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1998年

发布时间:2017-02-06 08:41

  本文关键词:家具配料工段的作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1998年

中国典型强震震后形变有效松弛时间研究

王庆良  张希  王文萍  梁伟锋  

【摘要】:正一个强震发生之后,经常可以在震区观测到震后形变随时间的指数型衰减现象。研究表明,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介质尤其是软流圈介质的粘弹性流变特征引起的。本文根据中国五大典型地震的震后垂直形变资料,利用单层标准线性固体粘弹性位错模型,对岩石圈和软流圈的一化模型的有效松弛时间进行了最小二乘反演。并进一步探讨了震后粘弹性形变在余震持续时间预测、古地震震级确定、地震地形变化等方面的应用。

【作者单位】:
【分类号】:P315
【正文快照】:

一个强震发蛋之后,经常可以在震区观测到震后形变随时间的指数型衰减现象。研究表明,发生这 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球介质尤其是软流圈介质的粘弹性流变特征引起的。本文根据中国五大典型 地震的震后垂直形变资料,利用单层标准线性固体粘弹性位错模型,对岩石圈和软流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乔学军;郭利民;;新疆伽师强震群区的InSAR观测研究[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01期

2 张艳梅;江在森;李斐;方颖;;基于DINSAR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形变探测[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03期

3 艾印双,郑天愉;青藏高原地震活动及其构造背景[J];地球物理学进展;1997年02期

4 任金卫,王敏;GPS观测的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级地震地壳变形[J];第四纪研究;2005年01期

5 王瑜,李齐,万景林,李大明;西藏南部地区南北向构造的形成及动力学探讨[J];地震地质;2000年S1期

6 蒋长胜,吴忠良;由“重复地震”给出的中国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估计[J];中国地震;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晋昆;;浅论阿吒力教传入大理的时间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27期

2 胡归;;国际时间研究会准备召开“科学、时间和中国与西方社会”学术讨论会[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03期

3 范岱年 ,金观涛;一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多学科会议——记国际时间研究会第五次会议[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3年05期

4 谭凯;王琪;王晓强;杨少敏;李杰;;震后形变的解析模型和时空分布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5年04期

5 钟永萍;;配送中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6 王贤仁,卢艳清;永胜台地形变与澜沧——耿马地震的破裂过程[J];地震研究;1993年04期

7 邵志刚;傅容珊;薛霆虓;黄建华;;以Burgers体模型模拟震后粘弹性松弛效应[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05期

8 谭凯;李杰;王琪;;大地测量约束下的阿尔泰山岩石圈流变结构[J];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6期

9 邵志刚;傅容珊;薛霆虓;查显杰;;震后短期和长期形变模拟以1960年智利M_W9.5地震为例[J];地震学报;2008年04期

10 张晁军;曹建玲;石耀霖;;从震后形变探讨青藏高原下地壳黏滞系数[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盛林;胡天玉;梅华;;自动观测系统的采样间隔时间研究[A];“2010年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军英;朱晶;;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时间研究[A];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安全[C];2010年

3 张斯奇;孙玉军;张怀;石耀霖;;日本本州9.0级地震变形及其对中国临近地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鹏;鲍李峰;;利用测高卫星观测苏门答腊地震前后海面高的变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晶;[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本报记者 王婷婷;[N];科技日报;2010年

3 陈君;[N];中国体育报;2003年

4 田宜海;[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5 香港城市大学MBA课程主任 曾渊沧;[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王志刚;[N];太原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谢朝红;[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实习记者 申海洋;[N];民营经济报;2008年

9 程磊;[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10 朱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维生;板式家具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2 万永革;地震物理过程模型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06年

3 胡培安;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培义;家具配料工段的作业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2 杜海;实施IE技术保证产品交货期的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侯文皓;多单元柔性制造系统的人机比仿真建模与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4 唐俊;敏捷制造环境下的时间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5 周燕;X工厂X型航空发动机高低压压气机维修工时定额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郝景新;板式家具典型作业岗位工时与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刘艳红;批量与设备影响板式家具成本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程博;六气囊后悬架装配作业方法研究与作业改善[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袁荣健;工作研究在电气成套作业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赵静;相对论性隧穿时间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家具配料工段的作业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0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0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5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