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中国国有工业企业效率研究——基于SFA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9-05-20 15:27
【摘要】: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2000~2011年中国各省份的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值进行了估计,计算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指数、规模变化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并对造成技术无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国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效率逐渐下降,虽然国有工业企业存在较明显的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提高的趋势却在逐年减弱,且国企规模经济不显著。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推进国有企业的集约化改革以及深化地区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是提高国有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有效手段。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echnology efficiency of the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n the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11 is estimated by using the stochastic frontier method, and the change index of the technology efficiency,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ex, the scale change index and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hange index are calculated. And the factors causing no efficiency of the technology are decom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ince 2000,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has gradually declined. Although the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have more obviou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he trend of the improvement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and the scale economy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not significant. To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R & D inpu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intensiv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o deepen the opening and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the reg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state-owne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F425;F27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有为;徐康宁;;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1期

2 杜震;秦旭;;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配置对创新效率影响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04期

3 马荣;;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因素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4 樊纲;论体制转轨的动态过程——非国有部门的成长与国有部门的改革[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5 林毅夫,李志峗;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J];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6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7 刘瑞明;石磊;;国有企业的双重效率损失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1期

8 孔翔,RorbertE.Marks,万广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0—1994[J];经济研究;1999年07期

9 易纲,林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洪涛;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推进经济民主与政治民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李晓玲;破产机制的完善与失业保障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江满情;;论刘鸿生的同业合并思想及其实践[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4 姜利军,胡新文;民营企业范畴的界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5 刘静中;关于会计舞弊行为的经济学理论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罗红;;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高山平;徐州民营企业发展与金融制度创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8 宋华;管娜;闫莉华;;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互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9 刘泽隆;范红霞;;农户精养淡水鱼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10 易元红;;不完全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琳;;关于中国核电产业改革的建议[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2 叶林祥;;非国有经济的成长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以中国经济转型为背景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3 刘达;;政府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控制力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共治理的结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祖荣;;论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和谐运作:以杭州市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钱勇;曹志来;;从脱嵌入到再嵌入:企业组织转型的过程[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谢芒芒;赵敏娟;;陕西省城镇土地效率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7 张秀烨;张先治;;转型经济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政府与国有企业财务契约关系的重构[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汤吉军;王亚卓;;沉淀成本补偿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效率与公平研究[A];第七届国有经济论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徐传谌;齐树天;;中国商业银行利润效率实证研究——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A];第八届国有经济论坛:中国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永正;;六、国有经济效率辨析——兼与《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一文商榷[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梁媛;国有资产境外投资风险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崔传斌;我国烟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力飞;论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暨朝春;论公司的社会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丹;我国企业家危机处理行为对企业形象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诸葛喜峰;HTF集团增收节支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马彪;国有企业实施BOT的软预算问题及契约效率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葛菲;大连中小软件企业战略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浩;产业结构变动对辽宁省经济影响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梅,李石柱,唐五湘;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情况评价[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韩晶;;基于SFA方法的中国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张卓元,路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平新乔;政府保护的动机与效果——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5期

5 闫冰;冯根福;;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中国工业R&D效率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6期

6 袁辉;戴大双;姜照华;;基于DEA方法的国有企业效率评价与改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白永秀,严汉平;走出国有企业退出中国有资产流失的误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刘元春;国有企业的“效率悖论”及其深层次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7期

9 李双杰;王海燕;刘韧;;基于DEA模型的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3期

10 李邃;江可申;;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伟;张萃;;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赵旭;;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1期

3 刘云枫;周健明;;北京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对策研究——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朱延福;滕玉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与区域能源效率——基于中国省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0年04期

5 解垩;;环境规制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6 解垩;;能源消费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7 刘艳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度量与比较[J];当代财经;2009年09期

8 白雪洁;陈思如;;效率改善、技术进步与中国家电跨国企业的成长——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3期

9 吴献金;陈晓乐;;中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3期

10 生延超;欧阳\,

本文编号:24817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4817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