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军民信息融合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3 17:45

  本文选题:军民融合 + 信息融合 ; 参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军民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富国强军的重要战略目标。军民信息融合是军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军民产业融合的切入点,也是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发动机。文章从军民信息融合的基本理论和存在的问题出发,通过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信息交流、整合、互动和共享需求的分析,指出军民信息融合的关键在于权威的信息融合平台、有效信息流的形成机制以及信息融合人才的培养,并提出军民信息融合存在三个路径及相应的军民信息融合发展对策:以交易为核心、以协同制造为核心及以军民一体化为核心的路径。
[Abstract]:To integ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in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ystem and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for China's rich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their armed forces.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 in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tegration of military and civil industri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eng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ilitary-civilian information fus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of military-civilian information fusion lies in the 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fusion platfor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integration, intera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civilian integration industry.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flow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of information fusion are put forward, and three paths of information fusion between military and civil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military and civil information fusion are put forward: taking transaction as the core, Cooperative manufacturing as the core and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as the core path.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陕西省军民融合规划项目(12JMR04) 陕西省社科界2012年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2C041)
【分类号】:F426.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支大林;韩建雨;;东北沿海经济带一体化整合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9年07期

2 谢康;肖静华;周先波;乌家培;;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质量:理论与实证[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3 闻晓歌;;“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研究[J];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4 曾慧;;从国防与经济互动看军民结合战略的演进[J];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5 贺新闻;侯光明;王艳;;国防科技工业的工业化路径:基于军民融合的战略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6 赵澄谋,姬鹏宏,刘洁,张慧军,王延飞;世界典型国家推进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10期

7 张慧;;产业集聚视角下的军民融合发展问题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8 吴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11年S1期

9 王宝坤;;国外国防工业军民融合的主要做法[J];国防科技工业;2007年12期

10 吕海军;甘志霞;;美国和日本国家创新系统演进中的军民一体化及两用政策寓意[J];中国软科学;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保国;刘方华;;促进我国军民融合的经济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3期

2 王知非;;关于辽宁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韩建雨;支大林;孙晓羽;;收入差距与社会不稳定:基于中国时序数据的实证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侯宝柱;;服务型政府视角的政务信息化融合测度研究[J];电子政务;2012年04期

5 刘效广;杨乃定;;陕西省军民融合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曾立;张春宇;;军民融合经济模式探索[J];国防科技;2009年02期

7 梁顺霞;初军威;杨雨;;中关村科技园区军民融合实证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6年10期

8 雷延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模型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7年02期

9 叶选挺;刘云;;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07年04期

10 雷延军;;军民两用技术流动模式与军民两用政策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光明;贺新闻;王艳;;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管理模式:一个分析框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贺新闻;侯光明;王艳;;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构成、形成与演化[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雷延军;;两用技术转移的技术—市场二维矩阵模型研究[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陈伟;陶长琪;;基于复合协同模型的江西省与全国两化融合水平对比分析[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王高山;张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影响因素分析:一个简单模型[A];2012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第四届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戴均平;连红萍;段建萍;;促进大型军工企业实现军民融合发展[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吴文东;马会杰;孟庆贵;;推进兵器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路径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韩绍阳;朱博;白云生;谢和平;黄海;;非国防院校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朱博;韩绍阳;白云生;胡思得;;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开放的军民融合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生产体系[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10 曾昊;赵超阳;姬鹏宏;;国外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富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颖南;军工企业军民一体化的动因及形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杨贵彬;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的目标与实现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雷延军;武器装备制造能力储备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陈岑;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评价与机制改进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周涛;军民融合经济动员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杨洋;中国区域工业化与交通资源配置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刘祖辰;我国国防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10 许轶e,

本文编号:1839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839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f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