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ST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分析——基于石岘纸业

发布时间:2018-04-08 08:29

  本文选题:盈余管理 切入点:政府补助 出处:《会计之友》2014年04期


【摘要】:上市公司在财务困境下被特别处理后,倾向于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来扭亏以避免退市。文章以上市十年、六年被特别处理、两度被实行退市风险警告的石岘纸业为例,分析了其多次利用债务重组、政府支持、关联交易等手段进行盈余管理,并揭示了公司利用这些手段的条件,为投资者厘清和洞悉这类公司提供借鉴,也对市场效率的提升提出思考。
[Abstract]:Listed companies under special treatment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tend to use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to avoid losses to delisting. The above ten years, six years of special treatment, twice is subject to delisting risk warning Shi Da paper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he multiple use of debt restructuring, government support,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the mean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reveals the use of these means, clarif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vestors insight into this kind of company, is also on the market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forward thinking.

【作者单位】: 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贵州银行;
【基金】:北京市财政项目(PXM2012_014202_000196)资助
【分类号】:F832.51;F275;F426.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旭东;;盈余管理、盈余操纵与盈余质量评价[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年08期

2 罗澜;;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探析[J];现代商业;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雅娟;;浅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7期

2 韩霄月;;公允价值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5期

3 王灵灵;;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以海马公司的盈余质量分析为例[J];商;2012年1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东岳;基于公允价值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2 孙翠萍;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认购权证收益率相关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刘妍;沪深上市商业银行盈余质量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张晋侠;基于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盈余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卫东;基于公允价值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姜兆军;“大小非”减持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谌文敏;上市公司CFO薪酬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8 卢蓉蓉;全流通时代大股东减持行为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华颖;运用公允价值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郦玉敏;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的现实方法[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2 邓凤姣,邓凤兰;盈余管理基本涵义的再探讨[J];财会通讯;2003年01期

3 沈烈;廖育娟;;基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10期

4 张兰萍;;介绍几种衡量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的指标[J];财会月刊;2006年13期

5 侯晓红;;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六维分析[J];财会月刊;2006年25期

6 肖家翔;李小健;;盈余管理定义解读[J];财会月刊;2011年29期

7 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J];当代财经;2001年02期

8 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年09期

9 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年02期

10 卜华;陶学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测度体系设计[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会生;煤炭企业债务重组的基本思路[J];煤炭经济研究;1997年04期

2 梁民,黎煜,王兴文;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宏观环境问题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3 吴英;“债务重组”修订后的利弊[J];江西煤炭科技;2002年04期

4 史兰奎,邱云荣,王桂富;论《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局限性[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5 陈兆财;债务重组的财务策略和财务监督[J];山东冶金;2002年03期

6 黄荣耀;;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的几点建议[J];南方金属;2010年02期

7 王冬梅,孔庆军;林业亏损企业债务重组债务人的账务处理[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3年09期

8 周月,王振华;债务重组浅谈[J];冶金信息导刊;1999年04期

9 ;放大镜[J];中国药店;2007年11期

10 王黔玮;;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J];西部煤化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芳;;债务重组及其会计问题的讨论[A];2003年晋冀鲁豫鄂蒙川沪云贵甘十一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3年

2 张颖;;从非经常性损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A];2005年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C];2005年

3 刘星;宗书声;宗诗声;;债务危机企业的投资行为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4 浦增平;;论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和律师作用[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5 杜莹芬;;盈余管理的国际比较——企业盈余管理的制度性分析[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史晋川;;对《政府信用到企业信用——粤海债务重组案例解读》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7 赵云鹏;;会计准则制定与盈余管理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张学东;景春梅;;国有企业债务:现状 成因 对策[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9 郭云;;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徐岩;;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能减少盈余管理行为么?[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建兵;*ST美雅债务重组的财务剖析[N];中国会计报;2011年

2 徐锐;ST一投债务重组取得进展[N];上海证券报;2007年

3 童芬;梅雁水电债务重组路径敲定[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谷东;S三九债务重组“尘埃落定”[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见习记者 颜金成;S*ST华龙紧追债务重组“末班车”[N];证券时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朱琼华;为债务重组:东方造船伦敦IPO[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7 本报记者 吴铭;ST中华债务重组迫在眉睫[N];中国证券报;2002年

8 田露;S*ST合金债务重组达成协议[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沈玮;“双总裁”坐镇新华源[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田露;*ST华源停牌 华源系重组加速破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林;中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夏蜀;银企债务重组:制度分析与金融解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陈丹;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罗栋梁;我国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杨秀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市场反应检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俞春江;公司透明度与盈余管理关系经验检验[D];厦门大学;2008年

8 刘启亮;不完全契约与盈余管理[D];厦门大学;2006年

9 邱月华;会计制度变迁、盈余管理与盈余稳健性[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秦耀林;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09年

2 孙甲奎;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3 刘建平;基于新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李玉凤;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刘莲菲;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叶晓娟;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阮美梅;基于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8 吴玉红;《债务重组》准则的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赵云鹏;我国ST公司利用会计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公允性视角[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张联刚;盈余管理中政治动因的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720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720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