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竞争力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0 02:56

  本文选题:轿车 + 自主品牌 ; 参考:《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产销量接近2000万辆,成为汽车大国。与此同时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产销量上取得了飞速的增长,自2009年后自主品牌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其他各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但随着销量绝对量的快速增长,掩盖不住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低的事实。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小排量的微型和小型轿车,价格低廉,几乎丧失整个中高级轿车市场。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而轿车工业的发展更是汽车工业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因此研究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及如何提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的必要性以及战略意义确定我国必须发展自主品牌的轿车,又运用多个竞争力指标对比分析,得出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低的事实,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战略、策略及具体措施。 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包括该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及创新点和本文研究所主要采用的理论。 第二章是对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现状的分析。基于产品结构、产销量和市场潜力为基础对我国轿车市场现状做了分析、又对我国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国内外环境分析,得出我国必须发展自主品牌轿车才能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跨越,最后简单论述了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战略意义。 第三章是对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的分析。首先论述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模式的分析,进而得出我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的结论:其次基于规模、研发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三个竞争力指标,并通过与国外汽车品牌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低的结论。 第四章是对影响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的因素的分析,从内外部两方面对导致其竞争力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 第五章是最后一章,是针对上述分析的结果,提出我国发展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战略是“站稳低端,瞄准中端,暂时舍弃高端”,进而围绕着此战略提出振兴自主品牌轿车的三大工程,即“轿车产业集聚工程”、“轿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及“自主轿车品牌形象塑造工程”,最后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提升自主品牌轿车竞争力的具体建议。
[Abstract]: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automobile production and sales for many years, the production and sales volume is close to 20 million, becoming a big automobile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autonomous brand car industry has achieved rapid growth in production and sales. Since 2009, the domestic market share of autonomous brand cars has surpassed the market share of other brands in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sales volume, it can not hide the fact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own brand cars is low. The products provided by the independent brand car enterprises in China are mainly mini and small cars with small displacement. The price is low and the whole middle and high class car market is almost lost. Automobile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r industry is the most competitive field of automobile industry. 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s own brand cars and how to improve it. First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and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brand car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determines that our country must develop independent brands of cars, and draws the fact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ependent brand cars in China is low by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veral competitive indexes.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strategy and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own brand cars are put forward.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cluding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research statu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ve points and the main theory adopted in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brand cars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oduct structure, production and sales volume and market potenti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ar market, and analy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nomous brand cars in China. It is concluded that our country must develop its own brand car to realize the leap from a big automobile country to a powerful automobile country. At last,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its own brand car is briefly discussed.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own brand cars. First of all, it discusses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our country's own brand car, and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our country must take the road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econdly, based on the three competitive indexes of scale, R & D capability and market shar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with foreign automobile brands,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own brand cars is low.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s independent brand cars, and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its low competitiveness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last chapter,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above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our country's independent brand car is "stand at the low end, aim at the middle end, and abandon the high end for the time being". Then three projects are put forward around this strategy, that is, "car industry agglomeration project", "car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project" and "independent car brand image building project". Finally, from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three level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dependent brand cars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4;F426.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林松;;关于轿车市场自主品牌份额下滑的思考[J];汽车工业研究;2008年12期

2 崔东树;;第三篇:轿车自主品牌的绝地反攻——2006年国产AO级及以下轿车市场分析与预测[J];财经界;2006年11期

3 ;News&Memorabilia[J];爱车;2006年08期

4 张方晶;中国轿车工业呼唤自主品牌[J];当代经济;2005年09期

5 郑伟;;国产车逐鹿车市[J];工会博览(社会版);2007年09期

6 ;一汽奔腾激情上市 超强性价比力撼高端[J];经济纵横;2008年11期

7 张伯顺;;轿车市场运行平稳 自主品牌表现突出——2007年1月份乘用车市场分析[J];汽车与配件;2007年10期

8 李景升;;腊八粥[J];世界汽车;2010年01期

9 王东升;;焦点还是拐点[J];汽车观察;2008年02期

10 岳琳;;长安新武器[J];汽车观察;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华;;第三十章 外向型服装企业自主品牌创建路径研究——以江苏省服装业为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2 林元伍;;论低速汽车[A];四川省第九届(2009年)汽车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鑫;张宁;;济南市汽车4S店空间分布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龙永枢;;培育发展自己品牌[A];首届中国总部经济与广州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2005中国车市之“四色回忆”[A];2005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报[C];2005年

6 ;2008年中国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分析研究[A];2007年度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用品行业年度报告[C];2008年

7 白尚勇;张国春;;浅谈山羊绒花式线的开发[A];第十四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汤敏;;强化技术创新 提升自主品牌 大力开发海洋工程装备[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9 任德曦;胡泊;邹长城;彭澎;占红星;;论我国核电品牌的“建”与“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健颖;;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品牌战略[A];第十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耿慧丽;回归A股 长城汽车危与机[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自主品牌全面逼宫 车价迎来新拐点[N];当代汽车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葛荣根;胡茂元揭秘 G上汽首款自主品牌轿车[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记者 申成勇 通讯员 翟东胜;自主品牌全面逼宫 车价迎来新拐点[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刘霞;自主品牌冲击中级车阵营[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史天舒;自主品牌轿车已形成突破局面[N];经济参考报;2006年

7 李铁铮;8万元“骏捷”彰显自主品牌轿车风采[N];经济日报;2006年

8 黄明君;宣战中高级车市自主品牌实现一箭三雕[N];西部时报;2006年

9 ;自主品牌进入健康快速发展期[N];经济日报;2007年

10 于丹;自主品牌:站稳脚跟要靠后续研发实力[N];经理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立治;我国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牛大勇;自主品牌汽车集团构建汽车金融服务专业机构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李明星;基于品牌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柳岩;回顾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阶段及其发展关键[D];吉林大学;2009年

5 卢锋;中国汽车市场点爆式增长规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李春荣;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竞争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郭文强;我国轿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詹长春;技术能力与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谢淑萍;中国轿车市场需求缺口的度量及其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艳娥;顾客体验对轿车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淑霞;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曾卫;中国发展自主品牌轿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振洲;我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竞争力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申佰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邢宗辉;我国轿车企业的自主品牌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帅;我国服装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战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雷蕾;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前景[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薛嵩;论自主品牌轿车的文化营销[D];四川大学;2006年

9 包志敏;内蒙古羊绒制品自主品牌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10 易怀胜;乘用车自主品牌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42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042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