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销售侧分时电价政策实施经验与启示
[Abstract]:China's sales-side TOU policy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ten years and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power resources.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data of TOU electricity price in 28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carrying out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cope of user execution, the division of time periods, and the level of electricity price. Four key issues of electricity price ratio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rfecting China's TOU policy and realizing fine demand-side management (DSM).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研究”(批准号12&ZD051)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批准号13k058)
【分类号】:F426.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森;分时电价使六安供电局与客户“双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4期
2 浩钧;分时电价不要误导[J];大众用电;2002年01期
3 林致本,林长龙;安徽峰谷分时电价的试点工作[J];华东电力;1997年03期
4 杨成安;对在农网中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分析[J];农村电气化;1997年04期
5 韩金福,梁培森;我县农村峰谷分时电价的实践[J];农村电工;1997年04期
6 舒永生;浅议居民峰谷分时电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年04期
7 叶键;对居民用电实施分时电价的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2期
8 霍雪松,金益民;电力市场中分时电价模型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03年02期
9 佘家斌,,王新建;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调节电力供需矛盾[J];农电管理;1997年05期
10 谢斌;利用“分时电价” 降低电费成本[J];大众用电;200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畅;;分时电价对夏季高峰负荷影响的分析[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温秀忠;;现行电价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林志红;;照口水电厂优化调度策略的分析[A];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分会场——提高水电站水库调度技术 推进海西经济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谭忠富;李晓军;;关于我国电力市场营销的独特性问题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良友;杨素萍;尹佳音;张艳馥;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峰谷分时电价问题研究[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屠珊;胡哺松;万和军;;电力市场条件下电价影响因素及合理电价研究[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湖南省电力工业局文件[A];2000年湖南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赵永亮;刘万福;林海英;赵庆波;曾鸣;;电力营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总体框架研究[A];2003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分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鹤;王鲁;;市场环境下我国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激励机制的建议[A];2007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分专委会)二届三次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刘钧;益彬;;全国电力供需紧缺 江苏多措化解困境[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鲍丕勇 见习记者 李璐;1400余家企业暂停分时电价[N];徐州日报;2010年
2 记者 范思立;采用分时电价代替阶梯电价[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蔡国雄;建议采用分时电价代替阶梯电价[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廉维亮;分时电价比阶梯电价更节能[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陈弘仁;蔡国雄:分时电价更可取[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6 齐泽萍;省城分时电价“一个巴掌拍不响”[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7 记者 关媛媛;下班前手机一按 到家后饭就煮好[N];重庆日报;2010年
8 王长兴 马文俊;上海农业合作社生产用电分批享受分时电价[N];国家电网报;2009年
9 记者 孟为;居民用电每度上调八厘三[N];北京日报;2006年
10 通讯员 李慧 耿玉和 记者 戴作仁;13万户居民年均受惠7500万[N];连云港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严;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产业价格链优化模型及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2 张明文;中国煤电产业链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段登伟;配电市场管制及供电公司风险规避的定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继东;电力需求侧响应的效益评估与特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5 易俗;基于数字仿真的地区配电市场运营风险分析及综合决策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王勇;用于电力行业决策支持的多AGENT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广娟;中国发电产业节能降耗的优化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8 关勇;提高电能效率目的下电网企业购售电风险度量与控制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9 吴玮;区域电力市场下梯级水电站上网组合竞价理论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郭磊;中国电力产业厂商市场力量的防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伶;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分类分时电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宁向南;基于遗传算法的DSM分时电价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韩伟吉;需求响应特性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张亮;珠海分时电价及可中断电价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何晓磊;分时电价模型的负荷预测、聚类分析及建模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丁宁;基于DSM的峰谷时段划分及分时电价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7 但唐军;带独立电源电力公司的分时电价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8 娄竞;基于需求弹性理论的供电企业分时电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9 吴秋伟;基于DSM分时电价的确定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于喜海;发电企业上网电价设计中的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2469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69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