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管道核心装备国产化进程及应用展望
本文选题:天然气管道 + 装备 ; 参考:《天然气工业》2014年07期
【摘要】:要提高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运营效益,实现管道压缩机组和大口径阀门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是基础。为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相关企业,建立了国产化技术研发体系和新产品分级试验体系,并成功开发了20MW级电驱压缩机组、30MW级燃驱压缩机组和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1电驱机组研制围绕三大主体单元组织实施,研发的25MVA单元串联多电平结构变频调速装置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容量最大,研发的4 800r/min超高速防爆电机功率达22MW,研发的PCL800型离心压缩机工作点效率高、流量调节范围宽;2燃驱机组研制分两步走,围绕进口GT25000燃气轮机开发辅助配套系统和电控系统,配套国产压缩机形成产品一,同时开展燃气轮机自主研发,替换进口燃气轮机,形成产品二;3围绕焊接和密封两项技术难点开展攻关,开发的40英寸Class600、48英寸Class600和48英寸Class900三种规格两站安装方式的高压大口径全焊接球阀已全面替代进口产品。结论认为,压缩机组和阀门的成功国产化带动了装备制造行业、天然气行业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对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in China, it is essential to realize the localization of key equipment such as pipeline compressor unit and large-caliber valve. To this end, th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relevant domestic enterprises, has established a domestic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ystem and a new product classification test system. The 20MW class electric drive compressor unit and the high pressure large-caliber all-welded ball valve No. 1 electric drive uni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round the three main units. The 25MVA unit series multilevel variable-frequency speed regulating device has the largest capac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s of the same kind, the 4 800r/min super-high speed explosion-proof motor power is 22MW, and the developed PCL800 centrifugal compressor has high working point efficiency. The development of a wide range of flow regulation 2 fuel drive units is divided into two steps. Around the imported GT25000 gas turbine development auxiliary support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the domestic compressor forms a produc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gas turbine is carried out to replace the imported gas turbine. In order to solve the key problems around the two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welding and sealing, the high pressure large-caliber full-welded ball valve with 40 "Class600-48-inch Class600 and 48-inch Class900 has completely replaced the imported product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successful localization of compressor units and valves has driven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natural gas industry chain to promot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role.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北京油气调控中心;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研制和工业性应用示范工程”(编号:2011ZX05055) 中国石油西气东输二线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科技专项(二期)(编号:2009E-0101)
【分类号】:F42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朱喜平;郭存杰;付京晶;杜朝晖;;长输天然气管道球阀的结构特点与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年03期
2 王保群;林燕红;焦中良;;我国天然气管道现状与发展方向[J];国际石油经济;2013年08期
3 吉桂明;吴穷;王冲;吴艳;;燃驱压缩机组/泵组技术和应用的现状及展望[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3期
4 孙启敬;;燃气轮机压缩机组在西气东输管道上的应用[J];燃气轮机技术;2006年01期
5 朱喜平;天然气管道球阀的维护及故障排除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5年07期
6 范莉;黄泽俊;樊绪平;张敏;;西气东输管道运行调峰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喜平;郭存杰;付京晶;杜朝晖;;长输天然气管道球阀的结构特点与应用[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年03期
2 周长李;曹建国;李胜利;;阀门齿轮箱维护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2年03期
3 周淑慧;赵忠德;韩坤;郭海涛;;中国天然气管网设施开放渐行渐近[J];国际石油经济;2014年06期
4 韩斐;宋笔锋;喻天翔;崔卫民;;阀门可靠性技术研究现状和展望[J];机床与液压;2008年09期
5 王艳;;天然气管道的安装技术探讨[J];科学之友;2011年12期
6 王栋;徐维普;;全焊接球阀的制造及检验技术概述[J];化工装备技术;2013年02期
7 李树勋;把桥环;贺连娟;杜兆年;;天然气长输管线全焊接锻造球阀的密封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7年01期
8 王海峰;孙启敬;郭刚;;SPEEDTRONIC~(TM) Mark Ⅵe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及应用[J];燃气轮机技术;2008年04期
9 徐铁军;;燃气轮机在我国天然气管道行业的应用现状[J];燃气轮机技术;2012年01期
