增辉;;论生态伦理视角下的企业生态工程决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3 张秀艳;徐大陵;;关于工矿企业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0年05期

4 杨健;王雷;;济南市工业企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王玉辉;赵春梨;;我国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刘卫平;;以工业为龙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J];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07期

7 柳爱梅;;试论制造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J];消费导刊;2008年12期

8 李丽南;温薇;;黑龙江省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问题探究[J];商业经济;2010年24期

9 谢维;;论实现生态工程的一般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工信部将实施工业循环经济重大技术示范工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会泉;关雪;包炜军;柳海涛;张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低碳排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刘艳华;;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李伟;苏向前;李连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绿色鹤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陈瑞宝;侯风英;;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研究与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刘晖;;钢铁工业运用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7 张扬;胡秀英;欧阳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形态问题研究——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刘洪新;冯舫女;;加快构建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郝树华;;走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之路[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循环经济 又好又快建设生态省[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连城;新区企业升级 香港专家支招[N];深圳特区报;2010年

2 彭峰;柘荣城郊乡潜心构筑生态工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N];闽东日报;2007年

3 记者  李东梅 高鹏 实习生 季平;工业企业要注重环保发展循环经济[N];宁夏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戴建平邋马国兴 吴永生;海门今年实施40个节能减排项目[N];南通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杨石明;高明乡循环经济牌打出声威[N];益阳日报;2008年

6 黄青山 管亚东 实习生 向菁;福田区构建循环经济统计体系[N];深圳商报;2006年

7 成都市科普作家协会采风队 周益光 (领队) 董仁威(执笔) 游志勇(导游) 黄二群(秘书长);青白江区城厢镇及循环经济考察记[N];四川科技报;2009年

8 洪钧 陈虹冰 本报记者 程中军;发展循环经济 打造生态企业[N];中国企业报;2010年

9 记者 杨明清邋通讯员 刘国贤 张晓;乳山:循环经济助工业快车提速[N];工人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钱巧江邋常景辉 记者 郭峰;工业企业“服务月”好戏连台[N];杭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望明;大型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黄炯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张龙香;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淑杰;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银涛;甘肃省风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郭安斌;延边地区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4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564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c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