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技术整合效果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研究——以西安市军民技术整合为例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陕西银行学校;
【基金】:西安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西安军民两用技术整合模式与机制研究”(SF1009(4))
【分类号】:F426.48;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新改;夏彬;;浅析发达国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国防技术基础;2010年04期
2 寇伟;;美国构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经验及启示[J];创新科技;2012年11期
3 仝爱莲;;国外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之政策[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9年04期
4 舒本耀;张伶;杨鹤;;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5 张跃东;贾志欣;;解决政企不分问题 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J];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6 张曦;韩树春;;军工企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的新挑战和新思路[J];航天工业管理;2010年02期
7 梁光烈;;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J];求是;2011年15期
8 李淑惠;;军民两用科研项目产业化问题研究——以陕西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沙志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J];中国军转民;2009年01期
10 罗永光;;军民融合是提升我国军工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J];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阳;李骅;;南京市新农村建设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2 申雷明;徐梅;王福林;张浩;;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黑龙江商品粮基地区域经济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3 吴东岩;范万岗;胡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飞行模拟器效能评估[J];兵工自动化;2007年11期
4 秦轶;;AHP+FUZZY模型在焦化产业环保技术创新分析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5 赵华;尹贻林;;基于ISM的工程项目合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姜政一;;全国人身保险业务增长速度研究[J];保险研究;2008年07期
7 王欢欢;孙博;;我国物流业发展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刘佳;;现代城市管理法治系统的构建与优化[J];上海城市管理;2011年03期
9 吴疆;彭程;;基于层次分析法网络教学评价指标权重的建立[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10 石振武;赵敏;;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值[J];科技和产业;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马佳;;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量聚集效应的聚类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吴蕾蕾;王维;;基于TRL的装备研制项目技术风险评估[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煜芳;朱隆魁;葛爱学;魏继华;;弹道导弹军民融合发展的模式[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许苏豫;张小兵;;基于学科建设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体系[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朱志凌;杨嘉霖;董啸虎;;对非军工企业承担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思考[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李志鹏;赵捍东;廖周敏;张帅;;经济实力与国防实力同步发展探析[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杨黎静;谢素美;张楚民;谢健;李立新;;军民融合战略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朱蕾;张伦武;胥泽奇;牟贤良;文邦伟;肖敏;;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站网军民融合实践与思考[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何伟胜;王军;;军地合作,军民融合,共同推动军民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启成;卷烟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及管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赵立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赵楠;基于机器学习的供应链绩效智能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何伟怡;公共项目绩效改善路径:LCC推广促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崔巍;煤炭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林真;蔬菜和茶叶产品管理与控制系统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7 张彦琦;重庆市卫生服务系统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潘鸿;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9 周云平;转型期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刘晓峰;基于多属性决策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婷;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风险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构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廷丰;基于组合赋权与局部变权的煤矿安全评价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爱戟;国际货运代理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马文姬;云南省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武斌;长江航运支持保障船舶节能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湘军;航道工程船舶系列化监测系统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瑞;我国景区门票电子商务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苏苑园;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在线安全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刘方;金属矿山地下采矿方法选择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唐曙光;;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体制创新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2 陆海霞;;对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5年03期
3 于宗林;;坚定地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J];国防;2009年01期
4 易安;燕子;;发展创投,促进科技产业化[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03期
5 王东武;;论科技风险投资中的风险与防范[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1期
6 姜鲁鸣;;关于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思考[J];国防科技工业;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秀荣;王斌;;影响二手车价值的因子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2 邹鲜红;黄健柏;;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医药制造业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系统工程;2009年12期
3 姜飞;文毅荣;;基于因子分析的汽车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7期
4 林春艳;姜慧;;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08年02期
5 杨杰;杜卓君;;安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中国建筑业2006的截面数据[J];北方经贸;2008年04期
6 宋静雅;;因子分析法在我国汽车产业整车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5期
7 叶娇;;我国软件外包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赵艳;;因子分析法在中国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研究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0期
9 刘建翠;;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年01期
10 崔婷婷;杨磊;;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软件行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峰峻;张国胜;;工业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A];数学及其应用文集——中南模糊数学和系统分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卷)[C];1995年
2 吴冲;朱世香;卫士钊;;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陈健;;和谐视角下的我国制造业绿色化研究——基于31个省市的比较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4 张立辉;乞建勋;谭忠富;;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金楼;康正;;基于灰色理论的项目多目标决策模型及在造船工程中的应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志国;啤酒业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系统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2 李响;基于学习创新的生产消费服务企业管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尹峰;煤炭应急储备规模与布局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郑松青;基于知识链的造纸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丽;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2 刘小岑;凯乐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建立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3 齐祯;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4 李学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刘 ;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定量评价及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冯涛;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陈旭峰;我国软件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8 周纯;奥迪品牌形象构成要素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曹陆松;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杨鹏;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构建[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71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7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