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家庭环境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1 09:38
【摘要】: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伴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侧重食品数量安全到侧重食品质量安全的转变过程。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危与共,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形象。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能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危机事件频发,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堪忧,我国食源性疾病发病数量惊人,重大食品安全危机事件频频发生。 其中,家庭作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场所,家庭食物处理行为更应该得到深刻的重视。本文以家庭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辨识出高风险人群及其确定高风险人群的行为,为政府的相关政策提出干预方案。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家庭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缺乏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认识对多方面的危害性,从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结合外国先进的家庭食品处理行为的经验,阐述了家庭食品安全行为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接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对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风险→食品安全风险认知→食品处理行为这一逻辑关系出发,详细说明了本文研究对象的范围。计划行为理论是研究行为意向比较成熟的理论,很多学者将其用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借鉴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为找出干预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对消费者家庭环境下的食物储存行为、食物准备行为、厨房设施使用及维护行为、个人卫生行为和食物中毒知识及风险认知进行调查,以及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我国家庭中具有较高不正确率的行为,确定我国家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的关键行为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具有较多不恰当家庭食品安全行为的高风险人群特征。 第四部分考察食物处理中风险最高的处理行为-肉类处理的情况,将家庭中肉处理行为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这部分实证研究的方法类比第三章的实证研究,最后辨识出肉类处理中的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的行为。 第五部分结合前面的实证分析、国外先进经验的归纳,对我国家庭食品安全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沟通对策和解决家庭食品安全薄弱点和突破点。 第六部分将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并且给出研究展望。
【图文】:

路线图,论文,路线,家庭


图 1.1 论文的技术路线1.5 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家庭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基本状况,以及缺乏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认识对多方面的危害性,从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角度分析,结合外国先进的家庭食品处理行为的经验,阐述了家庭食品安全行为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接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计划行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主要探讨消费者如何依据自己的心里信念形成态度,又如受到参考群体的影响形成主观规范,控制信念和能力又是如何形成其知觉行控制,最后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风险认知又是如何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未加虚线箭头所指的关系,该图为理性行为理论加入虚线箭所指的关系后,计划行为理论如图 2.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82;F27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锋;;风险认知研究方法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樊永祥;刘秀梅;;食源性疾病控制与餐饮食品安全管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3期

3 唐振柱,陈兴乐,黄林,黄兆勇,方志峰,杨娟;50起家庭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4年04期

4 任萍;;3起家庭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5 李建富;邢广杰;贾建平;吕全军;;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信行对比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20期

6 张明宏,方晓军,顾保国;我国农村居民主要食品消费结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02期

7 白清云;农产品中环境污染物的控制标准与食物安全体系[J];农业环境保护;2000年04期

8 韩春花;李明权;;浅析日本的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2009年06期

9 赵冬梅;纪淑娴;;信任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02期

10 汪江连;;论日本《食品安全法》制度变迁及对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借鉴意义[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2534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2534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9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