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
本文选题:木材供给 + 全要素生产率 ; 参考:《林业经济问题》2014年05期
【摘要】:基于2004~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和分析了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中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年际间增长速度差异较大,但推动各年度增长的关键力量均是技术进步;在四大地区中,只有东北地区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其他三个地区均增长,且增长动力相似;由于技术效率提升乏力,超过40%的省份木材供给全要素生产率下降。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4 to 2012,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imber supply in China was measur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DEA-Malmquist index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imber supply in China is increasing rapidly, and the main motive force of the growth i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growth rate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imber supply in China varies greatly from year to year, but the key force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each year i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 the four regions, only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timber supply in Northeast China has declined. The other three regions all grew with similar growth momentum;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the provinces suffered a decline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wood supply due to weak technical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3020、70973020、71273051、71173039)
【分类号】:F426.88;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喜山;;国家木材供给安全保障对策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黄安胜;许佳贤;徐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差异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4 ;关于保障中国木材安全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0年01期
5 刘秉镰;李清彬;;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实证分析:1990—2006——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6 苏兴国;陈文汇;;中国木材进出口量和木材进口价格之间动态影响机制分析——基于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J];林业经济问题;2014年01期
7 尹润生;;转向效率标准——解决木材供应和林地配置问题的新思维[J];林业经济;1988年05期
8 郭淑芬;聂影;;我国木材流通效率的制约因素及其消减——基于供应链理论的分析[J];江苏商论;2010年10期
9 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年05期
10 袁晓玲;张宝山;;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明亮;;木材市场的实证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2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3 杨杰;叶小榕;;基于DEA视窗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的安徽环境效率动态变化研究——以安徽17个城市2004—2009年数据为样本[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李茹兰;张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对我国区际经济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6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7 刘重力;付斌;李慰;;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国家级开发区间全要素生产率比较研究——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8 肖腊梅;刘继云;;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0期
9 丘兆逸;;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效率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10 刘霖;秦宛顺;;县域工业生产率演变:浙江经验[J];财经论丛;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晶;;地区经济结构差异是我国货币政策存在区域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吗?[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谢芒芒;赵敏娟;;陕西省城镇土地效率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葛虹;黄yN;逢守艳;;多产出下的随机生产前沿与典型技术效率[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4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5 黄德春;林丽;刘炳胜;;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及动因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7 严立冬;屈志光;黄鹂;;经济绿色转型视域下的生态资本效率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8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博;银行国际化:演进、模式和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付雯雯;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与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卫民;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要素[D];南京大学;2011年
6 洪燕真;基于农户经济视角的油茶供给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钱良信;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D];安徽大学;2011年
8 邓蕾;中国集装箱港口企业生产率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谭小明;南昌市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房晓丹;土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基于长三角面板数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陈伟;内生增长框架下FDI对不同行业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荣爱兴;辽宁省城镇社会救助资金效率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禹淇;中国上市银行效率与信用风险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鹏;中国“新型工业化”增长绩效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1985-2009)[D];南开大学;2011年
10 毕志雯;低碳约束下我国物流产业技术效率动态评价[D];南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喜山;;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林业 构筑国家木材安全保障体系[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程宝栋;宋维明;田明华;;2004年我国主要木材产品进口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程丹润;李静;;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区效率差异研究:1990—2006[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4 高春亮;;1998-2003城市生产效率:基于包络技术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5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6 章允清;;卫闽林场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的研制[J];福建林业科技;2006年03期
7 罗刚平;祝志勇;;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方法[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8 彭水军;包群;;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9 印中华;宋维明;;我国原木进口与木质林产品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
10 朱南,卓贤,董屹;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与改革策略[J];管理世界;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雅惠;木材物流系统优化与信息平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鄢哲;姜雪梅;;南方集体林区木材供给行为研究[J];林业经济;2008年09期
2 刁钢;程宝栋;宋维明;;中国森林资源与木材供给系统动力学模型[J];生态经济;2013年12期
,本文编号:2065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065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