10 周建;许红川;李琦;田毅;胡梅;;川渝输气管网管存控制技术及案例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沈孝风;输气干线管网瞬态模拟仿真与优化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2 韩佳;燃气轮机涡旋管式进气滤清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宋欢欢;金坛储气库季节调峰量预测及采气管网运行工况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冲;金洁敏;田广;吉桂明;;不断升级改进的LM2500燃气轮机[J];热能动力工程;2007年02期
2 吉桂明;输气/油管线─—燃气轮机潜在的应用市场[J];燃气轮机技术;1998年04期
3 林元茂;;管道球阀故障及应对措施[J];茂名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刘峰,刘志广,朱坤锋;西气东输工程线路截断阀设置与选型[J];石油规划设计;2001年02期
5 田瑛;单蕾;孙春良;魏开华;;国外天然气管道建设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石油规划设计;2010年05期
6 朱喜平;天然气管道球阀的维护及故障排除技术[J];天然气工业;2005年07期
7 苏欣;潘亚东;章磊;张莉;张琳;;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J];天然气与石油;2008年03期
8 杨茂;傅贺平;杜毅;李丹;;数字管道施工数据采集[J];天然气与石油;2012年05期
9 李波,陈向新,杨庆阳,严大凡;利用地下储气库解决用气的不均衡性问题[J];油气储运;2003年02期
10 蒋方美,吴长春,李华;西气东输管道的短期调峰方案[J];油气储运;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丽;;六十六年磨一剑——访艾比锡压缩机(苏州)有限公司[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01期
2 贾清芳;沈文;;镜头中的CO、CO2压缩机采购记[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08年02期
3 王_";;陕鼓动力签约5万等级空分压缩机组[J];通用机械;2007年04期
4 ;绽放的“五朵金花”[J];装备制造;2010年06期
5 ;压缩机的高效节能方案[J];机电产品市场;2007年12期
6 汪学峰;;九江分公司脱硫干气压缩机组投用[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8年10期
7 李缦;;西门子PTA装置压缩机组——访西门子发电集团工业部高级销售经理朱竹亭先生[J];通用机械;2006年03期
8 汪学峰;;九江石化脱硫干气压缩机组投用[J];石油工程建设;2008年02期
9 吉桂明;;Rolls-Royce公司追加西气东输管线上的压缩机组[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3期
10 沈文;;曹德军:掀起压缩机组的“盖头”来[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天全;;2MCL-457压缩机组运行中的问题及解决[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其烈;;汽车加气站用国产天然气压缩机之崛起[A];全国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李广友;;陕鼓空分压缩机组的技术发展[A];2006年大型空分设备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卢祥林;;天然气加压站压缩机采用变频电机驱动方式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城市燃气分会气源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四次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伟;唐家丰;牛建全;;ARIEL压缩机国内成橇及应用[A];全国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传惠;应援农;;CNG加气站设备选型优化探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燃气分会压缩天然气专业委员会暨第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衍智;;超市冷柜用压缩机组节能的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高其烈;;CNG压缩机与关联装备之选型[A];全国天然气汽车加气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宝龙;颜安居;丁波;;西气东输压缩机组“躲峰用谷”节能效果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10 刘超;沈琳;宋捷;齐红兵;胡维;;武钢氧气公司低、中压氮压机联合控制系统攻关[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玉刚;“品牌”下的艰辛[N];石油管道报;2005年
2 特约记者 楚海虹 通讯员 高慧;西气东输增输工程首台压缩机换芯成功[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通讯员 李玉刚;彻底揭开“洋机器”的面纱[N];石油管道报;2006年
4 内蒙古 夏金光;三相氟利昂制冷压缩机组配电[N];电子报;2007年
5 黄斌;技能专家邓永康[N];经理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许传海;西气东输轮南首站完成2号压缩机组2000小时保养[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武炳明;大型石化压缩机成套化步伐加快[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谭论邋王玲玲;百万吨乙烯装置三套压缩机组在沈鼓投产[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张凤波;压缩机技术服务劲旅[N];石油管道报;2006年
10 宋连仲;大连石化阳光采购货比360家[N];中国石油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舒浩华;压缩机预知维护关键技术及监测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魏立东;基于智能控制的回转压缩机械故障诊断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清华;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4 刘三威;提高气举采油系统效率应用基础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凤华;空分行业中联动压缩机组控制系统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2 邢鹏飞;海洋平台压缩机组甲板结构振动特性分析及改进[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3 张鹏;管线压缩机组控制系统设计[D];东北大学;2013年
4 王志超;某化工公司烃压缩机组的汽轮机的振动异常的分析与诊断[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5 郭宏;齿轮压缩机组试车台控制系统设计[D];东北大学;2012年
6 罗枫;大口径天然气管道电驱压缩机站安装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治国;丹佛斯压缩机组装线POKA-YOKE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彭年仔;PLC技术在天然气膨胀压缩机组中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9 符家宽;基于PLC的燃气压缩机装置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宋国栋;压缩机组防喘振控制系统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48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848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