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系统演化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3 06:36

  本文选题:装备制造业 + 突破性创新 ; 参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4期


【摘要】: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的系统演化过程既是一种转换活动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作为转换活动过程,它是创新系统对外部环境刺激感知到内部反应的动态反馈循环过程,包括创新系统演化中的渐变与突变过程以及涌现过程;作为一种结果,它是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瞬间状态。基于协同学理论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研究思想,从宏观层次,科学地剖析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的系统演化过程,研究其转换过程及其特定结果;同时深入探讨演化过程中的分岔与突变过程和涌现过程,研究细微之处,得出其演化轨迹的特征,揭示其演化机理。
[Abstract]:The system evolution proces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i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but also a result.As a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it is a dynamic feedback loop process in which the innovation system perceives internal responses to external environmental stimuli, including the gradual and abrupt process of innovation system evolution and the emergence process.It is the instant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system evolution.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nergetics and the theory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 system evolution proces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mechanism i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analyzed scientifically from the macro leve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nd its specific results are studied.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bifurcation, mutation and emergence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is deeply discussed, the details ar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evolution trajectory are obtained, and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is revealed.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E109)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GL004) 河北省软科学项目(134576124D)
【分类号】:F426.4;F273.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屹;;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2期

2 吴雷;曾卫明;;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度[J];经济管理;2011年08期

3 陈劲,戴凌燕,李良德;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J];科技管理研究;2002年05期

4 高佳琪;郁培丽;;突破性创新市场特征与企业应对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5 张洪石,卢显文;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辨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2期

6 吴雷;;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2期

7 薛红志;张玉利;;主导企业适应突破性创新的组织方法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04期

8 吴雷;;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绩效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经济管理;2012年02期

9 秦剑;;突破性创新:国外理论研究进展和实证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12年11期

10 眭纪刚;连燕华;曲婉;;企业的内部基础研究与突破性创新[J];科学学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兆斌;;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郭峦;;旅游创新的概念、特征和类型[J];商业研究;2011年12期

3 吕荣胜;邢志国;;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电信新产品开发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杨以文;郑江淮;黄永春;;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基于昆山制造企业的经验数据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5 陈颖佳;;精益管理模式下企业创新策略的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业;2010年12期

6 魏子华;;产品创新模式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2009年02期

7 陈劲;金鑫;何郁冰;姚威;;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汪旭晖;崔倩倩;;零售企业破坏性创新及其制约因素:一个理论框架[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9 沈旭东;徐祖铭;;论医院技术创新模式[J];东南国防医药;2006年06期

10 帅惟;;突破性创新网络伙伴关系管理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易训华;魏大鹏;;突破性创新资产与新兴战略产业培育机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2 李宏贵;;互补资产、创新合法性与突破性创新关系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王海龙;肖剑杰;黄明;;模块化与产业不连续创新:研究回顾和概念界定[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何美丽;刘洪伟;;联盟组合成员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仿真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梁光雁;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宋艳;新兴技术的形成路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雪滢;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自主品牌跨越式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王明荣;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郑兵云;我国制造企业竞争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刘敏;知识型企业组织惯性的维度构成及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赵永杰;基于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生成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赵明剑;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技术跨越[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张洪石;突破性创新动因与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可;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何琳华;制造企业技术扫描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D];郑州轻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书坤;网络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杜蜀萍;适应技术变革的高技术企业战略选择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冰;关系品质、组织学习及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赵丹萍;技术属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涵;地方主导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与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伊翠芳;基于二元性组织的企业动态竞争优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丁鼎;基于技术轨道理论的医药制造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晓雯;JY珠宝公司开发设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再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英吉;徐向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合对企业持续成长的影响——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7年09期

2 曾国祥;税收政策与企业科技创新[J];财贸经济;2001年03期

3 王玉春;郭媛嫣;;上市公司R&D投入与产出效果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4 连燕华;郑奕荣;;企业科技投入税收优惠政策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06年10期

5 匡小平;肖建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1期

6 赵岚;;试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7 周雷;张建坤;;房地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8 李光金;孙林;张建辉;;基于定向技术距离函数的收益Malmquist指数[J];系统工程;2006年03期

9 薛红志;张玉利;;突破性创新、互补性资产与企业间合作的整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10 杨华峰;申斌;;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洪石;突破性创新动因与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柳;重庆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赵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分析和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金(钅仓),苏鑫;关于我国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3年10期

2 徐斌;安徽省机械工业协会召开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主题座谈会[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20期

3 ;承前启后 开拓创新 为振兴装备制造业而奋斗——于珍会长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中国机电工业;2004年04期

4 ;王昆东:跨国企业战略意图昭然若揭[J];今日工程机械;2006年01期

5 王元京;;机械大国迈向机械强国——大力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J];西部论丛;2006年03期

6 杜心灵;;加快发展洛阳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年21期

7 熊必琳;;落实若干意见 充分发挥标准化 在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在全国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暨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摘要)[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7年01期

8 张宁;;大连装备制造业的新跨越[J];共产党员;2007年11期

9 ;我国装备制造业急需加速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8年12期

10 ;国务院通过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姝;姜春海;;基于产业集聚的辽宁装备制造业振兴途径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蒋恩尧;吴传荣;;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战略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世权;;关于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新;刘冬平;;装备制造业防护涂料系统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涂料与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门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张丽娜;宋葛龙;;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不断提升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7 ;第二章 煤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A];中国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年度报告(2010)[C];2011年

8 温晓丽;;沈阳世界级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链的培育[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9 郭宇;;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10 吴和平;;整合优势资源 打造区域品牌 努力建设西北最大先进装备制造中心——关于宝天跨区域兼并重组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思考[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志;甘肃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重大举措[N];中国化工报;2004年

2 程竹生;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思路[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柳祖林;振兴中的东北装备制造业该如何走(下篇)[N];中国冶金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彭会安 通讯员 陶维彬;沈阳加快传统装备制造业改革步伐[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5 记者罗冰;沈阳提升和改造传统装备制造业[N];科技日报;2002年

6 常云昆;加强中德合作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N];陕西日报;2003年

7 记者 马海林;做大做强天水装备制造业[N];天水日报;2007年

8 杨景;做大做强做优天水装备制造业[N];天水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放到二产发展的突出位置抓紧抓好[N];山西日报;2007年

10 首席记者 王龙江;辽河油田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N];盘锦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藩;企业突破性创新风险评估与动态演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张洪石;突破性创新动因与组织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涛;装备制造业突破性创新机制与建设路径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4 潘永战;城市隧道施工引起建筑结构协同损伤理论及其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5 马北玲;利益相关者治理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黄伟;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贸易保护与市场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尚利;德阳装备制造业网络化制造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福君;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周国香;铁电相变自由能的系列研究与反铁电相变序参量选取[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10 秦剑;跨国公司在华资源配置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锐;加快鄂尔多斯装备制造业展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马妍;太原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翟羽;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卫东;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化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罗毅;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实现路径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方佳维;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吴传荣;入世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其发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8 王园萍;山西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于长华;振兴东北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政策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10 谢海忠;基于经济周期的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43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743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3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