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风电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选题:风能发电 + 战略研究 ; 参考:《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过去十年间,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浙江省的能源供应和电力供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缺。基于化石能源的种种劣势,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的电力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本文将针对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省内资源储量丰富,且发电成本接近火电成本的风电展开研究,以期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风电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建议。 在阅读大量国内外风电领域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浙江省未来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并通过Logistic生长曲线和学习曲线等定量模型,在预测风电装机容量、风电成本及火电成本走势的前提下,得出了两类电力成本持平的时间节点。 随后,本文采用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对省内风电发展外部环境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SWOT分析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的有机结合,定量分析了风电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类战略要素及其权重。文章的最后提出了浙江省风电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并对浙江省风电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
[Abstract]:In the past decad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nergy supply and power supply in Zhejiang Province have been in varying degrees. Becaus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fossil energy, renewable energy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power struc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wind power with ma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bundant resources in the province and close to thermal power cost.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 lot of literatures in the field of wind power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uses the grey system model to predict the future power demand of Zhejia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models such as Logistic growth curve and learning curve, on the premise of predicting the trend of wind power installed capacity, wind power cost and thermal power cost, two kinds of time nodes of equal power cost are obtained. In this paper, pest model and Porter's five-force model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n the province. On this basi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SWOT analysis model and 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 paper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and its weight.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goal and mode of wind power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wind power in Zhejiang Provinc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世明;刘富铀;张俊海;张智慧;白杨;张榕;;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思路[J];海洋技术;2008年03期
2 彭济锋;;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思路[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11年02期
3 张艳;;基于能源安全思考的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2期
4 ;专家认为风电是技术最成熟新能源[J];广西电力建设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5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大纲讨论会在京举行[J];ITS通讯;2003年01期
6 胡勤;;中国建筑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研究[J];兰州学刊;2006年12期
7 傅荣华;黄润秋;王运生;李山;;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1期
8 陈力华;杨亚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9 胡凌秀;李广;;金融危机下中国船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36期
10 叶玲红;;杭州市丝绸品牌形象发展战略研究[J];包装世界;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治祥;马云昌;;关于系统分析优劣的评价原则——有关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2 哈斯巴根;;牧区水利发展战略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向元望;王毓基;;区域规划系统工程中的发展战略研究[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4 张胜利;郭志禹;;民族体育观与武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曹斌云;;我国布尔肉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6 徐光明;;西部大开发工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唐英信;闻大中;;沈阳远郊十里河乡农业发展战略研究[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8 曹斌云;;中国奶山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2010中国羊业进展[C];2010年
9 郭开强;独华军;谌志道;;我国短式网球运动的发展战略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吴际友;汪晓萍;姜新华;;湖南省速生丰产林发展战略研究[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成立[N];人民日报;2007年
2 孙晓红;日本汽车是怎么开过来的?[N];当代汽车报;2005年
3 叶子;课题实用 创新前瞻[N];柳州日报;2008年
4 李晔;实现事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N];中国气象报;2003年
5 周信炎;测绘发展战略研究工作启动[N];中国测绘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宁 甘国华;承负重托 不辱使命[N];中国人口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田少军;开创新局面的重大战略[N];中国人口报;2007年
8 ;华建敏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总结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N];中国人口报;2007年
9 赵凤兰邋曹敏燕;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与和谐文化建设学术讨论会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李锦峰 王福祥;南部沿海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日前启动[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少林;西部大开发的水利需求及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陈建成;山西林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3 黄强;长江航运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洪刚;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润清;江汉平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晓彬;中石化西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7 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侯仁勇;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朱克敏;泛珠三角大都市带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巧燕;福建省非粮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牛卫燕;新疆特变电工输变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杜祥培;女子大学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4 张广东;中钢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利;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陶红;宁夏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王丽;安徽双凤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田建宏;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姜慧;华夏银行大连分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勇;合肥市开发区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8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97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