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煤电企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9 14:31
【摘要】:基于煤电企业快速发展及其承担的安全、环保、资源节约等社会责任要求,可持续的煤电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支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从提高企业培训资源利用率、打造精细化人才队伍的角度出发,一是建立多序列发展标准模型,精确采集人才状态;二是构建灰色聚类模型,进行数据定量分析,形成不同序列人才的灰类等级聚类,为煤电校企联合精细化人才培养提供数据支撑。
[Abstract]: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uch as saf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ource saving and so on, the cultivation and support of sustainabl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ersonnel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and electricity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enterprise training resources and build a fine talent team, the first is to establish a multi-sequence development standard model to accurately collect talent status; The second is to construct the grey clustering model and carry out the dat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o form the grey cluster of different sequence talents, which provides the data support for the coal power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union fine talent training.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MS33)
【分类号】:F224;F426.61;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庞敏;张建东;刘明阳;;基于白化权函数聚类法的航电系统效能评估[J];计算机仿真;2012年04期

2 沈小伟;王飞跃;程长建;刘希未;;聚类分析方法在企业班组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学报;2012年04期

3 奚秀岩;;基于模糊聚类模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4期

4 陈厚合;运奕竹;邢文洋;胡星;;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电力系统负荷节点分区策略[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12期

5 刘思峰;谢乃明;;基于改进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新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6 张栋;白建华;;我国煤电中长期发展形势分析[J];中国电力;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妮;汪军;陈庆东;;棉花检测能力认证活动中统计模型的应用[J];纺织学报;2012年10期

2 胡兴;李成俊;陈璋;张琼瑛;庞亮;龙凤;;公路边坡绿化的景观质量评价等级研究[J];北方园艺;2013年12期

3 王化中;强凤娇;祝福云;;会计人员素质量化评估探讨——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聚类分析[J];财会通讯;2014年01期

4 张道天;严正;韩冬;张娜娜;陈辉;余南华;;采用灰色聚类方法的智能变电站技术先进性评价[J];电网技术;2014年07期

5 闫滨;孙友良;闫胜利;郭超;刘桐渤;;一种新型的组合赋权方法及在水闸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10期

6 赵晓东;王俐莉;熊艳晔;;云理论的临近空间系统效能评估[J];四川兵工学报;2014年11期

7 陈茜;刘扬;苏利阳;陈劭锋;王毅;;不同煤电技术选择的综合环境经济影响分析[J];系统工程;2014年10期

8 陈颖瑜;;基于无功源控制空间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分区[J];硅谷;2014年21期

9 严俊;林月柑;陈可嘉;;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空管系统安全评价[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成煜;杭乃善;;基于电网中枢点识别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方法[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Jianguo Cui;Zeli Lin;Liying Jiang;Yiwen Qi;Fengxia Ma;Xin Jin;;Health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Aircraft Hydraulic System Based on Gray Clustering[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林月柑;陈可嘉;;空管系统安全指标体系与灰色评估[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李天博;黄毅敏;齐二石;;企业管理创新绩效的灰色聚类评价研究[A];第25届全国灰色系统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余昆;大型船舶驾驶室人机界面综合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王巧莲;企业核心员工自适应职业发展管理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彦杉;药品供应链的风险评估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陈晓妮;质检系统棉花HVI能力认证评估模式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孙广伟;基于灰色评估模型的服务外包企业人才管理成熟度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4 刘红;物流通道的应急可靠性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艳利;破碎岩层采场稳定性分级及锚杆支护参数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杨腾腾;基于GREY-ENTROPY方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7 刘倩;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与选择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潘群群;基于主成分与灰色聚类相结合的安徽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9 肖承地;硬件产品设计缺陷形成机理的关系网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余华杰;煤矿逆向物流网络建模与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勇;冯杰;;基于灰色聚类的海上目标威胁等级评估[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3期

2 郭庆来,孙宏斌,张伯明,吴文传;基于无功源控制空间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分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年10期

3 熊虎岗;程浩忠;孔涛;;基于免疫—中心点聚类算法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2期

4 赵金利;余贻鑫;;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区和关键断面的确定[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7期

5 贾宏杰;穆云飞;孙建伟;徐宪东;;基于微扰的割集电压稳定域局部边界求解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年18期

6 赵晋泉;刘傅成;邓勇;李可文;方朝雄;黄文英;;基于映射分区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7期

7 李国庆;姜涛;徐秋蒙;陈厚合;贾宏杰;;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的裕度灵敏度分析及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年04期

8 姜涛;陈厚合;李国庆;;基于局部电压稳定指标的电压/无功分区调节方法[J];电网技术;2012年07期

9 高文天;吴勇;张建东;;基于模糊分析的灰色聚类法在综合航电系统仿真可信度分析中的应用[J];电子测量技术;2010年05期

10 王飞跃;人工社会、计算实验、平行系统——关于复杂社会经济系统计算研究的讨论[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荣;国家高新区创新主体间功能转换及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妙英;;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人员选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20期

2 吴波;夏良华;郑百源;杜军乐;吴豫杰;;设备健康状态灰色聚类评估的一种改进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年10期

3 周彦兵;郭卫萍;;基于灰色聚类决策的企业员工的招聘与选拔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4 王巧莲;余顺坤;;基于灰色聚类模型的煤电企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煤炭;2014年03期

5 魏敏;;基于灰色聚类下的梯度推移粘性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03期

6 宋江敏,刘加伶;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模型及应用[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梁静国,杨丽,姚平;灰色聚类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3年11期

8 陈业华,黄元美;灰色聚类协调分析模型及其应用[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9 贺琼,王俊涛;灰色聚类决策在上市公司投资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5年12期

10 迟国泰;程砚秋;王丽君;;基于灰色聚类的社会评价模型及省辖市的实证[J];中国管理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灿平;;灰权一灰色聚类方法及工程应用[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2 黎传琦;李思泽;;灰色聚类评估在信贷风险中的应用(英文)[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吕凤虎;李宜敏;罗爱民;罗雪山;;一种改进灰色聚类评估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查金茂;;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灰色聚类关联分析法[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薛俊芳;高建刚;;基于灰色聚类的子拆卸体划分[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牛继强;;基于赋权共原点灰色聚类的区域资源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董春;吴春华;孙晓利;;基于灰色聚类的中国重要城市期间综合竞争力评价与空间性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张平;谷利泽;杨义先;;灰色聚类评估模型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宜峰;张治;谢志毅;;灰色聚类决策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思峰;;定权灰色聚类与长葛县综合发展规划评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玮;基于灰色聚类与模糊综合评判的空气质量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坤;灰色预测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3 田学农;基于DGA的变压器绝缘故障灰色聚类诊断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胡建国;关于配送中心作业流程中若干环节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11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11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b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