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产品差异性和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研究
本文选题:集聚 切入点:产品差异性 出处:《财贸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标准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的测算方法忽略了集聚效应和产品差异性,这将造成因补偿进入国外市场沉淀成本而导致的出口"自我选择效应"的测算产生偏差。选取2004—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Probit回归证实了这一观点,并得出结论:同质性产品市场对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影响显著为正;除集体控股和外商控股以外的其他企业,农村集聚效应对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影响显著为负,且此负影响小于同质性产品市场对出口"自我选择效应"的正影响。
[Abstract]:The standard measurement method of "self-selection effect" neglects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the product difference. This will result in a deviation in the measurement of export "self-selection effect" caused by compensating for the precipitated cost of entering foreign markets. This view is confirmed by using the data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from 2004-2007 and using Probit regres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fluence of homogeneous product market on export "self-selection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and that of rural agglomeration effect on export "self-selection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xcept collective holding and foreign holding. This negative effect is smaller than the positive effect of homogeneous product market on export self-selection effec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752.6;F4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振兴;金祥荣;;出口企业更优秀吗——基于生产率视角的考察[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5期
2 宣烨;宣思源;;产业集聚、技术创新途径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5期
3 叫婷婷;赵永亮;;我国出口企业集聚与贸易二元扩张[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4 李玉红;王皓;郑玉歆;;企业演化: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5 李春顶;;中国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生产率悖论”: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J];世界经济;2010年07期
6 赵婷;金祥荣;;出口集聚之溢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洋;孔祥贞;;异质性生产率、货款回收与中国企业出口[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2 刘海洋;孔祥贞;汤二子;;基于微观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研究[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3 施炳展;;补贴对中国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基于配对倍差法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4 汤二子;王瑞东;王纪敖;于长宏;;中国企业出口与生产率关系实证研究——对制造业企业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的分析[J];西部论坛;2011年05期
5 赖俊平;;市场竞争程度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分布变化[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6 赵永亮;高颖欣;;基于异质性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国际贸易[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7 叶蓁;;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J];当代财经;2009年06期
8 曾先峰;李国平;;资源再配置的增长效应:理论脉络及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5期
9 赵伟;赵金亮;韩媛媛;;企业出口决策:“被迫”还是“自选择”——浙江与广东的经验比较[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10 邱斌;周荣军;;集聚与企业的出口决定——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少安;陈斌开;刘姿彤;;“租税替代”、财政收入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叶蓁;;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关于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陈勇兵;盛月;周世民;;生产补贴会促进企业出口吗?——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4 李晓萍;;异质性企业空间选择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3卷)[C];2012年
5 王俊;李佐军;;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城市规模[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6 魏守华;周斌;张来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绩效:创新能力、本国市场效应、抑或兼而有之?[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张杰;李克;刘志彪;;市场化转型与企业生产效率——中国的经验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8 袁富华;;劳动生产率:关联与差异——基于GWR模型的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9 戴觅;余淼杰;;企业出口前研发投入、出口及生产率进步——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证据[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10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辛永容;基于单位劳动成本的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福明;企业成长与生产率、盈利能力的动态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刘振兴;异质性企业视角下的出口动态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赵金亮;异质性视角下的出口与生产率:企业动因及行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2年
7 赵婷;产业集聚与地区生产率增进:理论分析及中国经验实证[D];浙江大学;2012年
8 茹玉骢;合约实施效率与中国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吴军;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常晓鸣;生产绩效、技术创新与我国工业的产业升级[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雒颖娜;东、中、西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洪玉娟;出口行为与企业盈利能力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罗洋;对外出口与中国企业生产率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李菁;中国纺织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5 章抒;企业出口贸易生产效应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廖胜;合约实施制度与中国地区间出口差异[D];浙江大学;2010年
7 白媛;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石化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机制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8 曹立伟;基于产业转型视角的三明市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尚铭;出口的空间溢出效应[D];复旦大学;2012年
10 张金太;中国对美国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因素演变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顶;赵美英;;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率?——基于中国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检验[J];财经研究;2010年04期
2 李春顶;尹翔硕;;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及其解释[J];财贸经济;2009年11期
3 李思慧;;产业集聚、人力资本与企业能源效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例[J];财贸经济;2011年09期
4 刘修岩;;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5 赵永亮;刘钜强;应千伟;;市场获得、地区生产率与外资企业分布[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6 刘修岩;何玉梅;;集聚经济、要素禀赋与产业的空间分布: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7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8 王雪珂;;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基于行业差异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11期
9 赵忠秀;吕智;;企业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9期
10 柴敏;;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内资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许昌平;;集聚、产品差异性和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贸研究;2014年01期
2 张宏;韩颖;张鑫;;异质性与中国企业OFDI自我选择效应实证检验[J];亚太经济;2014年04期
3 涂远芬;;中国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与出口学习效应研究——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企业层面的比较分析[J];当代财经;2014年08期
4 赵晓梅;;中国计算机制造行业的自我选择和出口学习效应——基于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J];;年期
,本文编号:1603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60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