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工序分工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4 09:53

  本文选题:工序分工 + 技术进步方向 ; 参考:《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在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工序分工模式下,中国制造业会出现有偏向性的技术进步。随着工序分工参与程度的提高,技术进步会越偏向于人力资本方向。有形资本相对报酬越高,行业技术密集度越高,技术进步越偏向于有形资本方向。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y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finds that there will be biase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nder the mode of division of work. With the increase of process division participati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ill be more inclined to the direc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 higher the relative return of tangible capital is, the higher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intensity is, and the more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in the direction of tangible capital.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农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中美贸易双边真实利益测度与分配机制研究”(12CJY08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FDI对中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地位的影响”(12YJA790068)
【分类号】:F273.1;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肖文;殷宝庆;;垂直专业化与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肖文;殷宝庆;;垂直专业化的技术进步效应——基于27个制造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1年03期

3 雷钦礼;;技术进步偏向、资本效率与劳动收入份额变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12期

4 王林辉;韩丽娜;;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要素收入分配效应[J];求是学刊;2012年01期

5 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世界经济;2010年11期

6 姚志毅;张亚斌;李德阳;;参与国际分工对中国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长期均衡效应[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本凤;周敏;;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2 戴魁早;;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2年05期

3 赖永剑;周建华;;考虑俱乐部异质性的制造业技术效率——基于潜类别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4 陈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演进视角的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2期

5 张运泉;刘金霞;;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动及其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3期

6 王俊;黄先海;;跨国外包体系下技术创新的出口效应——基于浙江省制造企业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10期

7 王林辉;袁礼;;要素结构变迁对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技术进步偏态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2年11期

8 陈健;;价值链国际分工与我国制造业部门研发知识外溢[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2期

9 苑建维;;西安大学生网购消费的调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4期

10 赵文哲;;对《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一文的评论[J];中国经济学;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健;岳书敬;;产品内国际分工、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2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军;新疆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2 蒋冰冰;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产业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白嘉;模块化产业组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D];西北大学;2012年

4 赵明亮;中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顾春太;跨国公司垂直分离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殷宝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D];浙江大学;2013年

7 刘航;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制度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林在进;要素市场扭曲与制造业资本深化[D];暨南大学;2013年

9 文雁兵;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赵新华;产业融合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琳琳;垂直专业化对中国本土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2 安佰珊;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要素分配份额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2年

3 戴杰;我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陆雪琴;技术进步偏向、劳动收入份额与收入不平等的长期演化[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葛月宫;基于产品内分工的广东加工贸易升级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

6 陈丽莉;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份额的演变趋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晓霞;基于DEA的中国银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偏好及其对技术进步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杜菲;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立慧;全球分工体系调整及中国应对策略[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红叶;郝枫;;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2 胡昭玲;;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6期

3 郑志国;;中国企业利润侵蚀工资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4 文东伟;冼国明;;垂直专业化与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6期

5 张勇;;对外贸易中技术进步的标准化路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8期

6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7 张秋菊;朱钟棣;;跨国外包的承接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VECM的长、短期因果关系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8 盛斌;马涛;;中国工业部门垂直专业化与国内技术含量的关系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9 徐盈之;金乃丽;孙剑;;技术进步、企业边界与外包决策——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经纬;2008年05期

10 董直庆;王林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J];经济学家;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云章;;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J];企业经济;1984年01期

2 ;坚持技术进步使二汽走向兴旺之路[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5年04期

3 朱明堂;;在改革中崛起靠技术进步振兴——焦作市铝厂的调查[J];企业活力;1989年09期

4 良;;上海机电工业“七五”技术进步产品展览会圆满结束[J];制冷技术;1991年03期

5 于珍;;中国轻工总会会长于珍致首届轻工机械科技成果转让交易会暨信息发布会 中国轻工业装备集团技术进步工作会议的贺词[J];轻工机械;1993年04期

6 李龙天;;近年来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回顾——推进企业技术进步问题的随想[J];轻型汽车技术;1994年06期

7 ;老产品 新结构——从华工牌工具看产品的技术进步[J];中国自行车;1995年09期

8 王天柱;;依靠技术进步 生产优质PVC[J];齐鲁石油化工;1995年01期

9 ;坚持走内涵发展、技术进步的道路[J];河南化工;1999年04期

10 袁国芬;;浙江省耐火材料[J];浙江冶金;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镇涛;;T铁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A];2008电声行业专家组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对江苏印染行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方向目标的探讨[A];徐谷仓论文精选[C];2008年

3 陈清阳;;金属结构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A];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四十周年、中国焊接协会十五周年纪念文集[C];2002年

4 孙石麟;;以“佳纸的回眸与前瞻”探讨造纸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发展[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张宝全;武海林;;石钢炼铁厂依托管理平台持续推进技术进步[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魏建新;;降低钢铁企业能源消耗的实践[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魏建新;;武钢“十一五”前两年节能的实践[A];2008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建华;;从几个典型领域的发展看重庆铸造行业技术进步工作[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张世英;赵克柱;;评价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王运敏;;我国冶金矿山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A];第四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革风 刘宝秦;凤县跻身农网技术进步试点县[N];宝鸡日报;2009年

2 陈昂;技术进步才是节能根本[N];中国财经报;2008年

3 记者 薛梅;加强和创新三基工作 推动工程技术进步[N];中国石油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伟宏;相关行业发展拉动钢管需求增长和技术进步[N];中国冶金报;2004年

5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 洛玻集团公司总经理 朱雷波;坚持技术进步 提升玻璃企业核心竞争力[N];中国建材报;2008年

6 记者 冷翠华;直面“没有硝烟的战争”[N];中国船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覃泽文;技术进步推动油砂产业蓬勃发展[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周连义;中信重工召开2011年科技大会[N];中国工业报;2011年

9 姜小毛;15项成果获氮肥技术进步奖[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张崇宁;我州投入10亿元推动工业技术进步[N];凉山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向光;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洪永裕;台湾中草药生技产业技术进步之经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刘琳;新能源风电发展预测与评价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5 邢宏建;网络技术进步与网络标准竞争[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杨民;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的深层次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佟岩;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D];辽宁大学;2007年

8 淡远鹏;片段化生产、技术扩散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D];复旦大学;2006年

9 张玉春;江苏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袁潮清;中国节能降耗途径的节能效果测算及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辉耀;广西支柱产业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现状与对策[D];广西大学;2001年

2 刘家宏;我国轿车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徐贵林;西柏坡电厂基于技术进步的循环经济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刘玉成;我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评价与对策[D];中南大学;2002年

5 黄圣平;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何颖媛;中国技术进步的就业总量效应与就业结构效应[D];湖南大学;2006年

7 王莹;基于技术进步的制造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8 田晓芳;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邓军;适度工业化、技术进步与应对能源挑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孔丽;武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7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887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8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