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补贴的类型、效果和策略
本文选题:能源补贴 + 企业竞争力 ; 参考:《中外能源》2014年07期
【摘要】:为了扶持尚处于弱势地位的新的能源生产类型和新消费方式,为了帮助承担过重社会责任的企业,有时为了减轻消费者的负担等,往往以国家财政对能源生产、消费进行补贴。恰当的补贴可促进能源生产的创新,引导节能环保的能源消费方式,但过多过长时间的补贴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有时为了争抢补贴一哄而上会造成产业畸形发展,使政府和企业陷入被动和困境。对能源消费的多种补贴如长期持续并不断增大,不但不利于节能,还将造成日趋增大的政府赤字,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议能源补贴应向科技研发倾斜、向各类开拓创新的新领域倾斜,对领取补贴的能源生产要以最终商品量考核。补贴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应过长,尽量减少现金补贴、多用减税减负等方法创造更好的经营环境。总之,补贴是一种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应该慎重从事。政府要考虑的不仅是该不该补贴,还要注意补贴的方式、力度、时间以及防止权力寻租和企业骗补等问题。
[Abstract]:In order to support new energy production types and new consumption patterns that are still in the disadvantaged position, in order to help enterprises with heavy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metim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consumers, they often subsidize their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by the state finance. Appropriate subsidies can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energy production and guide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owever, over a long period of subsidies will weak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e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re affected. It is suggested that energy subsidies should be tilted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ilting to new field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final commodity quantity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bsidized energy. The amount of subsidies should not be too large, the time should not be too long, cash subsidies should be reduced as far as possible, and a better operating environment is created by reducing tax and reducing the burden. In short, subsidies are a kind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market, should be carefully engag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consider not only the subsidy, but also the way of subsidies, strength, time, and the prevention of power rent-seeking and business fraud and other issue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分类号】:F426.2;F812.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抗;;关于中国所处能源时代及对策的思考[J];国际石油经济;2014年Z1期
2 王峰;;补贴的价值[J];能源;2013年11期
3 王高峰;;“以奖代补”的造血尝试[J];能源;2014年03期
4 张卫东;;加快完善电价补贴和资金筹集机制[J];能源;2014年05期
5 张抗;张葵叶;张璐璐;;关于致密油气和页岩油气的讨论[J];天然气工业;2013年09期
6 张抗;张玉银;;重视我国天然气商品量的统计研究[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年01期
7 张抗;罗云峰;;从剩余产能看新世纪世界石油供需形势[J];中外能源;2014年04期
8 张建;;西班牙能源“政策撤退”迷途[J];中国石油企业;2013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张琪;[N];中国能源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焦旭;[N];中国能源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学;;技术预见在三次采油发展战略中的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4期
2 潘志坚,胡永乐,胡杰;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2年11期
3 张抗;;对中东石油发展前景的预测[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09期
4 张抗;;从页岩气革命看中国资源勘探的战略方向[J];地质与资源;2013年04期
5 高平;张放东;尚雅珍;;濮卫次洼沙三段页岩油藏勘探潜力与实践[J];断块油气田;2014年01期
6 王征;;论基于南海争端的中国能源战略走向及相关投资策略[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4年09期
7 王征;;基于南海局势的我国能源战略发展方向及其相关投资领域[J];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2期
8 朱燕;陈梅香;温波;张乐;;油田开发成本变动规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22期
9 张抗;;越南石油生产和出口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2期
10 冯连勇;唐旭;赵林;;基于峰值预测模型的中国石油产量合理规划[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艳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我国石油开发政策模拟与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任红燕;油藏原位与实验室模拟系统中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清山;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晓伟;;能源与金融市场:谁在左右原油价格?[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Z1期
2 王海运;;俄罗斯对外能源关系变化及中俄能源合作[J];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06期
3 侯明扬;杨国丰;;北美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影响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07期
4 史凌涛;;尼日利亚的天然气机会[J];中国石油石化;2007年04期
5 张抗;谭云冬;;世界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开采现状及中国页岩气发展前景[J];当代石油石化;2009年03期
6 张抗;;从石油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J];石油学报;2009年01期
7 张抗;张艳秋;;欧洲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启示[J];中外能源;2009年04期
8 张抗;卢雪梅;;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中外能源;2011年10期
9 张抗;张文长;;中国天然气统计预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天然气工业;2012年01期
10 张抗;;近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分析及其对能源发展战略的启示[J];中外能源;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诚;综合协调 平衡供需——“十五”期间中国能源发展设想[J];中国石油;2002年03期
2 曹伟;能源宪章与中国[J];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10期
3 戴武堂;中俄能源合作的回顾与展望[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马驰 ,高昌林 ,吕永波;能源研发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4期
5 陈志恒,金京淑;东北亚能源安全与东北亚能源共同体探讨[J];东北亚论坛;2005年06期
6 邓郁松;能源市场运行中的6大矛盾与对策[J];深圳特区科技;2005年Z4期
7 朱成章;;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能源的发展[J];节能;2006年02期
8 聂春雷;孙钰;;“十一五”能源发展的绿色走向[J];环境保护;2006年03期
9 查道炯;;能源依赖进口不可怕[J];世界知识;2006年09期
10 张明慧;李永峰;;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探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洪春;;福建省能源生产、消费及问题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王谦;;我国能源、经济、环境、安全监测预警系统[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3 ;能源“十五”发展重点规划[A];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四届信息发布会专辑[C];2001年
4 范维唐;;21世纪中国能源[A];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思考[A];《电站信息》2012年第8期[C];2012年
6 ;201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7 吴君隆;谷晓江;程进;金明亮;马燕;;贵州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8 胡小平;;中国能源持续战略探讨[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方华灿;;对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A];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文集[C];2004年
10 曾少军;;全球能源与环境现状及前景[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谭红梅;能源保险:期待东风扶上马[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戚燕凌 郑金发;揭开土耳其能源面纱[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金言;拓宽能源学研究新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陶社兰;熊光楷:“中国能源威胁论”站不住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经济学中的“能源”[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史丹;深入能源体制改革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白明辉 陶思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N];国家电网报;2011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许勤华;中加能源合作迎来春天?[N];中国能源报;2012年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在中欧高层能源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2012年
10 英国《经济学人》 赵清 译;英国能源议案招致民众不满[N];中国石化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才炜;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外部性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俊峰;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新花;中国的中亚能源策略[D];新疆大学;2009年
4 王亚栋;能源与国际政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关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芮雪琴;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伍福佐;能源消费国家间的能源国际合作:一种博弈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庞丽;经济增长中能源政策的计算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建云;东北亚能源合作中的美国因素探析[D];暨南大学;2007年
2 Akulova Yulia;中俄能源合作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Azamat Baimoldin;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能源合作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雷曼誉;能源安全视角下的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D];辽宁大学;2012年
5 单君兰;中俄能源合作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6 李训领;中国能源发展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7 位现强;挑战与机遇—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因素[D];暨南大学;2009年
8 吴晓春;中印能源的竞争与合作[D];厦门大学;2009年
9 陈文锴;中印能源合作的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李久佳;美国能源支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8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818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