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能源消耗影响因素及其预测预警

发布时间:2019-05-13 17:05
【摘要】:文章基于1985~2007年统计数据,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法分析影响我国能耗的主要因素;建立各主要影响因素与能耗间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预测了2008~2011年的能耗值;利用3σ原理和boot-strap方法划分警区,构建了我国能源预警系统。仿真结果表明:2008~2011年我国能耗趋势将持续增大,都落入巨警区,能源消耗形势十分严峻。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85 to 2007,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by using grey comprehensive correlation method, establishes 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rediction model between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forecast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value from 2008 to 2011. The energy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China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3 蟽 principle and boot-strap method to divide the police area.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end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from 2008 to 2011, all of which will fall into the giant police area, and the situ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is very seriou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唐山学院土木工程系;
【分类号】:F4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云鹤;;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0期

2 李继尊;;中国能源预警模型及其预警指数的创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彭勃;雷家殨;;基于灰色系统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制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9期

4 董力通;谭显东;刘伟国;刘海波;;基于SVM的“弹性系数-投入产出”电力需求预测分析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军贤;;中部县域城镇化工业化与能源消耗量关系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3 刘梦琴;刘轶俊;;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基于30个省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4 张欢;成金华;;我国城市化与能源需求关系检验[J];城市问题;2011年08期

5 黄飞雪;靳玲;;城市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机制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1年01期

6 王伟同;褚志明;;辽宁省城市化进程的能源约束“尾效”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阚大学;罗良文;;我国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8 金恩斌;;吉林省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J];东疆学刊;2011年02期

9 杨杰;宋马林;;安徽城市节能降耗效率动态变化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樊杰;李平星;;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成新;蒋红花;王格芳;周玉杰;;山东省能源供求预测与集约利用对策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2 成枢;贾波;;山东矿产资源供求联动分析[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毕军贤;;中部县域城镇化与工业化、能源消耗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萍;基于IANN的县域农业可持续性预警模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白卫国;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自选择博弈研究及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春林;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构架与实证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琪;公众节能行为的经济分析及政策引导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谢品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效应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7 李f ;市场机制下电网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罗汉武;能源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测度分析及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薛黎明;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10 廖亮;中国天然气供需分析与需求预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云鹤;;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与中国的能源消费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0期

2 王慧敏,陈宝书;煤炭行业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11期

4 徐言;陈丽萍;周晖;王玮;;基于港口经济特点分析的电力需求预测[J];电力学报;2009年03期

5 吴文盛;我国石油资源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6 从荣刚;张燕琳;赵亚楠;;基于SVM模型的山东省电力需求预测[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3期

7 顾洁;储琳琳;施伟国;;不确定性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方法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年03期

8 黄晨宏;;影响上海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及电力需求预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年03期

9 葛家理,胡机豪,张宏民;我国石油经济安全与监测预警复杂战略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1期

10 程鹏;韦雅君;李金颖;甄成刚;;基于改进的并联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在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J];广东电力;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凌峰;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危机预警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华;;降低能源消耗 追求真实增长[J];环境保护;2006年06期

2 周承;张萍;;葫芦岛市能源消耗现状及对策分析[J];节能;2007年03期

3 潘美玲;;我国能源消耗的统计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4 涂锦;甘犁;;一个跨国家(时间)能源消耗水平比较的理论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刘欣;黄贤金;;中国边际能源消耗的时空分异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年06期

6 树友林;王怀明;;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7 常中甫;;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5期

8 王秋红;杨波;;甘肃省能源消耗变动状况及其特征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0年03期

9 Phil Kaufman;Marcia Walker;;能源消耗管理[J];软件;2010年09期

10 赵德生;;农机作业减少无谓能源消耗的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连霞;范伟;;对标挖潜,降低能源消耗[A];2011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谢健宏;;加快经济发展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关问题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3 魏艳旭;孙根年;李静;;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前后两个30年的比较[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王学森;张利强;;实施科技和管理创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6 魏建新;周章华;;强化能源消耗对标 降低企业能源消耗[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7 刘浩;宋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环境压力评价方法探讨[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8 树友林;王怀民;;地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9 黄相农;;开展节能咨询 降低能源消耗[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吴婧;;福建地区居民生活能源消耗状况与改善途径[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沈学友;欧盟将对汽车引入能源消耗等级标识[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2 邵春和 记者  王玮;能源消耗要下降4个百分点[N];黑龙江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葛传东;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再降百分之二十[N];辽宁日报;2006年

4 安黎霞 郝旭红;晋中为能源消耗戴上“紧箍咒”[N];山西日报;2007年

5 何鑫坚 沙煜博;上海总队三支队科学掌控能源消耗“闸刀”[N];人民武警;2008年

6 本报记者 孙盈;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工作效率[N];徐州日报;2014年

7 张君平;开发地热能降低能源消耗[N];中国建设报;2014年

8 周天勇;能源消耗的降低与国民经济的增长[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陈雪芹;能源消耗降低4%目标导向效应显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10 王珍珍;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统计“新规”还原数据真实[N];中国交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涛;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徐广印;道路物流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及运行调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林锡动;环境导向与建筑开发规划管理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璇;我国能源消耗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2 刘润生;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变迁[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祝晓庆;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响应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郑聪;我国能源消耗状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胡锐;武汉市能源消耗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继成;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脱钩及产业结构转型路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7 魏银丽;甘肃省生活能源消耗及其节能减排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张铁映;城市不同交通方式能源消耗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罗山;二重集团公司能源消耗系统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张后立;广东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76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76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