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及其治理研究
[Abstract]:Eco-industrial park symbiotic network is a key link to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eco-industrial park.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concept model of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symbiotic network and its governance. Under the goal of managing symbiotic network with both symptoms and symptoms, this paper makes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on the symbiotic nature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ymbiotic network of eco-industrial park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symbiotic network in our country, and takes th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innovate the management path of symbiotic network in Eco-Industrial Park and to perfect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governance of symbiotic network.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分类号】:F205;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广明;黄有光;;区域生态产业网络的经济分析——一个简单的成本效益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2 李晓娣;;企业集团子公司协同治理的合作博弈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年18期
3 张仁桥;;生态工业园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7年05期
4 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探析[J];中国软科学;2002年03期
5 田金平;刘巍;李星;赖玢洁;陈吕军;;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用;;大型化工项目体现的循环经济理念[J];安徽化工;2008年02期
2 张斌;;甘肃省农业循环产业经营模式研究——以宏丰公司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1期
3 李闯;;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西部地区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4 杨洁;刘家顺;;发展循环型农业运作方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5 高松;汪建明;;基于系统分析的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6 冉珑;田义文;;试论循环经济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的法律地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7 谈圣伊;;农村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8 李杰兰;焦慧元;刘晓乾;吴士锋;;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9 韩新明;;产业生态网络视阈下旅游企业耦合的合作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6期
10 和献中;王世金;;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满洪;;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来自浙江省的调查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梁日忠;赵艳龙;温诚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舒伟;张晶;严丽平;周铭;;上海市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江心英;;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研究[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盛明泉;高利芳;;面向循环经济的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陆燕春;;论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邓启明;黄祖辉;;两岸循环型农业之发展比较与交流合作[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胡晶琼;江可申;;循环经济视角下水泥工业和垃圾处理产业的“双赢”选择——利用新型干法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段宗志;李大华;;论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徐水太;梁旗;;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士金;同煤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袁爱国;河南省铝土矿资源分布与开发策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姜宏汝;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樊利钧;基于资源共享的价值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黄明元;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邹君;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鹿彦;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消解规模化养猪环境污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伟伟;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夏蕾;中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保障措施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飞;抚顺矿业集团油母页岩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何秀玉;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钢铁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玉琴;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张敬重;以工业园为载体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黄宗超;广州开发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黎有才;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喻杰;生态工业园内产业链和企业共生关系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云;周德群;李旭;王辉;;我国制造企业构建虚拟生态工业园模式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7期
2 郭庆方;;循环经济—经济可循环度及其实现条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2期
3 李有润,沈静珠,胡山鹰,陈定江;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区的研究与进展[J];化工学报;2001年03期
4 冯南平;熊必琳;;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虚拟生态工业园运行模式[J];科技与管理;2006年04期
5 郭莉,苏敬勤;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8期
6 郭莉;Lawrence Malesu;胡筱敏;;产业共生的“技术创新悖论”——兼论我国生态工业园的效率改进[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0期
7 ;历经四年整顿4813家开发区撤并[J];领导决策信息;2006年47期
8 韩天锡,兰友根;虚拟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环境及运行条件研究[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9 曹英姿;潘伟斌;黄勇华;;关于构建珠江三角洲生态工业网络的思考——以中山市为例[J];四川环境;2006年05期
10 高丽峰,赵丹丹,宋永辉;副产品交换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兵;刘苗;;低碳经济与生态工业园[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1期
2 王维兵;刘苗;;生态工业园与产业链构建[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0期
3 邓伟根;张艳;;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政府角色[J];经济论坛;2006年12期
4 高丽峰;张文超;;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工业建设[J];商业时代;2006年28期
5 ;打造生态高效千亿铜产业基地——阳谷祥光生态工业园(千亿)暨年产32万吨铜深加工项目奠基[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年03期
6 ;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环保生态工业园——内蒙古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环保工作纪实[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年03期
7 谢佩祥;;携手闯市场——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生态工业园质量兴园工作站发展纪实[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年04期
8 ;写字楼资讯[J];安家;2007年12期
9 陈彬,李红伟;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5期
10 黄志鸿;;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稳定性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洋;;柳州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刍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胡正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全面推进生态工业园建设[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曹俊;;在园区层面大力推行循环经济——苏州高新区生态工业园建设实践[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黄解宇;孙振华;;山西省生态工业园模式构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5 陶飞;臧树良;;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朱蓓;肖军;;生态工业园发展综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王震;石磊;;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实践及其最新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杰;王宪恩;赵文晋;刘东梅;赵晓霞;;生态工业园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孟玲玲;惠秀娟;;生态工业园的建立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寇蓉蓉;;天津市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红华 记者 涂映红;广丰打造新型生态工业园[N];上饶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李禾;建设国家生态工业园低碳成“关键词”[N];科技日报;2010年
3 麻智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工业园构建与发展研究[N];江西日报;2010年
4 记者 成燕 通讯员 安鸿娟;经开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N];郑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彭扬飞 通讯员 吴春久 杨哲;岳阳县生态工业园 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区[N];岳阳晚报;2010年
6 章轲;固体废物难循环专家抨击不少生态工业园“徒有其名”[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斌;中日拟建曹妃甸生态工业园[N];河北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青山;生态工业园新亮相[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9 李炳智邋屈晓旭 苏辉;旬阳生态工业园规划通过评审[N];陕西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范京蓉;深圳可建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N];深圳特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毅;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田晓艳;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园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李小鹏;生态工业园产业共生网络稳定性及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吴文东;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天津大学;2007年
5 边均兴;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刘力;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劳伦斯(Lawrence Malesu);环境技术创新对产业生态管理—沈阳铁西区产业共生困难的创新[D];东北大学;2010年
8 赵晓东;中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实施载体选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9 闫海清;氯碱化工产业共生网络规划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苏迎平;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莹;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的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刘坚;基于生态文明背景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袁树新;鄱阳湖区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程旭;基于循环经济的造纸生态工业园构建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5 梁瑜;天然气化工生态工业园构建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6 肖慧;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园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王向丽;生态工业园产业链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8 崔丽;江西省生态工业园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周戎;循环经济视角下县域生态工业园规划与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梦;生态工业园中产业链优化及评价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14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214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