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题:制造业 切入点:物流业 出处:《物流技术》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注面向低碳经济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情况,采用江苏省统计年鉴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主成分的基础上对含能源消耗因素的两业相关性进行评估,并应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两业能耗情况实施一系列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两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相关性,且两业能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但制造业节能水平对物流业的降耗减排推动力不强。最后根据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关键流程的两业低碳化协调发展思路和建议。
[Abstract]:Concern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and logistics industries facing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from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Jiangsu Province for 2002-2012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industries containing energy consumption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is applied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econometric tests o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has a strong correlation and there i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However, the energy saving level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t a strong driving force to reduce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key process.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1073,71173116)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2013年度开放课题(SK20130090-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提升工程项目(20121030000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助管理与创业教育研究基金项目(cyzd12002)
【分类号】:F425;F259.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莉;;基于超网络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2011年06期
2 王晓艳;李道芳;;安徽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10期
3 曹华军;李洪丞;杜彦斌;李先广;;低碳制造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挑战[J];航空制造技术;2012年09期
4 吴群;;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共生模式及相关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1期
5 刘雪妮;宁宣qU;张冬青;;产业集群演化与物流业发展的耦合分析——兼论长三角制造业集群与物流产业的关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9期
6 李敏;张圣忠;;陕西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21期
7 苏秦;张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2011年05期
8 周叶;王道平;赵耀;;中国省域物流作业的CO_2排放量测评及低碳化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9 何明珂;;制造业物流发展的新需求[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捷;杨建洲;;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物流发展构想[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王珍珍;;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时空分异探析——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朱莉;;基于超网络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2011年06期
4 贾旭光;秦建玲;杨洁辉;;现代制造业和物流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18期
5 黄辉宁;肖沙浪;;期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在广西制糖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的作用探索[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22期
6 邹筱;张世良;;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7 姚娟;庄玉良;;所有权结构、物流环境及我国物流业效率[J];财经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8 梁红艳;王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张立国;李东;周德群;;中国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13年04期
10 田刚;贡文伟;梅强;罗建强;朱佳翔;;制造业与物流业共生关系演化规律及动力模型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段沛佑;李美燕;左正华;;我国工业物流发展模式创新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楚岩枫;我国物流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陈绍慧;生鲜农产品(FAP)供应链时空运行优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逄锦荣;基于服务模式创新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联动体系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刘刚;需求导向的制造业物流服务创新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5 马军;供应链超网络均衡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程艳;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欧阳泉;基于商业视角的物流生态系统及协同演进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赵子铭;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荣;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运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俊颖;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葛娜娜;灾害性事件应急物流与我国物流业发展良性互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园园;产业集群下环渤海港口物流的布局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杨贵凌;陕西省产业物流需求分析与预测[D];长安大学;2011年
6 霍达;轮胎业集群第三方物流需求分析及功能定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沈保华;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兰;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物流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云永胜;基于物流产业整合的云南省物流业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余群;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旅游产品延伸与耦合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扬;梁亮;张屹山;;基于投入产出的物流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代中强;;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3 陈伟达;张宇;;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杨广芬;;由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超网络优化[J];系统工程;2009年06期
5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6 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7 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8 郑吉昌,夏晴;基于互动的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年04期
9 王晓艳;李道芳;;安徽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10期
10 王珍珍;陈功玉;;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竞合模型研究——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2009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元元;陕西纺织工业竞争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晓丽;王利;田能瑾;佟芳庭;;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J];价值工程;2009年01期
2 张同江;;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12期
3 陈智刚;马俊生;;云南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物流技术;2011年11期
4 贾磊;;福建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张国云;;论十大产业振兴与制造业、物流业的联动发展[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李建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SWO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9期
7 贾海成;秦菲菲;;苏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年04期
8 施新平;;常州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10期
9 ;图片新闻[J];商用汽车新闻;2008年06期
10 李婷婷;綦晓燕;;浙江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经济论坛;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荣华;;物流业低碳化发展思路的探讨[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汪晓秀;;大商贸带动大流通 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A];2011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座谈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1年
3 姜丽莉;张仲义;王大勇;;物流行业新进入企业与原有企业发展战略博弈浅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程桐;;我国物流业售后服务的五大途径[A];中国铁道学会物资管理委员会物资管理与营销暨物资流通系统理论学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石守发;郭茂咸;陈方建;;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建议[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董千里;;陕西物流业发优势及其发展思路[A];物流工程与西部开发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林慧丹;高更君;;基于联动战略的长三角区域物流政策基础平台的构建[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阎立刚;;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状况及今后思路[A];第七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代表手册[C];2003年
9 严纶;;用“六个问题”把中国的物流业说明白[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33期-52期(2003年2月-12月)[C];2003年
10 陆大明;;中国加入WTO后对物流业的影响[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亚彬 隋秀勇 河北日报记者 李巍;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不畅的根源在哪儿?[N];现代物流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徐俊霞;两业联动助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制胜[N];机电商报;2009年
3 记者 田逢春;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大会在昆举行[N];云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尹婷婷 黄颖 张惠;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是大势所趋[N];成都日报;2008年
5 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 李扬;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N];经济日报;2009年
6 欧新黔;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N];现代物流报;2008年
7 贺登才;首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将召开[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张签名;网络:制造业与物流业互动的最佳平台[N];现代物流报;2008年
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贺登才;制造业牵手物流业时机成熟[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黄伟 宋晓华;制造业物流业的融合迫在眉睫[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咏源;基于组织学习的制造业生产系统知识传递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张阐军;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刘爽;我国物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秀丽;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7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1840-1949年)[D];西北大学;2009年
9 高敬峰;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刘佳;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换路径选择[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妍;中国吸引物流业FDI的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2 刘爽;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业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张国萍;陕西省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安大学;2002年
4 徐丹;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5 谷中华;产业与企业竞争力层面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6 刘军;物流业与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关联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7年
7 王宁;辽宁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张快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杨永刚;数据挖掘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石辉英;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15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615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